劉德
【摘 要】當今的電視美術設計作品采用了眾多制作技術手段,技術必然是向前發展的。電視美術需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實體與虛擬之間的關系,努力將其融為一個整體。
【關鍵詞】實體造型? ?虛擬效果? 關系? ?豐富與補充
電視美術作為呈現電視節目內容的重要手段,是一門具有高度專業性、技術性和系統性的學科和藝術?,F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電視美術作為吸引觀眾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也越來越被重視。虛擬技術是時下最熱門的一種科技,為提升電視美術制作水平提供幫助。在新技術的作用下,電視節目的視覺效果越來越讓人震撼。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傳統實體造型技術就沒有存在的空間呢?這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實體造型
電視美術設計者需具備綜合素養,對實體造型要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有人說電視美術設計師畫好圖紙就行,也有人說電視美術設計師要會表達,這都是狹義片面的理解。對于一個電視美術設計師而言,設計圖紙只是必備技能之一,設計師首先要懂制作技術,應該是美術設計、制作的行家,是策劃者,電視美術設計師雖然沒有必要拿著鋸子、刷子去干木工、漆工的工作,但是作為設計和策劃者必須對制作的工藝、過程、材料、效果、工期等胸有成竹,否則一切都將成為空中樓閣。電視美術設計師應從基層做起,向有技術經驗的制作工藝技師、工人學習。在電視美術中,一個屏風、一把椅子、一個臺階等,都是空間中的實體造型,這些實體呈現都來源于設計師的專業技術與生活經驗積累。如果不了解生活,設計也就無從入手。一個臺階怎樣走上去才舒服而合理,一把椅子什么尺寸才顯得自然,這都來自對實際生活的感知。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甚至幾百年中,劇場美術與電視美術都是在傳統實體造型的應用中不斷發展的,并創造了眾多經典作品。實體造型的呈現需要很強的專業基礎,傳統實體造型設計流程通常為構思—草圖—定稿—效果圖—施工尺寸圖—制作—安裝。通過一系列環節,為受眾呈現身臨其境的效果,這是實體造型的表現特點,真實、立體、逼真,能帶給受眾無限美感。實體造型是激發表演者情緒、推動受眾產生共鳴的有效方式,是電視造型藝術的骨骼。
二、虛擬造型
虛擬現實技術借助計算機系統及傳感技術可以生成三維環境,從而調動用戶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來獲得更加真實的、身臨其境的體驗。因此虛擬現實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未來各個領域的無限可能。對于競爭激烈的電視行業而言,虛擬現實技術開拓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現在的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通過3D建模制作各類虛擬背景、卡通人物或復制表演者的形象進行同臺互動。這種表現形式體現出人機交互的智能性,讓受眾在清楚知道眼前景象是虛擬的前提下,還是會不自覺地被帶入到場景之中,產生一種新奇的體驗。這是一種打破常規的電視美術設計方式,因為它把虛擬的景象與節目中實際存在的舞臺、主持人、表演者融為一體,呈現出超現實的景觀。虛擬現實技術帶來的是電視美術中的虛擬設計,它要求設計者在虛擬和現實的雙重環境中進行藝術想象與創作。電視美術中的虛擬設計是以技術為支撐,結合設計者對現場環境的感知,在藝術創作中有目的地再現一些精心選取的景象,從而引發受眾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這使得電視美術設計由平面走向立體,不再簡單地將空間進行板塊劃分,而是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進行360度的立體設計,虛擬美術設計是將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傳統的演播室色鍵技術相結合的全新電視節目制作形式。它的變化在于和傳統的演播室相比,使用電腦制作布景,設計者在構思時更為自由,并且因為虛擬性大大降低了美術設計的成本,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和創造性。虛擬的景物可以作為背景貫穿整個節目的錄制,也可以和演播人員進行互動,增強節目的趣味性。
一般來說,演播室的背景是一塊利于成像的藍色屏幕,演員進行表演時傳感器及時追蹤,傳送到圖形計算機上進行繪制,最后通過色鍵控制器把這些圖像合成一個仿真的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者要實時控制攝像頭的位置、運動軌跡、視角,信號是否穩定也會直接影響到成像效果。在制作虛擬背景前,需要準備演播室的背景圖像,這個圖像可以選用靜止圖片或動態視頻,將它們輸入系統后,還可以使用相應的軟件工具進行修改從而匹配現場的需求,因此虛擬背景的機動性比傳統演播室要更強大。出于采集圖像的需要,演播室一般為藍色墻面和藍色地板,因此演播室又被稱為藍室,藍室的設計在虛擬演播室中非常重要。藍色背景的大小基本上決定了舞臺的空間。如果需要一個大型的虛擬場景,那么藍色背景的設計也需要很大,以確保演員的活動范圍不受限。多臺攝像機位的布置要充分考慮到燈光的影響,墻壁之間不能互相反光,整個空間內的打光應該盡可能均勻。
虛擬現實技術和實體造型技術的結合重新構造了電視節目的空間。它讓電視畫面具備了以往所沒有的藝術價值。它為舞臺的美術設計提供了更多元的表現形式,避免受眾產生審美疲勞。虛擬現實技術讓一切不可能都有機會變成可能,打破了靜態舞臺對視覺畫面的束縛。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成本遠遠高于虛擬演播室,因此一般被運用在電視直播的大型晚會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讓電視的場景富于變化,這也對電視美術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還采取傳統的一成不變的美術設計,那么未來很難吸引受眾的目光。
如何運用實體與虛擬造型,筆者認為,應該發揮兩者的長處,規避各自的短處。沒有實體往往很難體現藝術的親和力,如果完全虛擬,受眾也會對畫面產生質疑,而完全實體,也很容易導致刻板印象。任何一個技術都有局限,正如藝術中常常提到的強弱、節奏、空間、虛實,它們既對立又統一。呈現出有骨有肉的效果,才是鮮活的設計,只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應對行業挑戰的得力舉措。
三、結語
電視美術是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具備藝術性的技術工作。只有掌握和拓展更多的技術手段,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必須銳意創新,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提高自己的技術應用能力,為完善電視畫面的呈現效果繼續探索努力。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