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琴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11-01
新生兒肺炎在我國發生率甚至病死率均比較高,對患兒健康、發育影響嚴重,必須予以及早、有效的治療,而對于此類患兒來說,積極的治療與悉心的護理同樣至關重要。目前臨床常見的新生兒肺炎類型主要可以分為感染性和吸入性,通常感染性肺炎多發生在在產前、產時、產后,病毒 、細菌是引發感染性新生兒肺炎主要的因素。吸入性感染,主要因乳汁、胎糞、羊水的吸入所誘發,其中以吸入胎糞所致肺部感染最是嚴重。新生兒肺炎發生后,若患兒病情較輕,能夠通過積極的治療緩解癥狀,但若患兒病情較重或沒有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易發生嚴重并發癥,甚至導致患兒發生多器官衰竭,并增加死亡風險。對于新生兒肺炎患兒的護理應當和成年患者區別對待,因為患兒還不具備表達能力,又因為免疫功能不成熟,同時對于初為父母的患兒家長,經驗積累不足,也需要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并予以相應的指導。因此新生兒肺炎護理應當有針對性、全面性。本文以下內容著重列出了護理新生兒肺炎的要點。
1針對病情的護理
首先要充足的了解患兒的診治情況,根據其病情和治療方案進行個體化的護理。因為患兒受到環境的影響較大,要關注治療的環境,保持病區安靜,做好病房清潔消毒工作,適時進行通風,保持適宜的溫濕度,醫護人員重視洗手依從性,做好消毒工作。營造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減少交叉感染風險;要密切的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詳細記錄各項生命體征,若發現有異常狀況,立即報告醫生并積極配合處理。定時的監測患兒的體溫,維持患兒的體溫在正常范圍。若患兒有較為嚴重的氣促狀況,予以吸氧,根據其病情選擇吸氧方式,并幫助其合理設置氧氣流量和濃度;及時進行翻身、叩背,有效排痰。
2如何護理氣道?
因為肺炎癥狀的影響,很多患兒會存在呼吸道黏膜充血狀況,同時新生兒的氣管管腔相對狹窄,黏膜血管豐富,黏液腺分泌不足,氣道較干燥,纖毛運動差,清除能力弱,因此新生兒肺炎容易發生呼吸道堵塞,要重視呼吸道護理。密切觀察患兒的呼吸狀況,掌握患兒氣道中是否存在分泌物。若需要進行吸痰操作,要選用質地相對柔軟的吸痰管,動作輕柔、準確、快速,操作所用時間不超過15s,以免損傷患兒的呼吸道黏膜。若有必要,給予患兒霧化吸入治療。
3怎樣緩解新生兒的哭鬧和家長的不良情緒
有些患兒會出現煩躁不安甚至不停哭鬧,護理人員要多給予患兒安撫,注意動作、語言輕柔,可以通過安撫、唱兒歌等手段,給予患兒溫暖與安全感,盡量幫助其穩定情緒。患兒父母的情緒也是不容忽視的,多因為患兒的哭鬧表現的煩躁,醫護工作稍有疏忽就容易導致糾紛發生,護理人員要做好溝通工作,引導家屬緩解不良情緒。同時也要讓家屬具備一些對患兒的觀察和護理技巧,提高其參與感。
4如何提高家長的認知和撫育新生兒的技能?
治療過程,讓家長知曉新生兒肺炎發生原因,教會其正確的進行護理措施,指出如何正確的觀察病情和癥狀變化。對家長提出的疑問要予以耐心的解答,對家長關心的疾病轉歸、喂養等方面予以講解。開通微博帳號、微信公眾號,定期為家長推送一些兒童保健常識、食療常識。待患兒病情改善,傳授給家長兒童成長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發育特點,示范育兒方法,傳授疾病預防、科學喂養、睡眠干預等要點,指導家長如何在兒童發育過程正確的添加輔食,補充微量元素。
5關注患兒的營養狀況
患兒發生肺炎后普遍存在食欲偏差的狀況,甚至還對喂養有些抵觸,要做好相應的喂養指導工作。喂養方面盡量選擇母乳喂養,教會患兒母親正確的哺乳方法,避免喂奶過程發生患兒嘔吐、嗆咳;如母乳不充足,可以增加配方奶喂養,喂奶量應遵照少量、多次的原則,注意喂奶所使用到的器具要進行嚴格消毒,并在喂養完后要將患兒情況準確記錄。若患兒病情嚴重,需結合醫生、營養師的建議予以合適的營養液予以補液,以確保患兒正常的能夠供給。
6患兒用藥時如何護理?
靜脈用藥時,準確、及時輸注至患兒體內,熟知各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嚴格注意配伍禁忌、用藥劑量,根據患兒病情和兒童特點合理配置用藥濃度,并將用藥情況準確記錄。藥液輸注過程,嚴格控制輸注速度,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發生。
7患兒出院后怎樣護理?
出院后,要囑咐家長關注患兒的營養狀況,給予喂養建議。提醒患兒家長注意居家衛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給新生兒沐浴時注意合適的水溫,防止著涼。
綜上,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患病率較高的疾病,是導致嬰兒時期死亡重要原因,需要臨床和家長都要重視。而對新生兒的護理,要加強觀察,重視飲食和環境,也要做好針對病情的個體化護理,同時要做好家長的宣教,提高家長的喂養知識和疾病預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