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紅梅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14-01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并且會反復發作,長期反復發作會引發多種心血管的并發癥。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患病期間及出院后應注意什么對于患者后期的恢復和病情的發展有關鍵作用。
1. 醫院成立支氣管哮喘護理小組
由于支氣管哮喘疾病的特殊性,醫院有必要由專業的護理人員組成支氣管哮喘護理小組,專門關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延期護理。小組成員必須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對于支氣管哮喘疾病的基本信息和急救措施等有足夠的實戰經驗。小組建立后醫院要組織相關護理人員進行知識培訓、技能培訓。每個小組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設立專人負責患者隨訪、病例整理、負責藥品管理工作,便于對患者出院后的病情發展進行有序、系統的跟蹤。護理小組還可以舉辦支氣管哮喘主題講座,為更多的人科普相關知識。
2. 知識教育
在患者出院前后,主治醫生都會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簡單的知識及急救措施的宣講,這樣的普及效果及普及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并不能對患者出院后的飲食、行為等起到約束作用。因此患者及病人家屬的知識教育需要由專業的護理小組進行對接,護理小組要嚴格落實個人負責制,確保每一位患者都有專門的對接人員,定期為患者及其家屬科普支氣管哮喘疾病的有關知識,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提出指導性建議,特別是對于年齡比較大的患者來說,他們面對疾病更容易產生恐懼、焦躁的心理,因此更加需要通過知識教育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面對疾病、減輕焦慮和恐懼。哮喘持續狀態的急救措施的科普是十分有必要的,哮喘急性發作時,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造成患者窒息,危及患者生命。
3. 出院后的病情訪問
支氣管哮喘患者出院后的病情訪問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出院后的第一兩個月。為了保證病人病情記錄的準確性、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病人出院后的病情訪問最好由病人的主治醫生進行。訪問過程中語言要有禮貌,必須詢問患者近期的身體狀況及康復情況,叮囑患者及家屬正確的服藥步驟、間隔時間及飲食方面的禁忌等,幫助患者及家屬認清什么是口服藥,哪一種是吸入藥,對于容易引起過敏的藥物要特別提醒。訪問的途徑可以是電話、微信、視頻等。剛剛出院的一個月內,患者的病情發展并不穩定,主治醫生可以每周訪問一次;一個月后如果患者的病情逐漸好轉,可以適當拉長訪問的間隔時間。訪問過程中,主治醫生要注意對患者及其家屬問題的解答,解答內容要全面,語氣要和善。
4. 出院后的家庭訪問
家庭訪問是對病情訪問的深入。相對于病情訪問來說家庭訪問的時間間隔比較長,患者剛剛出院時一般是一個月一次,此后可以改為三個月或半年一次,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近期內的生活習性,細微的身體變化,排除患者的居住環境中是否有對病情恢復不利的因素;查看患者常用藥的藥品剩余量并提醒其一定要按時服藥,不能私自增減藥量,再次對藥物的使用方式進行指導,并詳細闡述某種藥品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演示氣霧劑的正確使用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屬吸入氣霧劑的注意事項:墊高頭部,在吸入過程中氣霧劑的按壓要與患者的吸氣保持一致,藥物吸入以后要屏住呼吸一段時間,最大程度上確保藥物的吸收效果;最后要向患者宣講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注意事項,了解患者近期的飲食規律及食物類型,并給予指導性意見。
5. 與社區服務站達成合作
為了更好地對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進行追蹤,醫院可以與社區服務站達成合作,建立專屬于醫院與服務站的網絡系統,實時更新患者最新的監測數據,讓院方及時、全面的掌握患者的恢復進程。
6. 檢查管理
雖然已經有了病情訪問和家庭訪問環節,患者的康復情況醫生基本能夠掌握,但是必要的康復檢查還是要進行。主治醫生要根據病人的情況為其制定病情訪問和家庭訪問時間表,并告知患者及家屬復診時間。呼吸內科主任要合理分配每個主治醫生的病人數量,確保每一個病人服務的高效性、準確性,不定期對各主治醫生的病情、家庭訪問記錄進行檢查,提高醫生對支氣管哮喘病人出院后的管理意識。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患者出院后,醫院仍然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追蹤,通過家庭和醫院的共同努力能夠幫助患者實現早日康復,減少患者哮喘的復發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