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麗 劉仕芳 何芳艷 席艷瓊 莫仙 寇建瓊
【摘 ?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防控工作中,病房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患者和醫護人員安全。通過優化流程、科學管理、規范防護、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病房每一項工作,確保防控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關鍵詞】新型冠狀肺炎;病房管理;應對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55-02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發現了此類病例,該病作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已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1]。2月11日,中國國家疾控中心等研究機構聯合發表的文章指出[2],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基本傳染數R0高達3.77,即每位患者傳染人數是3.77人。從傳染能力上來說,SARS-CoV-2高于SARS病毒(R0:0.85-3)。作為云南省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定點醫院,我院于2020年1月17日開始收治云南省第1例新型冠狀肺炎確診病例,護理部積極響應,緊急部署,認真做好病房管理工作,保障了護理工作安全有序進行,現將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
自云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截止2020年5月6日24點我院共收治確診患者30例,其中境外輸入11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0-9歲3例,10-19歲1例,20歲-29歲8例,30-39歲3例,40-49歲4例,50歲-59歲7例,60歲-69歲2例,70歲-79歲2例,其中危重型1例,重型5例。
2 應對策略
2.1病房設置 ?醫院單獨設置收治新型冠狀肺炎患者負壓層流、普通隔離病房,病房布局和設置嚴格按照“三區兩帶兩線”原則[3],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三個區域,并分別用綠色、藍色、紅色醒目地膠顏色進行區分。設置穿防護服區域和脫防護服區域,制作防護服穿脫流程圖粘貼在穿、脫防護服區域相應位置,并配備穿衣鏡,保證醫護人員在穿脫防護服時能夠看到自己穿脫防護服的每一個環節,以免在工作中發生暴露。病房設置電話對講系統、床旁呼叫系統、可視對講系統,方便患者及時聯系醫護人員,也能讓醫護人員隨時與患者溝通、觀察病情。
2.2健全組織,落實職責在分管副院長領導下,以護理部成員和科護士長為主組成護理行政管理組,對護理工作進行監管、協調。制定了《患者外出檢查流程》、《標本采集交接流程》、等流程、職責,做到所有流程、職責、標準一致化,確保救治工作順利實施。
2.3人力資源管理
2.3.1護理人員配備 ?每隊配一名護士長、總務護士、監督員,若干名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病情、數量、出入院頻率彈性調配護理人員。出入院頻繁、患者病情重需適當增加護理人員,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每人每天進入污染區時間不超過四小時,其余時間在潛在污染區負責醫囑處置、物品傳遞、消毒、協調等工作。
2.3.2合理搭配護理人員 ?護理人員由不同科室人員組成,能力參差不齊,排班時做好強弱、新老、專業搭配。每個班次相對固定人員,定期輪換,避免頻繁輪換引發對工作流程等不熟悉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
2.3.3護士長要求 ?由于此次新型冠狀肺炎是新發疾病,傳染性強,沒有可以參照的內容,這時護士長就很關鍵,需具備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業務過硬、有親和力、敢于管理、有創新精神。護士長需在工作實踐中不停的去摸索,考慮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及時修訂工作規范、流程,確保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
2.3.4衛生員管理衛生員對疾病的認識、防護流程的掌握、消毒隔離的落實往往要比醫護人員差,因此衛生員的管理至關重要,我院根據住院患者數量配備2-3名衛生員負責病房衛生工作,上崗前經過穿脫防護服、消毒隔離知識等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固定班次,定期輪換,輪換時做好清潔用具、工作流程的交接,避免工作交接過程中引起的混亂。每天監督員進行監管,及時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2.3.5設置專職監督員 ?負責培訓、考核即將進入病房工作的醫、護、技、保潔、后勤等每一位工作人員,培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房工作防護要求及流程。督導病房內每一位工作人員,穿脫是否合格、消毒隔離措施落實是否到位,重點監督脫污染防護服環節。
2.4物資管理成立物資保障組為臨床防護和救治提供支持,做好病房物資、患者用物、防護用品管理與提供。根據每天醫護人員數量進行防護物資發放,避免浪費 。每天晚上均對各類防護物資進行梳理匯總,清點庫存量、使用量,及時掌握物資使用情況。患者由于隔離不能走出病房,吃用等所需物品均由醫院提供,護理人員必須每天登記購買,確保需求。
2.5病房管理 ?將危重型、重型患者置于負壓層流病房,輕型、普通型患者置于普通病房,同時安置多人在同一房間時,床間距>1米。患者的活動限制在隔離病房內,禁止探視。護士通過病房巡視、視頻觀察、電話溝通相結合的方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集中進行治療、護理等工作,減少反復穿脫防護服、進出病房次數。
2.6護理質量控制 ?每天護士長或有一名業務骨干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彌補。護理部派岀一名副主任駐守在隔離病房,對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工作中疏漏的環節,當場制定相關規范與流程,使存在問題做到第一時間整改。保障護理人員和患者安全,使護理工作高質量完成,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2.7消毒隔離及防護
2.7.1病房消毒 ?根據《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2016年國家委計委發布《醫療機構環境》相關規定[4-5],做好病房消毒工作。病房每天2次用空氣消毒機和紫外線進行空氣消毒,地面以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濕式拖地。診療設施、設備表面以頻接觸物體表面,如床欄、監護儀、門把手、呼叫系統等物體表面每天2次使用消毒濕巾擦拭消毒。
2.7.2痰液及其他排泄物管理 ?痰液在2000mg/L含氯消毒劑密閉容器內浸泡消毒,每天更換消毒液。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等經過消毒入醫院污水處理二次消毒達標后排放,衛生間每天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
2.7.3終末消毒 ?患者出院前沐浴,更換清潔衣物,由專用通道離開病房,患者住院期間使用的衣物及手機等生活用品根據材質給予紫外線或含氯消毒劑浸泡等消毒處理后方可帶出病房。病房用空氣消毒機和紫外線消毒、物體表面和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消毒,不耐腐蝕物品使用消毒衛生濕巾消毒,消毒完畢后關閉門窗,打開病房內所有柜子門及垃圾桶蓋,用過氧化氫消毒機消毒2小時,作用2小時后開窗通風。
2.7.4醫護人員防護 ?按照標準預防原則,做好個人防護。根據醫療操作可能傳播的風險,穿分體隔離衣褲、戴一次性工作帽、護目鏡或面屏、 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服、鞋套等防護用品。建立醫務人員健康監測登記表,每日兩次對隔離病房的工作人員監測體溫及有無呼吸道癥狀進行記錄。
2.7.5醫護人員心理關懷由于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認識有限、隔離病房工作強度大、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長時間工作身體體能消耗大,醫護人員容易出現緊張、焦慮、壓抑等情緒,及時了解醫護人員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必要時安排休息緩解其身心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3討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正處于流行期,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傳染性、傳播途徑、診療、護理尚處于逐漸發現和不斷認識階段。目前,我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階段[6]。只有科學、規范地管理好病房,方能做到有效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未感染人群。在此次突發傳染病防控工作中,病房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為患者做好每一項護理工作,才能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 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117號.
[2] Yang Yang,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China. Medrxiv, Posted February 11,2020.
[3] 毛青,游建平.醫院突發急性傳染病應急處置策略[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2):1-4.
[4] 關于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117號.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療機構環境表面 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WS/T512-2016[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2016.
[6] 大型綜合醫院發熱門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見分診管理實踐 [J].護理研究,2020,34(4):1-4.
基金項目
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新冠病毒感染應急防治”計劃項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地方臨床救治技術體系研究專項; 昆明市2020年科技計劃項目-不同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高頻接觸位點消毒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