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宗亮

【摘 ?要】目的: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肺炎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8例急性肺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其中兩組均實施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則增加使用宣白承氣湯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及各項指標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P<0.05,存在統計學價值。治療后觀察組的INF-α、IL-6水平的降低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發熱消失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肺炎能夠顯著提升臨床療效,降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急性肺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57-01
1. 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8例急性肺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24至66歲,平均44.25±5.91歲;病程1至4天,平均2.72±0.62天;普通肺炎24例,支原體肺炎20例。觀察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25至67歲,平均42.87±5.79歲;病程1至3天,平均2.45±0.55天,普通肺炎26例,支原體肺炎18例。納入標準:(1)適應急性肺炎相應診斷要求;(2)與《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痰熱壅肺相適應,臨床癥狀為喘憋氣促、脈滑數。此次研究均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發現并無顯著區別(P>0.05),發現存在統計學價值。
1.2方法
此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均采取西醫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止咳、抗感染、營養供給等。針對普通肺炎患者采取頭孢拉定100mg/kg靜脈滴注抗感染,而對于支原體肺炎患者則采取紅霉素25mg/(kg.d)靜脈滴注抗感染。
觀察組選擇增加使用宣白承氣湯治療。其中藥物劑量為10g的主要包括大黃、桑白皮、白前、甘草、前胡、厚樸、魚腥草,藥物劑量為15g的則包括刮萎皮和金銀花,藥物劑量為20g的為藥用生石膏,藥物劑量為9g的為杏仁。將上述藥物與水共同進行煎至300ml。每天服用兩次,早晚各一次,一天1劑。
兩組均連續服用十天。
1.3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及身體各項指標情況。(1)在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十天后依次試試血清細胞因子檢查,具體包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INF-α)、白介素-6(IL-6),其中INF-α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實施測定,IL-6通過采取電化學發光法實施測定;(2)身體各項指標恢復至正常水平按照如下標準來判斷,即發熱消失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1.4療效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治愈: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未見其他臨床癥狀。顯效:身體各項指標明顯好轉,其他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好轉。有效:身體各項指標好轉,其他臨床癥狀消失或好轉。無效:身體各項指標伍顯著改變或加重,其他臨床癥狀也無改善或加重。
1.5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資料均采取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對比采取X2表示,以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
2.2對比兩組血清細胞因子指標
2.3對比兩組恢復情況
3. 討論
由于肺部具有抵御寒熱差的特征,所以極易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炎癥反應與急性肺炎的發生是相輔相成的,INF-α作為細胞因子,在炎性反應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造成急性肺損傷的重要物質。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P<0.05,存在統計學價值。治療后觀察組的INF-α、IL-6水平的降低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發熱消失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肺炎能夠顯著提升臨床療效,降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
參考文獻
[1] 劉杰,吳向玲,王園園,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重癥肺炎療效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8,036(006):1458-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