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波 劉小燕


【摘 ?要】目的:對涂陰肺結核進行臨床分析。方法:對西藏地區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登記的408例涂陰肺結核患者臨床癥狀進行分析,做例行X線檢查及 T. SPOT. TB檢查。結果:初治涂陰肺結核患者發生率較高的癥狀為咳嗽(92.16%,376/408)、盜汗(21.32%,87/408)、消瘦(18.38%,75/408),在X線檢查中,有95例不能確診,確診率67.49%,經 T. SPOT. TB檢查檢查后排除20例,確診率69.47%,總確診率83.58%(341/408)。結論:在初治涂陰肺結核的診斷中行 T. SPOT. TB檢查可對不能確診患者做進一步排查,提高確診率。
【關鍵詞】初治涂陰肺結核;臨床分析;X線檢查;T. SPOT. TB檢查
【中圖分類號】R8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66-01
初治涂陰肺結核指涂片中未檢出結核桿菌,經非細菌學手段確認為肺結核病患者。由于涂片檢查的確診率并不顯著,部分涂陰患者存在傳染風險,為此肺結核的確診成為疾病控制的關鍵環節[1]。部分涂陰肺結核患者表現出發熱、乏力、咳嗽等感冒癥狀,因漏診、誤診等原因,癥狀不明顯患者難以及時接受治療,導致病情持續發展。針對此類現象,本文以西藏地區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登記的408例涂陰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表現和診斷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西藏地區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登記的408例涂陰肺結核患者,男性210例,女性198例,年齡4-76歲,平均年齡45.16±6.21。本次研究經患者及家屬同意,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患者實施全程管理制度,管理工作貫穿至治療后的復查和隨訪。建立診斷小組,小組人員由科室主任、主管醫生、放射科醫師、檢驗科醫師組成,診斷小組對疑似涂陰肺結核患者進行初步診斷,對未確診病例進行 T. SPOT. TB檢查。
1.3診斷依據
患者表現出咳嗽、盜汗、低熱、咯血、消瘦、胸痛、氣短等結核病癥狀。痰涂片檢查3次,抗酸桿菌均為陰性。行X線檢查,胸片顯示出絮狀浸潤、斑片條狀、空洞、結節團塊等形狀。
2. 結果
2.1 臨床表現分析
對所有疑似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分析,咳嗽、盜汗、消瘦等癥狀發生率較高,少數患者無癥狀表現,涂陰肺結核患者需結合其他檢查方式進一步確診,如表1。
2.2 ?診斷結果分析
對所有疑似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分析,在X線檢查中,存在95例(34.54%)未能被診斷,對其進行T. SPOT. TB檢查,進一步排除20例,T. SPOT. TB檢查提高了確診率,總確診率83.58%(341/408),如表2、表3。
3. 討論
涂陰肺結核也稱痰菌陰性肺結核病,涂陰肺結核并不代表患者沒有肺結核,肺結核病的診斷標準為咳嗽、咳痰兩周以上、持續低熱、盜汗癥狀[2]。由于痰涂片檢查抗酸桿菌均為陰性,許多人認為涂陰肺結核無傳染性,肺結核通過呼吸道傳染,痰涂片檢查結果為陰性不代表無結核菌。有數據表明每毫升涂陰肺結核中結核菌少于5000 ,因此涂陰肺結核存在一定傳染性,若不能保證確診率,不但會增加傳播機率,還會延誤患者治療。
涂陰肺結核患者占肺結核病人的40%至60%,提高確診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發展[3]。在涂陰肺結核的診斷中痰液細菌學的檢出率并不高,涂陰肺結核的早期診斷還需結合其他方式。
T. SPOT. TB檢查能進一步明確病灶,在本研究中對95例未確診病例進行T. SPOT. TB檢查檢查,確診率由67.49%提高至83.58%。T. SPOT. TB檢查結合癥狀、體征為涂陰肺結核的確診提供了依據。
總而言之,雖然涂陰肺結核的傳染性低于陽性患者,痰涂片檢查的檢出率并不明顯,為控制疾病的傳染和發展,須結合非細菌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陳珣珣,周琳,陳志宇,等.微卡輔助治療初治涂陰肺結核的超短程方案療效評價[J].廣東醫學,2019,40(10):1386-1390.
[2] 秦志華,施軍衛,鄭宏,等.Xpert MTB/RIF對初治涂陰肺結核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測的研究[J].中國熱帶醫學,2019,19(4):382-385.
[3] 陳亮,王嘉雯,馮慧瑩,等.廣州市白云區初治涂陰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9,12(3):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