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翠琴

【摘 ?要】目的:探討個體化護理管理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時間:2018年1月-2019年5月,對象: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樣本量:64例,將患者隨機編號,采取抽簽法分2組,各32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護理管理,比較用藥依從性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依從性相比(93.75%vs 7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滿意度相比(96.88%vs81.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個體化護理管理能夠促進患者遵醫囑用藥,提高依從性和滿意度,值得推薦。
【關鍵詞】老年慢性病;社區患者;個體化護理管理;用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122-01
目前我國老齡化加劇,老年慢性病患者較多,其中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居多,患者病程長,需靠藥物抑制疾病惡化,同時老年患者機體功能衰退,病情遷延不愈且容易伴有多種并發癥,需藥物維持機體健康狀態,但老年患者容易出現漏服、誤服等情況,服藥依從性較差,不利病情恢復 [1]。本文探討了個體化護理管理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時間:2018年1月-2019年5月,對象: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樣本量:64例,將患者隨機編號,采取抽簽法分2組,各32例。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61-84歲,平均(72.53±2.91)歲,病程9-20年,平均(14.22±2.03)年;試驗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61-85歲,平均(72.87±2.69)歲,病程9-22年,平均(14.99±2.4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差異對結果影響較小,可比較。
1.2 護理方法
試驗組在上述基礎上進行個體化護理管理,措施如下:(1)組間管理小組,由資深醫師和護理人員組成,制作服藥卡片,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定期更新內容,叮囑患者按照卡片提示服藥,定期隨訪了解并記錄患者服藥情況;(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情緒對疾病恢復的影響,指導患者學會放松,可聆聽舒緩音樂,并進行冥想,每次20-30min,達到放松心神效果,指導家屬為患者創建良好的支持體系,多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培養興趣愛好,轉移對疾病的關注,改善其身心狀態;(3)針對性評估與調整,在隨訪過程中評估患者病情恢復情況,了解日常生活及服藥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若出現服藥不依從情況系統分析原因,在后續護理中予以調節,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容易忘記服藥,在原有卡片提示的基礎上讓家屬定時督促服藥,藥物放在床頭等容易看到的位置。
1.3 觀察指標
(1)用藥依從性評估,使用Morisky item量表[2],評估患者是否忘記服藥、擅自減少藥量、是否認為按時用藥存在困難等,滿分8分,7.25-8分為完全依從,6-7分為部分依從,<6分為不依從,依從性=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2)滿意度評估,參照文獻制定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服務態度、健康教育、應急處理能力等滿意情況,滿分 100分,劃分3個等級: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對應分值:90-100分、70-89分和69分及以下,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3]。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使用SPSS24.0軟件,計數資料,表示為[n/(%)], ?值進行檢驗,統計學意義指標:P<0.05。
2 結果
2.1用藥依從性
試驗組與對照組依從性相比(93.75%vs 7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滿意度
試驗組與對照組滿意度相比(96.88%vs81.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目前我國老年慢性病患者較多,患者病程長且并發癥多,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也給家屬帶來沉重負擔,慢性病患者需長時間服藥,而老年患者年齡較大,服藥依從性不佳,進而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疾病恢復,因此需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工作,以社區護理服務為中心,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綜上,針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個體化護理管理能夠促進患者遵醫囑用藥,提高依從性和滿意度,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盧蓉, 袁麗, 司小紅,等. 個體化護理管理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 西南軍醫,2017,19(6):572-575.
[2] 黃桂好, 梁蔚莉. 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對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探討[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8,29(3):493-494.
[3] 宋曉雪, 趙清俠, 陳璽, 等. 個體化護理管理在改善肝癌患者診療依從性中的價值[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8, 23(0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