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萍

【摘 ?要】目的: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并觀察該模式對患者肢體功能、語言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腦梗死患者展開課題研究,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60例和創新組60例。開展醫療活動時,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給予創新組患者早期護理干預,并觀察兩組患者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的康復情況。結果:早期護理干預后,創新組患者的肢體功能評分為(84.95±6.13)分,語言功能評分為(71.62±6.27)分,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應用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或恢復其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值得在臨床中積極應用或推廣。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腦梗死;臨床效果;肢體功能;語言功能;康復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143-01
近幾年來,腦梗死已經成為了我國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組腦血管疾病。由于本病多發于中老年患者群體,如不加以重視和干預,不僅會使患者喪失肢體、語言功能,導致生活無法自理,甚至還會增加致殘或致死的風險,對其生存質量產生嚴重威脅[1-2]。基于此,本研究選擇了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間我科收治的120例腦梗死患者,經分組護理后,現將早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120例腦梗死患者均是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間在我科接受治療的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共有患者60例,包含4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51~84歲,平均為(65.47±4.19)歲,偏癱類型:39例左側偏癱,21例右側偏癱。創新組共有患者60例,包含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52~85歲,平均為(65.38±4.22)歲,偏癱類型:38例左側偏癱,22例右側偏癱。比較對照組和創新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具有明顯的對比價值。
1.2方法
向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護理干預,例如病情觀察、健康宣教、用藥指導等。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向創新組患者提供早期護理干預,具體包括:
①早期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密切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導,如發現患者情緒異常,應盡早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緩解,同時要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錯誤認知,引導其正視疾病現實。②早期肢體訓練:入院后,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合理擺放肢體,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協助其進行翻身訓練。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征相對平穩,神經系統癥狀無明顯進展,應指導患者開展被動或主動訓練,訓練內容主要包括手指分開、肘關節屈曲、接物、漱口,以及獨立更換衣物等。為了能夠盡快使患者直立行走,醫護人員可協助患者進行坐位、跨步,以及步行等訓練。練習時,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臨床反應,如出現頭暈、頭痛等現象,應立即暫停訓練。③早期語言訓練:指導患者從“a”“o”“e”等最簡單的音節開始訓練,根據患者的音節訓練情況,依次進行簡單的詞語、句子和對話練習,然后將語言訓練和周圍事物相聯系,耐心鼓勵并引導患者發聲[3]。此外,為了恢復患者的語言功能,還可借助讀書、看電視、聽廣播等方式,有效刺激患者的腦部神經。
1.3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 SPSS 24.0 對組間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如果P值低于0.05,則說明統計學差異顯著。
2. 結果
3. 討論
據包燕華、王立明等學者[4]研究指出,開展針對性治療的同時,臨床如果能配合規范科學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促進其語言及肢體功能的恢復。
早期護理干預后,創新組患者的肢體功能評分為(84.95±6.13)分,語言功能評分為(71.62±6.27)分,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說明:對腦梗死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語言及肢體功能的恢復,從而獲得肯定的臨床效果。通過早期心理護理、早期肢體訓練,以及早期語言訓練等方式,向腦梗死患者提供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抑制患者的異常運動模式,對其腦部病灶產生良性刺激,積極喚醒患者的大腦功能,進而促進其各項功能的康復,減少致殘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應用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或回復其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值得在臨床中積極應用或推廣。
參考文獻
[1] 辛宇,崔思珍,鄺小玲.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學,2018,38(z1):290.
[2] 劉冉.腦梗塞患者的早期護理服務方式及對語言、肢體功能影響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A01):829-829.
[3] 張小蘭,榮昆,霍云云, 等.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的應用價值[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A01):299-299.
[4] 包燕華,王立明.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及早期運動護理預防腦梗死長期臥床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8,24(4):70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