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愛華 趙海燕
【中圖分類號】R473.7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163-02
小兒癲癇是常見神經系統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若及時給與積極治療,可有效減輕其病情,避免發展為頑固性癲癇【1】。小兒依從性差,在治療康復過程中,更需要家長的監督和指導。患兒及家長的積極配合,對于治療效果的鞏固,能夠起到促進作用【2】。護理延伸服務通常是指從醫院到家庭,醫院到社區,制定的出院計劃,或患者轉診回歸家庭或社區后持續的隨訪和康復指導。為使癲癇患兒得到有效及時的治療,護理延伸服務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療的50例癲癇患兒,男30例,女20例,年齡1-6歲22例,7-12歲28例,平均年齡7±1.2歲。
1.2 方法
1.2.1 加入組織 科室成立延伸化護理組,由一名副主任醫師任組長,主管護師任副組長,組員相對固定,可根據患兒數量適當調整組員人數。患兒入院即開始評估,根據患兒的癲癇類型、年齡,分入不同小組。一般的問題由組員回復,遇特殊情況可以咨詢副組長、組長或患兒的主治醫師,協商后回復。
1.2.2 ?在院培訓 近些年,小兒癲癇發病率有所升高,它具有高致殘性、高致死率等特點,若不及時治療,會對患兒腦功能造成永久性損傷,影響生活質量,所以要求醫護人員更要做到精細治療與護理,要求家長在患兒入院即參與患兒護理,為出院后的延伸護理打實基礎。
1.2.2.1用藥指導 醫護人員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與家長溝通,做好用藥指導工作,說明用藥原則,權衡癲癇發作后果與藥物不良反應兩者的利弊,選擇適宜的藥物和適宜的劑量;要求家長監督患兒,定時服藥,尤其首次確診的患兒,家長要充分認識到正確服藥及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強調不可擅自更改劑量和停藥;妥善應對藥物的毒副作用,如可能出現的惡心、消化道不適等;服藥期間定期檢查血常規,心肌酶等,出院后也要定期復查,若出現異常,及時通知責任組員;由于入院前患兒經常發作,家長對患兒發作的情況已經非常熟悉,出院后家長更要細心觀察患兒發作頻率、發作狀態,以判斷癲癇用藥效果,便于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和服藥次數。
1.2.2.2安全護理 通過了解小兒癲癇的臨床表現,責任組員、副組長、組長要制定小兒癲癇發作應對方案、平時注意事項,向患兒家長詳細講解,以確保患兒發作時的生命安全。患兒外出必須家人陪伴,隨身佩戴個人信息卡,注明癲癇患兒、家庭聯系方式、緊急情況處理方法等。住院時,患兒床邊安裝防護欄;居家時,患兒床鋪周圍適當遮擋,室內尖銳器具、硬物等應入柜儲存。當患兒出現癲癇前兆或癲癇發作時,給予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清理口腔分泌物;松解患兒衣褲,確保呼吸道通暢;可能的情況下,將壓舌板、紗布或毛巾放置上下牙齒之間,防止舌咬傷;但發作時,避免過度用力按壓患兒抽搐的肢體,防止骨折、脫臼。
1.2.2.3心理護理 ?加強認知,采取多種形式普及癲癇知識,如配發癲癇常識手冊,組織健康講座和座談,建立微信群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癲癇發病、治療、護理相關知識。穩定情緒。調整心態,避免急躁和緊張。患兒患病時間長,入院后家長會急于治療,但必要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安撫鼓勵。以痊愈患兒為案例,消除家長及患兒恐懼、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指導患兒適當鍛煉,保持樂觀心態,正確對待疾病,主動配合治療。
1.2.2.4飲食指導 根據患兒口味和病情禁忌,定制個性化飲食,禁止刺激性食物。注意合理飲食,給與高蛋白、低熱量、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增加維生素,礦物質元素攝入,保證充足營養,但避免過量、過飽、過饑。若患兒出現大量失液,需遵醫囑給患兒及時補充水分、維生素,從而降低癲癇的發作次數。
1.2.2.5生活指導幫助患兒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證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室內保持干凈、整潔,光線盡量柔和充足,溫度和濕度控制在適宜狀態。保持安靜環境,可有效規避環境方面存在的癲癇誘發因素,避免強光和噪音刺激,營造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促進患兒身心健康發展。
1.2.3 出院指導
1.2.3.1檢查考核家長要對患兒的情況了如指掌,對院內培訓的內容要全面掌握。
1.2.3.2核對留存 責任組員、副組長對患兒信息再次進行核對,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服藥名稱、劑量、用法,家庭聯系方式、居住地址,進行微機登記、統計、留存。
1.2.3.3贈隨訪卡 將醫院地址、科室主管醫生、責任組員、副組長、組長、科室電話記錄卡片上,出院時發給患兒家長,便于聯系。采取入戶微信,電話等方式對患兒進行健康隨訪。
1.2.2.4 定期回訪 每次回訪后,記錄回訪時間、內容、處理結果、預約下次回訪時間。接近復查時間時,預約住院時間,及時預留床位。出院1月內,每周回訪一至兩次,逐步過渡到一周一次,兩周一次。
1.2.5制定措施 對于患兒及家長提出的尚未解決的問題,及時召開會議進行研討,必要時請教科室護士長和主任,或請求全院專家進行會診。
2 結果
延伸護理服務的開展,構建了和諧的醫患、護患關系,真正做到了以“病人為中心”,將護理服務從醫院延伸到了社會、家庭,提高了護理質量,鞏固了治療效果,有效解決了患兒出院后的健康問題。更好滿足了患兒的需求,受到患兒及家長好評,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
3 討論
延伸護理充實了優質護理服務的內容,通過一系列護理活動,確保患兒在不同的健康照護場所轉移和不同層次的健康照護場所可以接受到協作性與連續性的照護,促進康復進程,預防和減少高危患兒健康狀況惡化。延伸服務有助于提高民眾健康素養,接受科學的健康指導和正確的健康消費。延伸護理是對大健康理念的最好實踐,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中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與小兒癲癇的護理研究.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7):224.
[2] 孔妮娜.小兒癲癇護理中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研究.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