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梅

【摘 ?要】目的:觀察精準護理在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中的應用療效。方法: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72例房顫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在華法林抗凝治療中是否行精準護理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6例:未行精準護理)與實驗組(36例:行精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78%)比對照組低,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房顫華法林抗凝治療患者精準護理干預可提升臨床治療安全性。
【關鍵詞】精準護理;房顫;華法林抗凝治療;應用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1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200-01
房顫為心律失常常見類型之一,我國近些年房顫專家共識指出,對于除孤立性房顫以及合并抗凝禁忌外,其他房顫患者均因行抗凝治療,華法林為房顫患者常用抗凝藥物,但是華法林臨床治療窗口期短,患者飲食、運動、用藥方案以及心理均可影響其藥效[1]。本次研究為論證精準護理對房顫華法林抗凝治療患者預后效果的影響,比較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3月36例未行精準護理而行常規護理以及36例行精準護理,兩種不同護理干預模式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72例房顫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在華法林抗凝治療中是否行精準護理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行精準護理(n=36):男、女分別19例、17例,年齡/平均年齡為:42歲~78歲、(60.52±1.32)歲。對照組未行精準護理(n=36):男、女分別20例、16例,年齡/平均年齡為:41歲~77歲、(60.49±1.35)歲。本次研究對象在性別、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參考2017年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STS)、美國心臟病學會(ACC)、歐洲心律學會(EHRA)、亞太心律學會(APHRS)等制定的房顫臨床診療指南相關內容[2],結合患者心電圖檢查均排除孤立性房顫。(2)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屬以及醫院倫理會同意的情況下均應用華法林行抗凝治療。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凝血功能異常或確診血液系統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認知異常、神志障礙以及正常交流功能障礙患者。(3)排除臨床診療資料缺失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遵照醫囑給予華法林,并關注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期間生命指征及癥狀改善情況。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行精準護理,精準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基于患者受教育程度,了解患者既往生活方式、不良嗜好,通過談話判斷患者心理狀態,向其發放健康宣傳材料,并結合患者對相關健康材料學習情況開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流程、重要性以及必要性。(2)藥物管理:華法林抗凝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就知道患者有效掌握其監測指標,在華法林抗凝用藥治療期間及時識別出血現象,通知主治醫生。對于靜脈穿刺給藥患者,護理人員應延長靜脈穿刺后局部壓迫時間。此外,囑患者日常生活中穿舒適衣服,避免皮膚出現瘀斑,同時使用柔軟牙刷,避免出現牙齦出血清潔口腔。(3)飲食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食用卷心菜、生菜以及番茄等維生素K含量較為豐富的食物,可適當增食芒果、木瓜、大蒜等食物,對于有長期飲酒史的患者應嚴格戒酒。(4)監測INR:患者在使用華法林抗凝治療的過程中每日定時監測INR,適當調整華法林給藥劑量,以保證INR處于2.0-3.0。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系統處理結果數據,(%)表示的百分數應用χ2檢驗,P值低于0.05則表示組間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
3討論
房顫的發生與高血壓的形成、心血管疾病、大量飲酒、長期吸煙、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精神壓力大、嚴重感染等諸多因素有關,在綜合因素影響下心房呈無序激動或無效性收縮,致使心室收縮變的不規律,該病可增加血栓栓塞、心動過速性心肌病等疾病發病風險[3]。房顫臨床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射頻消融治療、抗凝治療等,其中阿司匹林、華法林等為常用抗凝藥物,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老年房顫合并血栓栓塞發病率約達百分之五,房顫患者因心房收縮功能降低,可致使血液蓄積在心房中,從而破壞機體纖溶平衡,促使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后伴隨血液移動,可栓塞患者不同部位。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過程中因用藥劑量反應大,可影響患者用藥效果。
房顫華法林抗凝治療患者精準護理中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使患者了解房顫病因、華法林抗凝治療的價值,從而引導患者以正確、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治療,防止患者私自該病用藥劑量,此外,對患者開展藥物管理、飲食干預,并持續性監測INR,從而提升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中的安全性[4]。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華法林抗凝給藥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78%,比對照組高,由此可見,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給藥治療期間精細護理干預防止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皮膚瘀斑、牙齦出血、血尿等出血癥狀。
綜上所述,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給藥治療期間精細護理干預有較高的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繆麗云.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永久性房顫104例及護理分析[J].中國藥業,2015,1(3):60-61,62.
[2] 姜楠.2017年房顫指南心臟外科相關內容解讀[J].天津醫藥,2018,46(5):497-498.
[3] 崔波,王璐.吲哚布芬對比華法林用于房顫患者的抗凝治療效果及護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22):49,74.
[4] 劉月英.吲哚布芬對比華法林用于房顫患者的抗凝治療效果及護理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7):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