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 ?要】目的:探討踝泵運動護理預防剖宮產產婦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擇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宮產產婦90例,根據盲抽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踝泵運動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后滿意度和DVT發生率。結果:護理后,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95.56%高于對照組7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DVT發生率4.44%低于對照組2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踝泵運動護理可預防剖宮產產婦術后DVT形成,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剖宮產產婦;踝泵運動護理;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230-01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是剖宮產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因患者術后長期臥床不活動下肢,導致下肢靜脈血流緩滯造成堵塞,從而引發血栓,發病期患者下肢疼痛,有強烈腫脹感,且行動不便甚至加劇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會造成下肢缺血性潰爛,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研究指出,剖宮產后給予產婦有效護理干預可降低DVT發生率[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宮產產婦90例,根據盲抽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5例。觀察組年齡26-44歲,平均年齡(35.12±2.14)歲。對照組中年齡28-44歲,平均年齡(36.09±2.21)歲。納入標準:兩組均為剖宮產產婦;產婦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術前已存在DVT、患精神系統疾病。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對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剖宮產護理,給予產婦健康宣教、體位護理、飲食方案制定、出院指導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踝泵運動護理,主要內容包括:(1)抬高床尾6°,護理人員幫助產婦放松四肢,指導產婦平躺在床,最大限度上勾腳尖,確保其無疼痛感,持續10s,每次練習5min,5次/d;(2)踝關節反復伸屈,根據產婦疼痛承受能力,進行下肢運動,20min/次,2次/d,每次活動踝關節15次左右;(3)在護士指導下,家屬協助產婦做被動運動,包括足內外翻運動和趾踝關節活動,一手抬高產婦肢體,對其上下按摩并輕拍腿肌肉使其肌肉松弛,另一手負責按壓腓腸肌,按壓時注意力度和節奏,協助產婦伸屈膝、踝、足趾等關節,并幫其翻身;(4)產婦墊枕期間,指導并鼓勵其主動活動下肢,做關節伸屈和旋轉運動。
1.3 觀察指標 (1)DVT發生率:比較兩組術后DVT發生率。(2)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Cronbach'sα系數為0.784,重測信度為0.82),統計兩組護理后滿意度,滿分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率+較滿意率=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以%和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 ±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DVT發生率 觀察組DVT發生率4.44%(2/45)低于對照組24.44%(11/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83,P=0.007)。
2.2 護理滿意度 護理后,觀察組總滿意度95.56%高于對照組7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DVT是剖宮產常見且最嚴重并發癥之一,該病因靜脈血液在下肢靜脈血管中凝結、靜脈血流緩滯、靜脈壁損傷等所致,臨床常見癥狀為肢體腫脹,局部疼痛感劇烈,肢體沉重,站立時癥狀加劇等,對患者下肢有極大威脅,嚴重者可導致雙腿潰爛等。剖宮產術后產婦長期臥床,加之要求體位固定,輸液及各種引流裝置影響產婦活動,長期持續造成下肢靜脈血流緩慢,血液凝滯等引起血管堵塞。因此,在剖宮產術后給予產婦優質護理指導是促使產婦術后康復的關鍵。常規剖宮產護理主要以手術為中心采取相關措施和指導,術后簡單傳統措施無法達到快速康復和預防并發癥的效果,為給予產婦完善的康復措施,預防并發癥發生,尋求優質護理尤為重要[2-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DVT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踝泵運動護理可促使患者伸屈關節,提高患者踝關節靈活性,該模式以剖宮產產婦為中心,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對產婦進行各方面肢體訓練,幫其放松肢體,從而提高其小腿肌肉主動收縮性,當患者腳尖向下繃緊時,其小腿三頭肌可主動收縮,并提高小腿肌肉舒張度,收縮脛骨前肌,當患者同時收縮小腿三頭肌和脛骨前肌時,可使血液回流,舒張肌肉時可促進新鮮血液回流,改善下肢血液循環情況,從而預防DVT癥狀發生[4]。
綜上所述,踝泵運動護理可預防剖宮產產婦術后DVT形成,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凱平(綜述),劉麗萍(審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健康教育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4):586-587,598.
[2] 李文東,李曉強,肖倫.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現狀與趨勢[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7,37(12):47-51.
[3] 曾維佳,張旭勝.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及多普勒超聲診斷價值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17,023(2):205-207.
[4] 劉華,朱明華,張換春,等.不同方式預防剖宮產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回顧性分析[J].河北醫藥,2016,38(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