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吟薇
【摘 ?要】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具有體征、臨床癥狀多樣性表現,少部分患者會因結膜炎于眼科就診,有研究表明未排除該病通過眼表傳播途徑的可能。對此,綜合醫院的眼科防護措施不能輕易忽視。筆者就本次COVID-19與眼科的關聯發現,在疫情期間眼科醫務工作人員自愛臨床中的診療提出針對性建議,并就疫情期間眼科部門患者收治、病房與手術管理等方面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綜合性醫院;眼科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250-01
在2019年12月下旬,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突發一種不明原因的肺炎疾病。后經研究證實屬于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造成的肺炎疾病[1]。被世界衛生組織于2020年1-30日指定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疫情當下,由于眼科醫務人員容易與患者發生近距離接觸,極有可能引發交叉感染。與此同時,相較一線感染防控SARS-CoV-2,眼科醫務人員對病毒的防范意識淺顯,存在防護流程不規范與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為確保眼科醫務人員不受感染,筆者就綜合醫院內眼科醫務工作人員預防感染的策略、措施與經驗進行相應總結,現將詳細內容闡述如下:
1. 眼科與SARS-CoV-2關聯性
1.1眼表存在病毒傳染的可能性
眾多研究指出,有部分COVID-19患者存在結膜炎為首發表現,且眼部癥狀大多出現在重癥肺炎患者。有學者發現,眼表分泌物或粘膜可能存在病毒傳播。另外,檢測感染者的淚液樣本與結膜拭子發現了SARS-CoV-2病毒,但出現陽性率的概率較低。但病毒是如何存在淚液中臨床仍未有明確定義。在此期間,眼科醫務工作人員接診患者均需做好相應防護措施,并仔細鑒別攢字啊結膜炎或結膜充血癥狀的患者,提高防護意識。
1.2疫情當下眼科診療工作
上述所講,眼部可能存在病毒傳播的可能性,眼科醫師接診患者需要進行??茩z查,不可直接與患者的面部或呼吸道近距離接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潛伏期或無癥狀感染患者具有一定傳播學且不易發現,前來眼科就診存在的隱患較大。對此,眼科醫務人員選喲在疫情期間做好相應的個人防護,并嚴格落實診療規范,最大限度防止交叉感染出現。
2. 疫情當下防控規范性培訓
COVID-19屬于新型病種,臨床當前仍處于認知與積累經驗的階段。疫情期間做好崗前培訓與知識更新十分重要,也是為醫院防疫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院內在崗的所有醫護、技術人員在上崗前均需接受新冠肺炎培訓工作,對現有的診治方案與疫情防控措施有充分了解。
2.1就診流程管理
疫情期間需要提高醫院的就診流程優化管理,該項管理工作對控制感染至關重要。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分診流程規劃,具體方式眼科患者及其家屬在進入眼科診區必須佩戴1級外科口罩,測量體溫,雙手消毒,施行三級預檢分診方式。
2.2入院流程管理
(1)入院前需要對患者僅需流行病學史排查,除了測量體溫,還需做相應 的胸部CT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對高度疑似患者可進行核酸檢測再排除感染可能后再入院;(2)眼科住院區需劃分出隔離病房與觀察病房,對入院后癥狀高度疑似患者迅速采集咽拭子將其標本送至COVID核酸檢測,并安置在隔離病房。(3)住院期間告知患者佩戴口罩,勤洗手,嚴格遵守“一患一陪一間”原則,禁止串門或探訪[2]。(4)叮囑患者多使用呼叫器,并進行醫護聯合管床模式,最大限度避免醫護人員頻繁暴露,錯開醫護人員的交班時間,減少人群接觸傳播風險。
2.3眼科手術流程管理
(1)手術前后除常規安全檢查外,還需列入疫情核查工作。疫情核查對象包括手術接送者、手術室清潔人員、手術器械及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2)術前對使用的手術器械及用品仔細清點,確保無遺漏,減少出入手術間次數。(3)對普通患者進行1級防護措施,對檢測陽性者、高度疑似檢測陰性者或超緊急無法等待檢測結果的情況下,手術需在隔離手術室開展,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均需穿戴防護服、N95呼吸器及防護眼鏡。(4)術后,依照感染手術流程對手術室、手術器械等物品進行滅菌消毒處理。
2.4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工作即防止環境空氣中殘留傳染性微滴或物品殘留病毒引起COVID-19傳播。
(1)將候診區與病區內的中央空調關閉,打開空氣處理設備中的新鮮空氣風險,強化通風設施。(2)依照國家制定的COVID-19消毒措施,對醫療區內的所有設施表面進行消毒清潔,著重消毒常用的醫療器械包括裂隙燈、雙目間接檢眼鏡等,還有患者及醫護人員常接觸的環境表面。(3)相關研究表明[3],COVID-19可能會經氣溶膠傳播,對此眼科需要避免一些生成氣溶膠常規程序。
2.5醫護人員管理與防護措施
醫護人員是接觸患者最頻繁的群體,一旦發生感染就會削弱緊缺的醫療資源,且引起大面積的傳播可能。同時醫護人員還擔任社會人的角色,可能會與感染家人。因此,所有臨床工作人員需要每日上報自己的體溫與任何可疑癥狀。積極鼓勵工作人員報告日常接觸流行學病史群體。眼科醫生在對患者進行常規眼部檢查,需要與患者的口咽部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依據適宜級別進行個人防護工作[4]。
3. 總結
在以往研究中就指出呼吸道病毒與眼部組織解剖結構、細胞受體等方面存在密切關聯,這表明呼吸道疾病存在一定的眼部趨勢,極易引發眼部感染。同時,現研究的COVID-19病毒指出眼表也可能是其中一項傳播途徑。面對疫情,眼科醫師已成為一類高風險的職業群體,其個人防護在臨床工作中也占據重要位置。疫情當下,眼科工作人員不僅要增加傳染病的防控意識,還需提高自我保護,尤其對結膜炎患者提高警惕,嚴格實行規范眼科診療流程。
參考文獻
[1] 田思維,李玲,何細飛,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艙醫院安全管理模式實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0,36(05):308-310.
[2] 郭娜,楊晨,楊小明,等.三級綜合公立醫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醫務管理實踐探索[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20,10(03):17-21.
[3] 周敏,王宇,齊美浩,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室管理策略[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20,26(02):216-219.
[4] 王曉茜,楊菁菁,孫志達,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口腔專科醫院分級精準感染防控管理策略[J].口腔醫學,2020,40(04):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