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林

【摘 ?要】目的:探討論多學科協作模式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控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住院患者納入研究,并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對我院38名醫生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干預。根據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與實施后進行分組。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進行耐藥檢測的82例患者設為對照組,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后進行耐藥檢測的同批82例患者設為觀察組,觀察統計兩組醫院感染的防控效果。結果:觀察組檢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醫院感染率、萬住院日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于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控中可有效降低其醫院感染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多學科協作模式;感染;療效;防控·
【中圖分類號】R25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252-01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抗菌藥物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隨著新的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其耐藥問題逐漸引起臨床醫務工作者的重點關注[1]。為此,本次研究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內收治82例住院患者在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后分別進行耐藥性檢測,并統計分析其多重耐藥菌檢出率及感染率,以此為臨床利用多學科協作模式改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控效果提供依據。詳細研究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住院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對我院38名醫生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干預。本研究均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根據多學科協作模式實施前與實施后進行分組。
38名醫生中男21名,女17名;年齡26~58歲,平均年齡(38.25±3.75)歲;其中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12名,主治醫師15名,7名住院醫師。
82例患者中男43例,女39例;年齡35~57歲,平均年齡(44.12±3.27)歲;所有患者。所有患者為耐萬古霉素腸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腸桿菌科細菌、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鮑曼不動桿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多重耐藥銅綠假單細胞菌培養陽性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
觀察組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①成立感染防控管理小組。小組由院感科、檢驗科等總店部門成員組成。制定多部門參與的具體制度與方案。由多部門負責人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優化并提出具體改進措施。針對多重耐藥菌檢出率高的科室進行多部門聯合查房,現場分析解決問題。檢驗部門及感控部門定期公布臨床菌株分離情況及藥敏情況。②組建感染病例診治專家組。針對疑難問題及危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進行會診。同時指導患者檢驗、診治、隔離及消毒等。③制定控制方案與考核標準。采用組合式方式進行控制。針對接觸隔離、抗菌藥物的使用及衛生消毒等方面進行考核。由院感科制定多重耐藥菌管理質量考核標準。其中包括隔離、衛生消毒情況、合理使用抗菌藥等的具體執行情況。同時通過各學科專家進行考核并將結果進行通報。④強化培訓。由院感科組織全員進行培訓,針對感染管理小組進行強化專場培訓。主要培訓的內容為預防及控制感染的相關流程及措施。培訓后進行考試,加強其要點的記憶與理解。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多重耐藥菌檢出率及醫院感染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兩組多重耐藥菌檢出率對比
觀察組檢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率對比
觀察組醫院感染率、萬住院日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醫院感染比率對比
觀察組檢出的23株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8株(34.78%),對照組檢出的34株醫院感染18株(52.94%),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x2=7.025,P=0.002)。
3. 討論
我國由于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多重耐藥菌的感染了逐漸上升[2]。有研究表明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可改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情況[3]。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檢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了實施多學科協作模式后,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其感染率有所降低。這可能是因為多學科協作模式中各科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同時多部門聯合查房,現場針對問題進行解決,并多有效措施進行分析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做好后期規避措施[4]。多學科協作模式中除了制定有效方案及防控工作流程外,還針對危重感染者進行專家聯合會診,對存在的疑難問題逐步解決。將這些解決方案引用到普通患者并做好感染的危險因素防控,降低醫院感染率。此外多學科協作模式還增加了管理質量的考核方案,針對醫師進行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防控知識宣教,定期進行強化培訓及考核,增加其印象,加深理解,還可起到督促作用。
綜上所述,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于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防控中可有效降低其醫院感染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瑜, 王春英, 陳琳,等. 多學科協作模式防控IC U多重耐藥菌感染[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028(018):2839-2842.
[2] 劉水桂, 石立紅, 季蘇萍,等. 多部門協作模式在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中的應用研究[J]. 醫學動物防制, 2019, 035(003):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