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程程
[摘 要] 本文從“互聯網+”時代下會計行業發展的重大轉變出發,發現目前我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水平。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會計人才培養
21世紀以來,我國會計行業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革,向前邁出了相當大的一步。一直以來,會計體系都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會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發展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在“互聯網+”時代下,會計工作對互聯網媒介的應用更加頻繁,運用豐富的信息技術手段,通過U盤和磁盤等信息媒介對會計數據進行保存和傳輸,相比較于傳統的紙質會計工作來講,會計手段顯得更加豐富,會計信息的傳輸也顯得更加便捷和安全。這對于我國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我國會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會計行業的發展[1]。
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會計行業中的有效應用已經使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從會計憑證的承載媒介來看,傳統的會計人員做賬時需要根據紙質的會計憑證填制紙質的記賬憑證,再根據紙質的記賬憑證編制相應的總賬和明細賬賬簿,整個會計工作流程都是通過紙質的媒介來進行的。實際進行編制時,由于會計人員工作的不認真細致或者原始憑證記錄錯誤等問題,會引起會計憑證編制和錄入錯誤的情況,最后導致會計人員手中的賬簿記錄錯誤,產生嚴重的后果,嚴重影響到會計工作的準確性。而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會計工作中,能夠有效地減少由于紙質媒介在傳遞過程中操作的繁瑣復雜而引發的錯誤,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從處理數據方式上來看,傳統的會計工作對會計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計算主要是通過計算器完成,整個程序十分復雜,而互聯網技術應用下的會計數據處理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來進行,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也方便了會計人員的計算工作,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互聯網的發展給會計信息軟件的應用提供了基礎平臺,實現了會計信息數據的快速傳輸和共享,為會計資料的管理和保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沖破了傳統會計工作管理的局限性。還有就是會計服務行業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產生了線上服務的重大變革,事實證明我國網上審計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展現出了光明的發展前景。由此可見,“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行業發展產生的都是良性的轉變,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會計行業中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會計的工作方式,優化了工作流程,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些重大變革使得會計相關人員在高效完成了會計工作的基礎上能夠充分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為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更好地實現對企業的經濟業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2]。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財務會計課程體系不完善、會計專業實踐程度不強以及師資水平不高這三個方面。
(一)財務會計課程體系不完善
目前來講,雖然各大職業院校在設置財務會計課程時同時也設置了會計電算化的課程,要求職業院校學生對會計電算化課程內容也進行熟練的掌握,從而提升學生對會計知識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應用能力。然而,總體來說,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水平仍然處于軟件基本操作的水平,電算化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課程內容設置也不夠豐富。這就使得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雖然對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真正在實際中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時顯得十分拙劣。因此,在會計教學中由于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不完善,難以實現會計實際業務操作和理論知識的充分結合,導致我國會計人才的實踐操作水平較低[3]。
(二)會計專業的實踐程度不強
各大職業院校在進行會計專業知識教學時,往往體現出過于注重理論基礎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導致學生們的專業實踐程度不強。即使是職業院校在教學任務中設置了會計實習課程,對學生們的實踐會計工作提出了硬性的要求,也往往顯示出拘泥于實習形式的效果,不能發揮出實習經歷對于會計專業的重要價值,導致學生們在畢業后進入工作中仍然無法快速適應工作狀態,對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水平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三)師資水平不高
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實際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程度并不高,由于目前我國會計行業教師的整體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大職業院校的會計教師由于缺乏相關經驗,無法實現對學生們的高效教學,導致“互聯網+”時代下會計專業教學質量并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結果,也沒有達到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
(一)明確會計人才培養目標
在“互聯網+”時代下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首先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具體來說,就是明確職業院校要培養出具備哪些能力的會計人才,從方式上來看,可以從社會的發展需求方面進行思考,也可以組建相關專業的專家對此進行理性分析。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時,還需要從實際出發,結合會計專業學生的自身需求來綜合分析,最后制定出合理的能夠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建立完善的會計課程體系
完善的會計課程體系對于“互聯網+”時代下會計人才培養的價值體現在會計人才的綜合能力提升方面,通過完善的會計課程體系,加強學生的會計基礎知識水平和計算機技術水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會計知識實際運用能力,豐富學生的會計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對會計知識更好地理解。
(三)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
“互聯網+”時代下教學方式和手段已經產生了相當程度的革新,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下,學生們能夠尋找到更加充足的學習資源和資料,教師們也能收集到內容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教育產業和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發揮互聯網技術的重大價值,有利于激發學生們對于會計知識和操作方式的學習基礎,讓學生們主動去動手實踐,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滿足“互聯網+”時代的會計教學需求。
(四)增設互聯網技術及應用的選修課
“互聯網+”時代對于人們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應用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在進行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時應當增設互聯網技術及應用方向的選修課程,讓會計專業人才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知識,在實踐中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知識,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水平。當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用到會計軟件中的時候能夠快速接受,培養出在計算機應用方面具有高素質的會計專業人才,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五)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為了加強“互聯網+”時代下會計專業人才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職業院校可以通過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我國會計教學體系中的會計電算化、ERP會計教學實踐等課程雖然都是對會計知識的實際應用課程,但是仍然缺乏實踐教學的真正含義,對于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起不到重要的作用。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能夠讓學生真正投入到會計實踐操作中,感受到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互聯網+”時代下會計工作的實際內涵,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六)提高會計專業師資水平
師資水平對于會計人才的培養起到的作用重大,教師本身的素質能力對于學生的影響也十分深遠。通過提高會計專業師資水平,加大教師計算機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的建設,培養一支兼具計算機技術能力和會計專業教學能力的優良的師資隊伍,對于“互聯網+”時代下提高會計專業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我國會計專業人才的高效培養。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時代下提高我國會計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技術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我們需要結合實際,對社會發展情況和職業院校人才整體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才能找到“互聯網+”時代下正確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未來的會計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銀平.“互聯網+”時代對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J].納稅,2018,1234:208+211.
[2]高旭冉.“互聯網+”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3:23.
[3]曹玉敏.“互聯網+學徒制”下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09:92-93.
[作者單位]
威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