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親耕田農技協、江蘇農業科技報等單位在姜堰舉辦“百千萬”農業社會化服務惠民工程啟動會暨水稻高產技術培訓班,當地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專業合作社骨干等170余人參加活動。
8月23日,在臨西縣呂寨鎮石佛寺村菊花種植基地,種植戶在采收菊花。
近日,河北省臨西縣呂寨鎮石佛寺村菊花種植基地的13 hm2菊花進入收獲期,種植戶正在加緊采收。據悉,菊花種植是臨西縣扶持推廣的高效農業示范項目,采取“基地+農戶”模式,產出的鮮切菊花銷往天津、武漢、鄭州等城市的鮮花批發市場和禮儀公司,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
新華社發 張玉坤 攝
此次活動以科技培訓和技術物化為主要方式,組織江蘇省農科院專家和有關科技型農業服務企業骨干,面對面,手把手,對當前水稻病蟲草害鑒別、科學防治以及水稻后期管理技術進行了培訓,講解了測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好處與配肥方法,介紹了揚麥系列優質良種及配套栽培要點,演示了新型植保無人機在大田作業中的節本增效優勢,系統地展示了親耕田農技協“五環種植”全產業鏈服務模式,該模式在保證農業投入品降低成本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指導與物化服務增加農作物產量、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種植戶收入,參與農戶普遍感到實實在在受益,紛紛預約該協會的服務。
親耕田農業專業技術協會是江蘇省農技協理事單位,曾獲中國農技協“龍頭協會”稱號等榮譽。該協會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科學技術為紐帶,創新“互聯網+”服務手段和“專業協會+合作社+公司”服務模式,根據會員需求,一站式提供科學普及、技術培訓指導、土地托管、優質農資統配統供、機械化作業、訂單生產、農產品統一品牌銷售、電子商務等多形式、多元化、可全程化的服務,累計服務面積超33萬hm2,實現了服務組織與農民利益的有效鏈接,初步形成了全程覆蓋、區域集成、配套完備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