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方
甘肅省助農驛站項目園
肉牛是我國一種重要的養殖家畜,在我國各地基本上都有養殖。現在市場上除了豬肉、羊肉之外,牛肉便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肉產品了。秋冬季一般是養牛最忙的季節,要么是忙出售,要么是為來年的養殖做準備。在飼養肉牛的時候,我們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調整好肉牛的管理方法。那么在低溫的秋冬季該如何去管理呢?
首先要做的肯定就是驅蟲,這個時候由于溫度剛剛好,很多寄生蟲蟄伏了許久就等這個時候暴發,所以驅蟲很關鍵。這里的驅蟲包括兩方面:一是牛舍的驅蟲,二是牛的驅蟲,雙管齊下才能保證牛的健康生長。牛舍可以采用噴霧式消毒,然后用清水清洗,等其干燥后再將牛放進去。牛的消毒首先是用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之類的清洗其表面,隨后喂養阿苯達唑之類的藥片進行內部驅蟲預防,也可以采用注射的藥劑。具體的按當地的常見蟲害進行選擇,嚴格按獸醫的指導進行。
面對漫長的冬季,草料的儲備顯得尤為重要。日常的草料以稻稈、玉米秸稈之類的為主,數量按干草的數量去儲備,不能按濕的,畢竟濕的草料重很多。飼料最好在10月底左右可以準備完成,再遲的話一個是運輸問題,一個是價格問題。其他的草料按自己當地的農作物進行選擇。
秋天牛口蹄疫、牛巴氏桿菌病之類的病害在牛身上發病概率會高很多。這些病害都有對應的疫苗和治療藥物,注射疫苗要和驅蟲的時間錯開,兩者間隔在2周左右,以免牛出現不適的情況。如果附近獸醫距離較遠的話,可以適當地買一點防治的藥物預留,這樣發病時自己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找醫生,以免猝不及防。
秋冬季要為來年的牛犢子產量考慮了,缺乏種牛或者母牛的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購買了。可以多花點時間去市場走訪下,不用急著買,這個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有時間可以好好選。
研究表明,牛舍的溫度低于5 ℃時,牛吃的飼料轉換的熱量會全部用來抵御嚴寒。在進入到秋冬季之后,為了使牛不掉膘,牛舍要保持一個良好的保溫性能。不可漏風漏水,保持地面干燥,舍內的溫度也要保持在12 ℃左右。在牛舍保溫的同時,養殖戶還要做好通風工作。因為在冬季牛舍大部分都是處于封閉狀態,舍內舍外的溫差是比較大的。再加上牛的呼吸散熱、排泄等原因,會導致舍內濕度上升,并且有害氣體的含量也會升高,影響牛的正常生長,所以在冬季牛舍還要做好通風工作,降低濕度,排出有害氣體。
在秋冬季牛舍的衛生清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牛舍干凈衛生是肉牛正常生長、安全越冬的關鍵。所以要經常打掃牛舍,定時清理肉牛的排泄物,每次在投喂飼料時,是清理糞便的最佳時間。在牛吃完飼料之后,要及時將料槽中殘留的飼料清除干凈,防止飼料污染變質,肉牛誤食影響肉牛的腸胃。同時我們在冬季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大約一個月就要進行一次全面消毒,為肉牛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飼料是保證肉牛增膘育肥的基礎物質,所以養殖戶在冬季時要注意做好飼料的搭配。飼料要以多喂少量為主,保證肉牛每次的進食時間在1 h 左右。肉牛在冬季不可吃得太飽,避免生長過肥,反而導致養殖效益下降。每次在飼喂之前要盡量讓肉牛有較大的食欲。食欲大的話,飼料的利用轉化率才能夠盡可能地提高,降低養殖成本。
其實在冬季適當喂油的話,對肉牛的生長幫助是非常大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肉牛的生長速度。牛在吃了之后還能夠增強抗寒性。不過不宜在其他季節喂油,否則會導致牛長出過多肥肉,降低商品價值。而在冬季喂油的話,油被吸收后大多數都被用于御寒了,所以肥肉也不會太多。不過也要注意控制好用量,根據牛的大小適當調整。
清潔的飲水對牛的生長發育也是極為重要的,秋冬季需要定時定量供應牛的飲水,但是需要注意飲水溫度。如果給牛飲用冷水、吃冷料會影響增重,甚至會掉膘,因為冷水和冷料在進入牛體后會吸收熱量,直至和體溫平衡,這樣會消耗不必要的熱量。所以在秋冬季除了保證牛舍溫度外,還要盡可能地保持飲水和飼料一定的溫度,以降低牛體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越冬時喂養的飼料養分比例也需要調整,冬季的牛對于各種微量元素的需求會高一些,養殖戶在飼養的時候要比夏季適當多增加一些。喂養的東西要避免過于單一,不然肉牛的食欲會有所下降,精飼料和粗飼料的比例也要做相應的調整。由于冬季基本都是以干草料為主,所以最好定期喂養一些胡蘿卜、紅薯之類的含水分較多且利于存儲的青飼料。
這個時候肉牛的活動場所基本由放牧向牛舍轉變,但是不能一次性直接改變,不然肉牛會不適應,出現躁動、不進食的情況。這種養殖模式需要慢慢更換,先減少外出放牧的時間,然后增加投喂量,直到肉牛慢慢適應,為期大概在一周左右。
在冬季的時候,養殖肉牛除了做好飼料和飲水等管理外,還應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要讓肉牛適當曬曬太陽,擦拭牛體,這樣不僅能提高肉牛抗寒性,而且還能夠預防一些皮膚病,對肉牛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