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武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人民醫院,貴州 銅仁 555100)
血液透析可簡稱“血透”。我國血液透析發展較為緩慢,但近十年來,發展迅速,導致疾病原因也發生變化,目前血液透析是挽救腎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臨床上將透析分為兩類,一種是血液透析,另一種是腹膜透析。隨著時代的發展,腎臟疾病也逐步增多,血液透析人數呈逐步上升趨勢,但即使進行血液透析,部分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若透析患者出現營養不良,可導致免疫功能的降低、貧血、感染等,并對心、腦、腎器官造成影響[2]。為了改善營養不良對患者造成影響,本研究針對營養不良患者實施營養干預,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110例營養不良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營養干預,按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A組、B組,每組各55例。A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48-67歲,平均(56.56±6.78)歲,透析時間4-60個月,平均(40.44±5.26)個月,其中糖尿病患者11例,慢性間質性腎炎患者15例,痛風性患者17例,良性腎動脈硬化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3例;B組:男36例,女19例,年齡50-70歲,平均(60.65±4.39)歲,透析時間4-62個月,平均(45.78±5.66)個月,其中糖尿病患者17例,慢性間質性腎炎患者5例,痛風性患者19例,良性腎動脈硬化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6例,兩組患者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每周三次進行透析,每次3-5小時,血流量182-24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A組進行常規護理;B組:常規護理+營養干預,①適當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②限制磷的攝入,進餐時服用碳酸鈣,即補充鈣劑又降低磷,每日攝入鈣0.9-1.1 g;③根據患者的尿量、透析次數,對鈉進行定量,每日透析3次,鈉鹽攝入2-4 g/d,無尿患者限制水的攝入;④透析患者每次蛋白質攝入控制在1.1 g/d,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高蛋白食物含有磷,適量補充蛋白質,不可過量,同時注意痛風性腎病,控制海鮮等食品。由于患者貧血,可注射促紅細胞,并根據鐵蛋白補充鐵劑,部分患者可口服鐵劑吸收較差,可靜脈補鐵,嚴重缺血患者可輸血。由于老年患者活動量小、腸道功能減弱,可制定膳食方案,蛋白質攝入1.100-1.300 kg/d,熱量攝入25-35 kg/d。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干預后營養狀況,根據營養品評估標準(SGA),依次分為A級:營養良好、B級:輕、中度營養不良、C級:重度營養不良,并觀察生化及血常規指標,如:鐵蛋白(SF)、血紅蛋白(HB)、前清蛋白(PA)、血清清蛋白(ALB)、蛋白質、熱量。
1.4 統計學處理。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P決定是否有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干預后營養狀況。A組(70.90%)低于B組(96.36%),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營養狀況比較[n(%)]
2.2 兩組干預前后營養指標相比較。干預前兩組各項指標無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各項指標較前有明顯好轉,其中,B組各指標均優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營養指標相比較(±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營養指標相比較(±s)
?
血液透析是一種較為安全血液凈化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半透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方向運動,血液透析包括溶質的移動和水的移動,血液透析俗稱“人工腎”,主要通過完成溶質及水的清除和轉運,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對流、彌散及吸附清除血液中各種內源性與外源性“毒素”,通過超濾、清除體內潴留的水分,同時降低并糾正電解質的紊亂,使機體內環境接近正常水平,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3]。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是營養不良,因透析期間限制飲食,導致營養物質的丟失或患者發生感染、代謝紊亂等因素,鑒于此,應進行合理的營養干預,并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發生的情況,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評估及營養咨詢,有利于改善生活質量[4]。因此,在飲食上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限制水分、鈉鹽的攝入,防止水鈉潴留,形成高血壓。另外,可指導患者適當的鍛煉,改善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等,適量運動可增加食欲,改善胰島素抵抗和心肺功能,從而增加耗氧量,改善患者食欲。
營養干預是血液透析的重要內容,不僅能夠減少尿毒癥停滯在體內,糾正酸堿平衡,而且能夠改消化道癥狀,提高患者飲食[5]。由于老年患者血管較差,動靜脈易阻塞,同時導致心血管功能不穩定,使血液透析時血流量低,對其耐受力差,加上患者普遍存在熱量、蛋白質的攝入不足,使其內分泌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等,另外血液透析是消耗人體能量的過程,使每日丟失胎類、氨基酸,同時伴有各種水溶性物質的丟失。徐麗君[6]等人研究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治療患者使用營養指導的效果,發現其改善了患者的營養指標,使患者預后效果更好。本研究中對營養不良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營養干預,使患者營養指標均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胃腸道功能的退化和活動量小等特點,制定合理飲食方案,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聯合上述人員研究成果得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發生營養不良,與多種因素有關,若及時進行營養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減少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
綜上所述,通過營養干預,補充熱量,改善了營養不良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項營養指標,增強了患者體質,有助于改善預后,從而提高了生活質量,有利于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