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盛
(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醫院 骨科,重慶 400030)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見多發骨折類型,隨著老齡化人口進展,骨質疏松引發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逐年增多,發病率占老年人全身骨折的4%[1-2]。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治療方案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及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因療程較長,且易并發泌尿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預后較差。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不斷提升,手術治療逐漸成為老年髖部骨折首選治療措施。本次研究給予觀察組人工股骨加長柄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50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抽取時間范圍在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25例。觀察組男10例,女15例,年齡75-89歲,平均(80.31±3.62)歲;對照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70-82歲,平均(80.33±3.9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均符合入院后經影像學檢查確診,且符合診斷標準[3];骨折均為單側新鮮骨折;入選骨折均為Evans分型III、IV型;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骨折Evans分型I、II、V型,中途退出者;合并心、腦、腎等嚴重臟器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惡性腫瘤者;具有原發性精神疾病史、認知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PFNA內固定治療,取仰臥位,墊高患側髖粗隆部,將骨折處牽引復位,對閉合復位效果不滿意者,予以有限切開復位,C臂機觀察復位滿意后,于股骨近端開口插入導針,置入股骨近端髓內釘,C臂機確認后,置入股骨近端防旋轉刀片及遠端鎖定螺釘,沖洗創口,止血,負壓引流,逐層縫合。觀察組:實施人工股骨加長柄(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具體為:取健側臥位,在髖關節后外側行13-15 cm切口,逐層切開分離肌群,保護坐骨神經,切開髖關節關節囊,保護骨折塊相連的筋膜組織,復位大小轉子骨折,使用鋼絲固定,固定滿意后,行股骨頸截骨,并取出股骨頭。使用全髖關節裝置常規處理髖臼,安放臼杯,年齡大于85歲患者行人工半髖關節置換,使用髓腔銼進行股骨擴髓致通過股骨干狹窄部,保持前傾15°磨挫股骨近端髓腔,將備好的加長股骨柄假體(160生物柄)緩慢打入髓腔,測試初始穩定良好,測量患肢長度后安裝股骨頭,復位髖關節,測試人工關節穩定無脫位,對創口進行沖洗,放置負壓引流管,逐層縫合。
1.3 觀察指標。①手術情況: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輸血量、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以及患肢術后開始負重行走時間,實施對比。②采用髖關節Harris評分對患者髖關節功能進行評定,分值0-100分,90分以上為優,80-90為良,70-79分為中,70分以下為較差,優良率=(優+良)/45×100.00%[4]。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均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earson相關分析研究變量間的相關性,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研究影響中心動脈壓的主要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輸血量、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比較無意義(P>0.05);但觀察組術后患肢開始負重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術后6個月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觀察組術后6個月功能恢復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是骨質疏松性骨折中的一種常見且嚴重類型,致死、致殘率高,醫療花費大。外科手術療法是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首選治療措施,治療的目的是實現早期負重,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加快日常活動能力恢復,降低并發癥[1]。PFNA內固定治療具有固定牢固、滑動加壓等優點,在股骨轉子間骨折中應用效果較好,但具有一定缺點,如粉碎性骨折復位困難,維持骨折復位困難,骨質疏松內固定切出,內固定穩定性失效,骨折不愈合,內固定斷裂等,可導致髖內外翻,患肢短縮,嚴重時可能致殘,需再次翻修內固定或關節置換;特別是粉碎性骨折(EvansIII、IV型)內固定術后患者骨折穩定性差,且骨折愈合緩慢,患肢無法早期下床行走,臥床時間長,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幾率高,影響預后[5]。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

表2 術后6個月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n(%)]
人工髖關節股骨加長柄置換術,術后早期能獲得一個穩定髖關節,術后5-7天開始患肢負重行走,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臥床并發癥,促進患肢功能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有效避免內固定治療骨折帶來術后并發癥,減少患者二期翻修手術幾率,對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有良好的優勢,可明顯改善預后。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術后患肢開始負重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后遠期髖關節功能優良率高,證實人工股骨加長柄髖關節置換術可提高骨質疏松型股骨轉子間骨折(Evans III、IV型)術后患肢功能恢復,改善預后。人工股骨加長柄髖關節置換術能得到一個早期穩定髖關節,術中可重建大小轉子,恢復臀中肌張力,術后患肢功能恢復快,臥床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功能恢復較好。
綜上所述,人工髖關節股骨加長柄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效果顯著,可促進下肢功能早期恢復,早期下床,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