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錦旭
(廣西河池市宜州區中醫醫院 口腔科,廣西 河池 546300)
在當前醫院臨床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口腔科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其中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安氏Ⅱ類Ⅰ分類是患者骨骼或牙齒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導致錯頜畸形,嚴重影響患者咀嚼功能[1]。針對該類患者通常采用拔牙或非拔牙矯正治療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面部美觀。本研究分析臨床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患者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接收并治療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分配方法,將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26.47±3.27)歲;觀察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25.48±4.1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含義(P>0.05)。同時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本院倫理委員會對該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進行。
1.2 方法。兩組患者首先接受矯正治療,首先為患者提供局麻并常規消毒鋪巾,選擇患者上頜第一前磨牙拔除,并依據患者實際牙列排列順序相應觀察第二前磨牙是否拔除。完成上述環節后,相應采用直絲弓矯正質量,使用鎳鈦圓絲以及適宜尺寸熱激活鎳鈦方絲,滑動關閉拔牙間隙。
完成上述矯正治療后,依據患者分組不同,相應的提供不同支抗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口外弓支抗治療。對患者上下頜第一前磨牙部位、第二前磨牙部位粘結直絲弓顏面管,在這一基礎上使用鎳鈦絲排列牙列,并在這一基礎上使用不銹鋼絲相應增加支抗牙數目。最后配合牽引等方式,促使頜間支抗,矯正后精細咬合調整,結扎固定,并在拆除矯正器后,拍攝頭顱側位X光,確定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患者首先接受X光檢查以確定患者微種植支抗釘置入部位,指導患者常規漱口后,使用2%利卡多因局麻后,標記種植部位并做小切口。在這一基礎上,選擇患者上頜第一與第二磨牙間并平行于牙根處置入鈦合金微螺釘支抗,并在牙排列整齊后,使用不銹鋼絲牽引,并以一定力度收緊前牙。直到關閉患者牙間隙后,為患者取出微螺釘種植體,拆除矯正器。兩組患者完成治療后,均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并告知患者注意口腔衛生。
1.3 觀察指標。依據兩組患者臨床口腔改善情況以及牙排列情況,相應劃分患者治療效果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3種類型。其中顯效是指患者臨床口腔情況改善良好,患者牙排列整齊;有效是指患者口腔情況得到改善,患者面部改善較為良好;無效是指患者臨床治療無效果,患者需要二次接受手術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措施后頭影測量值,其中主要包括上下齒槽座角(ANB)、上齒槽座角(SNA)、下齒槽座角(SNB)。生活質量: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SF-36量表由美國醫學研究組研制的測評生活質量的通用量表在國際上被普遍認可并廣泛應用。此量表共有8個維度評價健康相關生命質量(HRQOL),分屬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大類中,即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CH)、活動(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精神健康(MH)等】來分析患者心理功能;運動功能;飲食功能;生理功能,分值越高綜合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將數據納入SPSS 21.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患者通過采用不同治療方法后,臨床治療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含義(P<0.05),臨床針對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患者,臨床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情況,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對提高患者面部美觀程度以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且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數據對比,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頭影測量值對比。兩組患者通過采用不同治療方法后,患者ANB、SNA、SNB值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含義(P<0.05),臨床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患者口腔健康數據對比,如表2。
表2 計量資料表格名(±s)

表2 計量資料表格名(±s)
?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經過不同治療方式實施之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對照組明顯更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實驗組患者經過治療之后在生活中各項功能受到的影響對比對照組都明顯較小,治療后功能恢復更加穩定,數據對比,如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
?
安氏Ⅱ類錯頜是臨床上常見的錯牙合畸形疾病之一,患者牙在矢狀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出現骨骼和牙弓不協調現象,雖然該情況的存在并不會影響患者的實際咀嚼功能,但是在人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人有多余的財力去追求更加完美的形體外貌,而安氏Ⅱ類錯頜對患者面型具有較大影響[2]。這毫無疑問會影響患者的自信心與社交能力,特備是在外貌條件已經成為社交的重要條件之一的情況下,安氏Ⅱ類錯頜更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屬于臨床需要依據患者具體癥狀類型,相應的采用針對性矯正治療措施,從而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美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一般來說,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在我國擁有三種分類,一種是受到顱骨因素的顱部的影響,出現顱基角增大增生、前顱凹明顯伸長。第二種是受到上頜骨的影響,在該影響下,會出現多種分類,常見的有上頜骨垂向生長過度、后牙壓槽明顯突出生長、上頜骨后部明顯下垂、上頜骨前后方面均出現過度生長。第三種則是下個股的因素,受到該因素影響,患者呈現下頜骨前后方向上明顯的生長不足情況。在患者實際疾病治療過程中,相應針對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癥狀患者常采用支抗治療方法或拔除治療方法,其中臨床采用拔除患牙治療方法會對患者口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增加了患者出現各類不良癥狀的幾率,例如口腔出血,牙齦紅腫等。采用拔牙治療方法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的同時,易造成患者長時間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影響患者臨床治療體驗,患者面部美觀同時造成較大影響。在這一基礎上,使用支抗治療方法,能夠減輕患者疼痛感的同時,能夠有效恢復患者面部美觀,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臨床常用口外弓支抗等常規治療方法,能夠有效矯正治療患者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癥狀,恢復患者口腔牙排列整齊,確保患者治療效果。但是該類治療措施易造成患者治療體驗下降,同時增加了患者出現疼痛感等情況,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療。在實際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癥狀患者接受口外弓支抗治療過程中,患者采用相應的微種植支抗釘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于患者第一、第二前磨牙相應部位植入微螺釘方式實現矯正治療。該類治療方法最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體驗,最大程度上恢復口腔美觀,確保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在患者臨床接受微種植支抗釘治療后,其口腔健康程度有效改善,無嚴重牙齦腫痛等癥狀,同時在患者接受治療后,牙齒咀嚼能力恢復。同時通過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癥狀后,在患者疼痛感低,口腔牙齒排列整齊,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該方法的矯正時間比其他矯正方法要短;能夠較好的控制住壓人力的程度和壓人力的方向,避免過度的牙根吸收導致牙周創傷,能夠保證壓低力量持續,使露齦笑矯治矯治結果較好,清理方便簡單,大大的減少了患者的不適,對確保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3]。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臨床采用不同治療措施后,其治療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即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效果顯著高于采用常規口外弓支抗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同時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ANB、SNA、SNB值對比較對照組患者具有顯著優勢。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含義(P<0.05)。
綜上所述,在醫學美學理念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各種畸形手術除了矯正之外,還需要遵從美學的原則對患者實施治療,保證患者治療效果好的同時恢復較快、外型美觀,因此采用微種植支抗釘治療方法可有效治療安氏Ⅱ類Ⅰ分類錯頜畸形患者,改善患者面部美觀,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