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霞
(蒼梧縣人民醫院 放射科,廣西 梧州 543100)
在人體的組織結構當中,膝關節占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肌腱、骨、關節、肌肉、半月板和韌帶等組成,為人體活動過程中需要承受比較大負荷的一個關節[1]。目前,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在我國臨床上具有高發病率,對于病情較輕者,可采取非手術療法進行治療,以有效減輕其疼痛癥狀[2]。故,早期的正確診斷對于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病患來說尤為重要。此研究,筆者選取了100例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旨在探討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中CT與MR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診的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病患100例,女性42例,男性58例;年齡50-79歲,平均(61.87±3.62)歲;病史0.5-10年,平均(4.61±1.28)年;體重41-79 kg,平均(55.34±6.13)kg。關節軟骨損傷者49例,半月板損傷者51例。患者病歷信息完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疼痛與行動不便等癥狀?;颊吆炇鹬橥鈺?。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100例病患都接受CT和MR檢查,詳細如下:CT檢查時,指導取仰臥位,選擇西門子16排螺旋CT診斷儀,設置層間距為0.6 mm、矩陣512×512、層厚為3.0 mm,掃描范圍下到脛骨踝,上到股骨踝。MR檢查時,選擇華潤萬東1.5T磁共振掃描儀對患者的膝關節進行全面的掃描。冠狀位選擇快速自旋回波和PF-fs序列,矢狀位選擇快速自旋回波和T2WI-fs序列。設置層厚為3.0 mm、矩陣256×256,層間距為0.4 mm。
1.3 評價指標[3]。按照如下標準對半月板損傷進行分級:①0級,半月板正確,信號均勻且比較弱,形態十分規則。②Ⅰ級,半月板存在球狀亦或者是點狀且比較強的信號影,但未抵達關節面。③Ⅱ級,半月板存在強狀亦或者是線狀且非常強的信號,且信號抵達了關節面。④Ⅲ級,半月板存在異常明顯信號,可抵達關節面。關節軟骨損傷的分級標準如下:①Ⅰ級,信號隱約可見,關節軟骨部位存在腫脹現象。②Ⅱ級,關節軟骨部位存在少量的毛糙信號,亦或者是關節軟骨部位存在小囊樣病變,信號比較弱。③Ⅲ級,關節軟骨部位明顯變薄,鈣化層不受影響。④Ⅳ級,軟骨全層消失,軟骨下出現了骨硬化的情況。將關節鏡檢查的結果作為標準,評估本組100例病患CT與MR診斷的準確性。
1.4 統計學分析。對數據的分析選擇SPSS 20.0軟件,t檢驗計量資料,也就是(±s);χ2檢驗計數資料,也就是[n(%)]。P<0.05有顯著差異。

表2 關節軟骨損傷不同方法診斷結果的對比分析表[n(%)]
2.1 半月板損傷診斷結果分析。本組關節鏡檢查提示,Ⅰ級者16例、Ⅱ級者25例、Ⅲ級10者。本組MR診斷半月板損傷的準確率為96.08%,比CT 80.39%高,P<0.05,如表1。

表1 半月板損傷不同方法診斷結果的對比分析表[n(%)]
2.2 關節軟骨損傷診斷結果分析。本組關節鏡檢查提示,Ⅰ級者8例、Ⅱ級者23例、Ⅲ級14者、Ⅳ級者4例。本組MR診斷關節軟骨損傷的準確率為97.96%,比CT 83.67%高,P<0.05,如表2。
在人體的組織結構當中,半月板主要是由軟骨組成,而軟骨的組成成分則是膠原纖維[4]。相關資料中提及,半月板和軟骨都能有效維持膝關節的運動,一旦其中之一受損,都將會對患者的膝關節功能造成影響[5]。為此,臨床醫師有必要強化對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病患進行早期正確診斷的力度。
目前,CT乃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的一種重要診斷方法,能夠充分利用X線的特性重構掃描對象,從而有助于為臨床醫師評估患者的軟骨組織有無腫脹,關節囊腫有無積液等[6]。但有報道稱,采取CT檢查法對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病患進行診斷,誤診率和漏診率都比較高。MR檢查主要運用的是斷層成像原理,可于掃描對象的斷層部位截取信號,并完成結構的重建,能夠對軟組織進行較為清晰的分辨,所以,能夠從多角度和多方位進行成像,就算是膝關節部位的半月板出現結構異常亦或者是病變的情況,都不會對其成像情況造成影響,故,可在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病情診斷的準確性[7]。另外,MR在診斷膝關節軟骨損傷中也具有比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能夠通過多方位以及多角度的掃描成像,并經三維重建之后,對病變部位作出準確的判斷。此研究中,100例病患MR診斷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的準確率都比CT高,P<0.05。將MR檢查法用于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的臨床診斷工作中,可取得比CT檢查法更好的成效。為此,臨床醫師可將MR作為半月板與關節軟骨損傷病患的一種首選診斷方法。
綜上所述,利用MR技術對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病患進行診斷,可有效提升其病情診斷的準確性,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