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瞻,王瓏,陳平波通訊作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 骨四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創傷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種局部反應性病變,其以纖維性、軟骨或骨性化生為主要特征,發病部位多為靠近骨或骨膜的軟組織,本病長期發展,可引起肌肉僵化,同時累及關節,使患者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1]。中醫學對“骨化性肌炎”早有論述,其將本病病機歸結為氣血瘀滯,經脈痹阻,淤血蘊結肌肉組織,日久形成包塊硬結,并認為骨化病情進展的防治關鍵為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而據研究顯示,中醫的活血化瘀法對血瘀引起的疾病有獨特治療優勢,將其用于骨化性肌炎治療中,可取得良好療效[2]。基于此,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創傷性骨化性肌炎患者進行了觀察,以分析中醫活血化瘀法在其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本研究對象共68例,均從我院收治的創傷性骨化性肌炎患者中擇取,時間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次分組方法為抽簽法,以上患者共劃分為兩組:西醫組、中醫組,兩組均為34例。西醫組年齡26-50歲,均值(38.96±2.32)歲;男女比例為20:14;骨化程度Ⅰ級、Ⅱ級、級比例為7:12:15。中醫組年齡27-50歲,均值(38.44±2.11)歲;男女比例為19:15:骨化程度Ⅰ級、Ⅱ級、級比例為6:13:15。入選標準: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經MRI、CT或X線片檢查確診;簽訂研究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骨性關節炎患者;研究藥物不耐受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上述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P>0.05)。研究方案于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下施行。
1.2 方法。西醫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口服吲哚美欣片(開封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631),25 mg/次,3次/d。中醫組在西醫組基礎上采用中醫活血化瘀法治療,研究所用中藥方劑為桃紅四物湯。方劑組成:丹參30 g,紅花、川膝各15 g,當歸、桃仁、白芍、川芎各12 g,山甲10 g,甘草6 g。上述中藥以800 mL清水浸泡1 h,煮沸轉文火煎煮30 min,取藥汁200 mL;再加500 mL清水,以文火煎煮30 min,取藥汁200 mL;每日飯后1 h兌服,早晚各一次,1劑/d。兩組均持續用藥4周。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記錄兩組的關節活動度數、VAS評分及X線片骨化程度。VAS:在紙上畫一條10 cm的橫線,左右兩端分別為0分(無痛)、10分(劇烈疼痛),請患者依據自我疼痛程度標出相應的長度,輕微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X線片骨化程度評級標準:參照Brooker分型進行;0級為未出現骨化病灶;Ⅰ級為骨化病灶呈云霧狀,密度低;Ⅱ級為骨化病灶邊界不清,密度較高;Ⅲ級為骨化病灶邊界清晰,密度高。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s)表示計量資料,(%)表示計數資料,檢驗t值、卡方值,若P<0.05,則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的關節活動度數及VAS評分。用藥后,中醫組的關節活動度數高于對照組;VAS評分則較西醫組低,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關節活動度數及VAS評分(±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關節活動度數及VAS評分(±s)
?
2.2 比較兩組的X線片骨化程度。用藥后,中醫組的Ⅱ級、Ⅲ級X線片骨化例數均較西醫組少,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X線片骨化程度[n(%)]
中醫古籍并無“骨化性肌炎”病名,但中醫學將其歸于“淤血痹”范疇,并認為本病病因病機為機體外傷,皮肉筋骨經脈受損,血溢脈外,瘀血凝滯,致氣血瘀阻,經脈不通,筋骨失養;風寒濕邪入侵,痹阻筋骨,致筋縮肌萎,關節活動不利;瘀血不化,致局部紅腫,包塊硬結;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4]。故此,治當以化瘀活血、散結軟堅、活絡舒筋為原則。
活血化瘀法屬于瘀血癥治療的根本法則,亦是中醫治療血瘀引起的疾病的特色療法。本研究所用桃紅四物湯為中醫有名的活血化瘀之劑,方中紅花、桃仁活血化瘀,涼血和營,是為君藥;丹參活血行氣,川芎理氣活血,當歸補血活血,三者共為臣藥;白芍養血柔肝,鎮痛舒筋,川膝鎮痛祛風,活血行氣,二者共為佐藥;甘草緩急鎮痛,調和諸藥,山甲通經活血,軟堅散結,二者共為使藥。諸藥配伍,共奏活血祛瘀、調暢氣血、軟堅散結之功效。本研究數據顯示:用藥后,中醫組的關節活動度數高于西醫組;其VAS評分則低于西醫組;此外,中醫組的Ⅱ、Ⅲ級X線片骨化例數均少于西醫組(P<0.05)。對于上述結果的產生原因,筆者有如下分析:①活血化瘀法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患肢局部血液的流通,舒展其筋骨,同時防止舒展關節囊及周圍肌肉發生鈣化、攣縮情況,進而阻斷骨化性肌炎的形成和進展。②本文所用活血化瘀方劑(桃紅四物湯)中的中藥具有消腫定痛、祛瘀活血功效,中藥有效成分透達筋骨關節后,可有效發揮氣血調和、舒筋止痛作用,促進患者血液循環的改善,加快新陳代謝,繼而消除或減輕腫脹,縮小骨化病灶范圍。③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研究所用活血化瘀方劑中,桃仁可改善血行障礙及血流阻滯;丹參可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紅花、川芎則可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變特性和微循環。諸藥合用,確可消除或減少瘀血,暢通患者經脈,減輕疼痛感及腫脹程度,增加肌肉彈性,使膝關節活動自由。綜上所述,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創傷性骨性化肌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關節活動度,緩解機體疼痛感,減輕骨化程度,說明該療法臨床效果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