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平
【內容摘要】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課外閱讀,并采取有效的階梯式課外閱讀方式,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確保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階梯式課外閱讀的實施策略進行了相關的分析,以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實現學生語文學習的發展,同時也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少數民族? 地區? 初中語文? 階梯式? 課外閱讀? 實施途徑
前言
近些年來,社會在發展,教育在進步,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也給予的高度的重視。而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是擴展學生閱讀知識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也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環節。因此,教師需要采取階梯式等科學的教學手段有效的開展課外閱讀,提高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學生的學習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在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階梯式課外閱讀的必要性研究
在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階梯式課外閱讀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少數民族地區整體的師資力量不是特別的雄厚,學生的閱讀學習的基礎非常薄弱,如果教師統一的組織學生進行一個標準的課外閱讀,將會影響到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閱讀的有效性。如,部分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紅樓夢》《高老頭等》無法進行充分的閱讀,則會影響到這類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影響到這類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實施過程中,實施階梯式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階梯式課外閱讀實施途徑
1.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階梯式劃分
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包括學生平時的閱讀量、閱讀時間、閱讀能力、閱讀習慣、課堂表現、閱讀測試的成績以及語文的基礎等,通過了解學生的這些情況對其分為不同的階梯,并對學生進行分層式管理,使學生閱讀學習能夠更快的發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A層、B層和C層。A層學生的語文基礎扎實,閱讀能力較強。B層學生是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還需要加強,C層學生則是閱讀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的。通過對學生分層,能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課外閱讀指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學習上的進步。
2.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課外閱讀目標
在階梯式課外閱讀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課外閱讀目標,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接觸到本層次的課外閱讀內容。例如,針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紅樓夢》《西廂記》《簡愛》等課外閱讀數目,并要求學生在閱讀后要寫讀后感。針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水滸傳》《圍城》《草房子》《駱駝祥子》等這類的中等難度的課外閱讀數目,并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能夠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而針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孫漂流記》《西游記》這類難度較低的閱讀內容。通過上述方式,能夠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信心。
3.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階梯式評價
所謂的階梯式評價主要就是指,教師不可采用同一個標準去評價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標準去評價不同的學生,這樣,才能夠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高效性。針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提高相關的評價要求,使這類學生能夠再次拔高。針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則主要是對學生強調閱讀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快速的進入到A層次。針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則需要以鼓勵為主,使這類學生能夠增強閱讀的自信心,從而通過階梯式閱讀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實現學生閱讀學習上的快速發展。
結論
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較為薄弱的一環,因此,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初中語文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語文教學工作,提高整體語文教學的質量,進而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的認識到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進而采取有效的階梯式模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進而從學生的閱讀基礎著手,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閱讀的技巧,提高閱讀的能力,推動學生閱讀學習上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尹施芬. 初中語文階梯式課外閱讀探究[J]. 江西教育,2018(36):15.
[2] 潘金梅. 初中語文階梯式課外閱讀實施分析[J]. 華夏教師,2017(20):58.
[3] 張萌霞. 論初中語文階梯式課外閱讀實施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6(19):84-85.
[4] 張梅. 初中語文階梯式課外閱讀實施途徑分析[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1):17-18.
[5] 江莉. 初中語文階梯式課外閱讀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鎖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