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杰 劉坤
【摘? 要】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依托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和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是全國開發區的排頭兵,蘇州片區建設要按照自貿區總體方案的要求,學習借鑒新加坡自由貿易港的成功經驗,提升創新國際化水平,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Abstract】Suzhou area of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relies o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for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s the pioneer of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The construction of Suzhou area should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verall plan of the free trade zone,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Free Trade Port, improve the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and create a new highlan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 new era.
【關鍵詞】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創新;國際化水平
【Keywords】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area;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中圖分類號】F127.9?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8-0064-02
1 引言
2019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江蘇自貿區),根據批復意見,江蘇自貿區實施范圍119.97km2,涵蓋南京、蘇州、連云港三個片區。2019年9月1日,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舉辦掛牌儀式,蘇州片區實施范圍60.15km2。蘇州片區要按照自貿區總體方案的要求,同時,學習和借鑒新加坡自由貿易港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創新國際化水平,努力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2 借鑒新加坡自由港發展經驗,提高定位和標桿
蘇州自貿片區可以重點圍繞投資自由、貿易便利、金融開放與創新等方面借鑒新加坡自由港發展經驗。
2.1 投資自由方面
新加坡自由港擁有高度開放的投資環境。蘇州自貿片區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與新加坡自由港存在的差距體現在:一是外商投資準入和企業對外投資限制仍然較多;二是企業注冊住所要求嚴格,全流程網上辦理比例較低,“準入不準營”的矛盾較為突出;三是國際商事爭端的解決途徑欠缺。
對標建議:一是擴大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范圍,做好外資準入前和準入后業務管理措施的緊密銜接,爭取率先推動一批江蘇乃至全國首創性的外資開放項目落地;二是更高標準建設國家級境外投資服務示范平臺,拓展服務對象和領域;三是營造寬松的商事登記環境,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條件,健全“一網通辦”的數據共享交互機制,加快“證照分離”全覆蓋,拓展電子證照應用范圍;四是發展國際商事仲裁、調解等司法替代性解決機制,推動蘇州自貿片區與新加坡律師事務所的雙向互設、聯營合作。
2.2 貿易便利方面
新加坡自由港實行“境內關外,一線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貿易管理方式,擁有全球最高效的國際貿易監管系統。蘇州自貿片區內綜合保稅區的監管原則與新加坡自由港比較相似,但其他區域視同國內市場,在貿易監管領域并無優惠政策,與新加坡自由港存在的差距體現在:一是信息化協同監管有待深化,海關、稅務、商務等貿易相關部門系統數據割裂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生產性服務業態的監管存在審批流程長、程序復雜等問題,生物材料等研發實驗用物質存在進口風險評估時限長、通關速度慢等問題;三是外匯管制比較嚴格,貿易結算便利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對標建議:一是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地方特色功能,推動國際貿易相關政府部門、企業數據開放共享、全鏈條信息可溯,優化通關環節;二是探索蘇州自貿片區內綜合保稅區與國際、國內市場間更加便捷的貿易監管制度,提升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三是積極探索新型貿易業態的通關及出口退稅方式,推進生產性服務業、數字貿易、技術貿易加快發展;四是積極爭取復制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開展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優化離岸貿易外匯支付體系。
2.3 金融開放與創新方面
蘇州自貿片區與新加坡自由港相比,在總部金融資源集聚上存在明顯差距,法人金融機構偏少,特色不夠顯著,發展的獨立性和內生動力不夠強,輻射能力有限,高端金融人才不足。
對標建議:一是提升區域金融產業發展能級,爭取設立民營銀行、公募基金、財產保險、財務公司等法人金融機構,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從事國際業務的總部和基礎設施平臺落戶,重點引進銀行金融市場部、票據中心、金融科技中心等功能性總部,支持發展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消費金融子公司、其他法人子公司等新型金融業態;二是深化中新金融合作,持續推進雙邊金融機構互設和資本市場對接,加強雙方在離岸金融、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改革創新領域的先行先試,加強中新金融人才交流,努力將蘇州自貿片區建設成為中國輻射東盟經濟金融合作的重要載體和金融對外開放的試驗示范窗口;三是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功能,圍繞跨國公司和大型民營企業需求,深入推進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創新業務,推動跨國公司在蘇州自貿片區設立財務結算中心等功能性總部,吸引國內大型民營企業設立地區性企業總部、資金管理總部、運營總部。
3 聚焦重點產業和企業需求,精準推進制度創新
自貿試驗區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特別是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制度創新。
3.1 強化先進制造業發展優勢
目前,制造業企業面臨的痛點和堵點有:一是集成電路產業稅收制度須進一步完善。一方面,事前審批監管無法適應集成電路市場靈活多變的特點;另一方面,設計之外的環節仍存在增值稅占用,并未真正實現“全程”保稅,如芯片制造、封裝、測試等后續加工仍需先行繳納增值稅,待芯片出口后再行退稅,該部分增值稅均由設計企業承擔。二是人工智能產業須拓寬數據來源和應用場景。基礎數據開放共享水平較低,結構化大數據平臺尚未建立,數據壁壘難以消除,不同行業間的數據共享程度低。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放有限,產業化進程較慢,智能醫療和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開放體量和場景仍然不足。三是生物醫藥產業須提高創新轉化效率。目前,我國新藥審批要經過數道環節,涉及多個行政部門,且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合力,導致審批效率難以提高,審批周期被拉長到甚至幾年。
3.2 支持企業跨境研發創新
聚焦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關鍵核心領域,吸引全球創新資源,構建跨境融合的開放創新格局,是蘇州自貿片區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的重要路徑。目前存在的瓶頸和制約因素包括:一是研發實驗用物質的通關便利度有待提升。首先,研發設備和樣品進出口、危化品監管程序繁雜;其次,進口許可證前置審批時間較長;最后,主管部門對實驗用材料查驗時間較長。二是科研儀器進口免稅政策尚需進一步放開。許多科技創新企業和市場化研發機構對此需求十分強烈,亟須進一步拓寬政策覆蓋面。三是引進國際創新人才的政策優惠力度需加大。蘇州自貿片區對創新人才的政策吸引力還有待提升,外籍高層次人才及突出貢獻的外籍人士希望在個稅優惠等方面享受更多便利和開放條件。
3.3 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目前,蘇州自貿片區的金融和準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態日漸豐富,許多生產制造型企業不斷拓展研發、檢測、維修、設計等生產性服務功能。片區內的外資金融機構普遍希望借助自貿試驗區政策突破,引進多元業務種類,提升發展能級。一些跨國企業共享中心或區域功能機構,以及越來越多的跨境投資企業密切關注跨境資金池、外匯和人民幣管理等方面的開放和便利舉措。新加坡等地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等專業服務機構希望蘇州自貿片區探索放寬準入限制。此外,隨著出口內銷市場的變化,蘇州自貿片區內綜合保稅區的區內、區外企業出現日益多元的業態和監管需求,部分綜合保稅區外企業希望在現有工廠內拓展全球維修檢測等生產性服務功能。蘇州片區要以服務企業為宗旨,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以推動自貿區建設。
【參考文獻】
【1】國發〔2019〕16號.國務院關于印發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Z].
【2】厲峰.新加坡經驗對深化浙江自貿區建設的啟示[J].浙江經濟,2020(0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