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考慮鞍鋼廠區空氣和土壤的有機氯污染特點,在鞍鋼廠區布設6個點位,采用環境多介質逸度模型研究10種有機氯農藥在鞍鋼廠區空氣和土壤中的遷移規律,結果表明,除個別點位中幾個污染物外,其余各點位中污染物均由土壤向空氣中遷移。
關鍵詞:有機氯農藥;多介質逸度模型;遷移規律;空氣;土壤
Abstract:Consider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hlorine in air and soil of Anshan Iron and steel plant, six sampling points were deployed in this study. The migration rules researched on multimedia fugacity model of 10 kind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air and soil of Anshan Iron and steel pla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pollutants migrated from the soil to the air.
Key words: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Multi-media fugacity model;Migration law;Air;Soil
在20世紀70、80年代,我國各地區曾大量使用有機氯農藥噴灑進行除蟲除害,而國際上頒布《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國際公約》明確指出其危害性并停止各國對有機氯農藥的生產和施用[1]。但是,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很難降解,其富集到一定程度后降解需很長時間,如六六六、DDT降解需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2],土壤中有機氯經過轉化、遷移到空氣中而后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如南極冰雪、生物體內[3]均檢測出有機氯組分,其致毒性、致畸性影響生物繁殖、人類繁衍。
1 監測情況
在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內布設6個監測點位,分別為原料、燒結、軋鋼、煉鐵、煉鋼、鑄鋼,采集土壤和空氣中樣品,分析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艾氏劑、硫丹Ⅰ、狄氏劑、4,4'-DDE、異狄氏劑、4,4-DDD、4,4-DDT共10種有機氯污染物濃度,利用多介質逸度模型研究各污染物在土-氣間的遷移規律。
2 理論模型
多介質逸度模型包括 60 個輸入參數,其中6 個輸入濃度參數、39 個環境特性參數和15 個污染物特性參數。其中輸入濃度參數主要由監測所得,環境特性參數通過考慮模擬的具體環境特性選取合理的參數值,污染物的特性參數是固定值,從相關物理化學手冊中查得。
3 監測結果
空氣和土壤中10種有機氯農藥監測結果見表1。
4 遷移規律
利用多介質逸度模型分析研究鞍鋼廠區內有機氯農藥交換通量N(g/Km2/month),如果通量為負值,表示污染物遷移方向為由空氣向土壤遷移,如果通量正值,表示污染物是從土壤向空氣遷移,鞍鋼內6個監測點位交換通量見圖1-圖6。
5 結果與討論
從圖1-圖6中可以看出,除了冷軋廠的4,4-DDD、4,4-DDT、4,4-DDE、β-六六六、狄氏劑、異狄氏劑六種組分,煉鋼廠4,4-DDT,原料廠的硫丹Ⅰ和4,4-DDT兩種組分的交換通量為負值外,即污染物由空氣相向土壤相遷移,其他各點位各組分的交換通量均為正值,即由土壤相向空氣相遷移的趨勢,這表示有機氯農藥從土壤到空氣不斷轉移。
從圖1-圖6中可以看出,10種有機氯中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這3種污染物交換通量值比其他7種污染物數值較大,可見六六六是有機氯農藥的主要污染物,具有難降解、持久性的特點。
參考文獻
[1]許國飛,張志國,孟俊,等.我國大氣中有機氯殺蟲劑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6):2690-2693.
[2]王京文,陸宏,厲仁安.慈溪市蔬菜地有機氯農藥殘留調查[J].浙江農業科學,2003(1):40-41.
[3] Sladen WJL,Menzie CM,Reichel WL.DDT residues in Adelie penguins and a crabeater seal from Antarctica[J].Nature,1966, 210:670-673.
[4]劉美玲,羅克菊,汪晶,等.氣象因素對大氣中PM2.5的去除效應的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01):106+108.
收稿日期:2020-06-08
作者簡介:來旭國(1983-),男,漢族,大學,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