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毯因其豐厚柔軟的毛絨而具有優良的保暖、透氣性能,是人們四季適用的床上用品,其輕薄于被子的特點也保證了毛毯能持續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毛毯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可按照規格、用途、特殊整理和織造方式等進行區分。一般來說,毛毯包括純毛毛毯、純化纖毛毯和混紡毛毯,按照織造方式也可分為簇絨毛毯、經編毛毯、緯編毛毯、機織毛毯、針刺毛毯等[1,2]。
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市場上毛毯的種類也日漸豐富,人們對毛毯品質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各類毛毯檢測標準的出臺也應運而生。目前國內關于毛毯檢測的標準主要都是行業標準,用以保證整個行業范圍內的技術統一。毛毯的質量要求包括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其中產品質量、規格尺寸和外觀疵點屬于外在質量,染色牢度和物理指標為內在質量[3],而作為基礎物理指標的條重則一直是毛毯檢測的首要重點項目。本文主要針對現有各個毛毯檢測標準中關于條重和條重偏差率指標的內容進行詳述和對比,歸納總結標準中存在的不完善之處,提出了后續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以完善毛毯標準體系。
現有毛毯行業標準主要依據織造方式和纖維原料對毛毯進行分類和標準制定,常用的標準和適用范圍[3-10]如表1所示。
從表1可知,現有毛毯標準數量比較多,且基本涵蓋了市場上現有的毛毯種類。產品標準從原料大類來看包括了天然纖維絨毯、化纖毛毯和各類混紡毛毯,從工藝來看包括了經編單層或雙層、緯編單層或雙層的機織毯和搖粒絨毯、拉舍爾毛毯等。方法標準FZ 60007—1991基本上適用于現有的毛毯種類。總的來說,毛毯的產品標準覆蓋面較廣,但對標準的劃分過細,建議盡量對標準內容的相通之處進行統一,做好針對未來出現的新毛毯品種及時修訂標準的準備。
一般來說,紡織材料中天然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化纖吸濕性小,故回潮率的測試是大多數毛毯條重測試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實際回潮率是指紡織材料在實際大氣條件下測得的回潮率;標準回潮率是指紡織材料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測得的回潮率,若烘干環境非標準大氣則需要進行烘干質量的修正;公定回潮率是國家為消除紡織材料因回潮率不同而引起的貿易和檢驗的爭議而規定的標準值[11]。回潮率的測試一般采用烘箱干燥法進行,檢測標準為GB/T 9995—1997《紡織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測定烘箱干燥法》,紡織材料的公定回潮率按GB 9994執行。
毛毯實際條重指的是在不經過調濕的情況下,毛毯在天平上稱得的實際重量,一般對稱量天平的感量值有一定要求;毛毯公定條重指的是毛毯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一般要先計算公定回潮率;毛毯標準質量是指毛毯在標準回潮率下的重量。一般來說,條重的測試與回潮率息息相關。回潮率和條重的計算公式如表2所示。
對各標準中關于條重測試的內容進行了歸納,主要從試樣數量及試樣準備、稱量設備、回潮率測試過程、條重測試步驟及結果保留位數這幾個方面展開,相關標準的內容如表3所示[3-10]。
從表3可以看出,條重測試的結果表征包括實測條重、公定條重和標準條重這3種,實測條重比較簡單,而公定條重和標準條重都需要進行公式計算。以FZ 60007為代表的5個標準所測條重為公定條重,而公定條重的計算又需要通過回潮率的測試來進行。必須一提的是,GB 9995[3]關于回潮率的測試并未規定測試樣品量,而毛毯標準FZ 60007和FZ/T 61004對該取樣量也未做出明確規定。
毛毯測試樣品一般要經過預調濕并在標準大氣中達到調濕平衡以減少纖維材料的吸濕性對條重產生影響,而FZ/T 61009卻未闡述該過程;在設備使用上,各標準對稱量天平的精度要求有所不同;多個標準未明確規定結果保留位數。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都影響著檢測結果的統一性,容易造成各檢測機構的認知偏差,建議進行規范并達成行業統一,且后續標準修訂時應進行相應完善。
對各標準中關于條重偏差率測試的內容進行了總結對比,主要從條重偏差率計算、指標分級評價這幾個方面展開,相關標準的內容如表4所示[4-11]。
方法標準FZ 60007主要包含了條重的測試方法,未對條重偏差率指標進行表征。從表4可以看出,除FZ/T 61009中條重偏差率為標準質量與明示值的差占明示值的百分比外,其余標準關于條重偏差率的計算均為實測值與標注值的差占標注值的百分比,且各標準結果保留位數均為一位小數。與條重測試相比,條重偏差率的統一性較好。
在指標分級評價中可以看出, FZ/T 61001和FZ/T 61006將產品分級定為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FZ/T 61002不包含優等品,而其余標準的分級則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分級的不同主要與毛毯的使用原料和工藝有關。但建議將各標準的分級進行統一化,避免市場上因標準分級不同而做出混淆視聽的產品宣傳,導致傾向性地誤導消費者,污染毛毯市場環境。

表1 毛毯標準

表2 回潮率及條重的計算公式

表3 各標準條重測試內容對比

表4 各標準條重偏差率測試內容對比
毛毯各產品標準中關于條重和條重偏差率的測試內容有同有異,但由于其表征和測試過程不夠統一,如條重包括實測條重、公定條重、標準條重,條重偏差率各標準指標分級有所不同等,這都很容易給檢測機構、生產廠家和消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混淆,不利于整個市場的發展。建議在后續標準制定時,能盡量保留相通之處,減少不必要的區別,擴大標準的統一和普適性,且對標準中存在的未明確表述的內容進行規范和完善。
現有毛毯產品的標準比較繁多,并且隨著毛毯新品類的出現,毛毯標準的制定顯得越來越被動,且存在制定不夠及時的問題,導致新種類毛毯無處檢測,這對生產廠家和消費者而言都是一大損失。建議將方法標準進行完善以備檢測之需求,另外應及時有效地健全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