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鵬,王新梅
(山西省長治市中醫研究所附屬醫院,山西 長治046000)
近年來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發生改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發生率逐年升高[1]。冠心病心絞痛作為心內科常見的臨床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西醫治療以藥物治療和血管介入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存在不良反應多、遠期療效不明顯等問題,如長效鈣拮抗劑能減少心絞痛發作,但存在外周水腫、便秘、心悸、面部潮紅、低血壓、頭痛、頭暈、虛弱無力等不良反應;血管介入治療亦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且患者依從性較差。中醫治療該病有一定的治療優勢。本文采用自擬冠心通脈方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山西省長治市中醫研究所附屬醫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按入選先后順序分組,奇數納入治療組,偶數納入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2~75歲,平均(68.75±10.51)歲;病程8~17個月,平均(9.3±4.2)個月。治療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3~79歲,平均(69.8±11.50)歲;病程7~14個月,平均(8.6±3.9)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符合《實用內科學》中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2]。中醫診斷符合《中醫內科學》中胸痹的診斷標準[3]。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30~80歲,無其他相關嚴重性疾病;依從性良好,能完成本次研究。
1.4 排除標準 精神疾病者;合并肝、腦、腎等臟器疾病者;有酒精中毒史或藥物濫用史者。
2.1 對照組 給予西藥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德國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100 mg/片)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單硝酸異山梨酯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039,20 mg)口服,每次20 mg,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口服,每次20 mg,每晚1次;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410]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治療4周。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自擬冠心通脈方治療。方藥組成:柴胡15 g,麩炒枳殼10 g,炙甘草10 g,茯苓20 g,赤芍10 g,瓜蔞30 g,薤白15 g,姜半夏12 g,桂枝10 g,郁金12 g,香附10 g,丹參30 g,黨參片15 g,生地黃10 g,三七粉5 g(沖服)。水煎至200 m L,每日1劑,早晚飯后0.5 h溫服,治療4周。
3.1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證候療效評定標準[2]。顯效:臨床癥狀(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疲倦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自汗、不寐等)及體征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好轉;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②心電圖療效。由日本光電2350型心電圖機行十二導聯心電圖檢查,每2周描記心電圖1次,療程結束后統計兩組治療前后心電圖療效。顯效:靜息心電圖時,壓低的ST段或倒置的T波轉為正常;有效:ST段回升幅度≥0.05 m V或者主要導聯倒置的T波變淺≥50%;無效:治療前后心電圖無明顯變化,或治療后ST段較治療前降低,直立的T波變平坦,平坦的T波變為倒置,倒置T波加深[4]。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7.5%(35/40),高于對照組的77.5%(31/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2)心電圖療效比較 治療組心電圖總有效率為77.5%(31/40),高于對照組的60.0%(24/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例(%)]
近年來,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冠心病心絞痛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脈狹窄、心肌供血供氧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主要病理機制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冠狀動脈內皮炎癥、冠狀動脈痙攣、血小板凝集亢進等。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胸痹”“心痛”范疇,中醫認為胸痹屬本虛標實,心之氣血、陰陽不足或肝脾腎功能失調為本,痰濁、血瘀、氣滯、寒凝為標。中醫藥治療該病歷史悠久,療效顯著,可有效彌補西醫的不足。相關研究表明,血瘀證的輕重程度是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再狹窄發生與否的重要影響因素[5],痰瘀痹阻是冠心病的關鍵病理因素,活血化痰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
根據中醫治病求本原則,針對冠心病心絞痛本虛標實的特點,本研究采用自擬冠心通脈方治療該病。自擬冠心通脈方由桃紅四物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四逆散加減化裁而成。方中炙甘草滋陰養血,益氣通陽,復脈定悸,主治心陰陽兩虛證,桂枝通陽化氣,散寒止痛,兩者配伍補益心陽,是溫心陽之基礎方;黨參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養血而不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無剛燥之弊;瓜蔞理氣寬胸、滌痰散結,薤白溫通滑利,善散陰寒之凝滯,行胸陽之壅結,故為治胸痹之要藥,瓜蔞配薤白祛痰結,通陽氣,為治療胸痹常用對藥;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具有抗氧化、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赤芍、川芎、紅花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三七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當歸補血活血;柴胡、枳殼、香附、郁金疏肝理氣通絡;半夏燥濕化痰,消痞散結。全方共奏活血通絡、豁痰散結、通陽理氣之功。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療效及心電圖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自擬冠心通脈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可明顯提高療效。但本研究存在樣本量偏少,觀察指標較少,療程觀察時間較短等不足,后續將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