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霞



教育評價是促進學校發展的“體檢儀”和“指揮棒”,過去,對于高中學校的評價往往忽視學校在生源、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的差異,單純地以高考成績、升學率和高分段學生數量來評價學校,把所有學校放在同一標尺下衡量,存在評價理念落后、評價機制不夠完善、評價手段單一、評價指標不科學等諸多弊端,不能真實地反映學校效能,很難起到激勵不同類型學校發展的作用。
隨著國際、國內教育評價研究的發展,增值評價以其特有的魅力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包頭市為了能夠充分發揮評價的引導、診斷、激勵、改進等功能,于2017年9月引進第三方評價機構,啟動了全市的高中增值評價,做到了“四個全覆蓋”,即公辦普通高中全覆蓋、高考學科全覆蓋、參測年級學生全覆蓋、報告解讀培訓全覆蓋。
一、開展增值評價的意義
增值評價是以學生進步幅度來衡量學校努力程度的一種發展性評價方法,評價的是學校效能,簡單說就是“看起點、比進步”,關注學校在自身基礎上的“增值”,能對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班級、每一位教師、每一名學生的進步幅度進行衡量,相較過去不論學校起點高低,只看最后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更能體現評價過程的公平性。包頭市開展的高中增值評價采用的是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從回歸預測的角度出發,用學生前測分數預測后期分數,將學生的實際后測成績與預期成績的差值作為增值量。增值量越大,說明學校的辦學效能越高。通過對增值評價結果的應用,讓學校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增值表現,為教育教學診斷把脈,引導教師提高專業技能,激勵學校不斷改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
二、增值評價的指標體系
2013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中指出:“堅持育人為本。綜合考查學生發展情況,既要關注學業水平,又要關注品德發展和身心健康;既要關注共同基礎,又要關注興趣特長;既要關注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習過程。”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出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因此,我們確定了包頭市高中增值評價的學生指標體系(表1)和學校指標體系(表2)。
三、高中增值評價的運行模式
包頭市在開展高中增值評價時,建立了“市、區、校”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推進過程分為 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每個階段又有五項工作,內容明確,流程銜接,形成了具有包頭特色的“三段五步”運行模式(圖1)。
四、高中增值評價結果的應用
(一)解讀各類報告,優化改進教育教學
在實施高中增值評價過程中,共出具四種報告(如表3)。
通過解讀各類報告,我們從數據入手,分析學校存在的優勢和不足,結合調研找到存在的“真問題”,開出解決問題的“良藥方”,幫助學校和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應用起點報告,明晰起點情況。
增值評價的起點報告包括高中區域教育發展質量報告和高中學校發展質量報告(起點部分)(如圖2、圖3),主要通過圖表、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清晰呈現每所學校學生基線測試結果和學生背景問卷的情況,目的是幫助學校了解學生入校之后的基本情況和學生在各學科的能力表現,為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好鋪墊。
我們通過增值評價包頭市各高中學校負責人進校解讀、召開報告解讀培訓會和觀摩會、指導學校教師解讀等多種方式,強化起點報告的應用。起點報告的應用路徑如圖4。
2.應用階段報告,改進教育教學。
高中教育質量發展增值報告(也稱增值評價階段報告)反映的是,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在學業成績方面的增值情況,是學校及教師階段“努力程度”的一個反饋。包頭市在增值評價實施過程中,每個學期都會為學校提供一份階段報告,并指導學校應用報告。在解讀應用增值評價階段報告的過程中,學校的出發點在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著眼點在于發現學科、班級發展的優劣勢,通過分析班級、學科、學生的異常數據,反思學校管理及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撥云見日,找到學校發展的增值空間,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并在實踐中加以改進,從而不斷地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增值評價階段報告的應用路徑如圖5。
如我們在解讀某校報告時,通過梳理,先了解學校的總體情況,發現各科增值情況(如表4)。
由表中數據可見,文科科目增值比較均衡,理科各科目增值情況不均衡:理科中語文為第12,零增值;理科中數學為第6、生物為第1,是正增值;而理科的英語、物理、化學增值全市排名第14、第21、第16,均為負增值。所有學科增值人數比例都超過市均值,理科中除生物以外,其他學科正增值人數比例都低于市均值。不同學科正增值人數比例差異較大。隨后我們分別從學校、班級、科目的不同角度分析學業增值情況,匯出“分類圖”,在分析過程中,我們重點關注異常數據,如不同班級同一教師任教科目增值不同、英語不同分數段學生增值不同等。通過針對總體情況進行梳理和細致分析后發現的這些異常數據,我們找到了學校的增值空間,并提出了改進建議,如:學校教師需加強理科物理、化學的教學教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理科學生的潛力;各學科教師研讀報告,找到進步和退步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指導。幫助原在高等級卻退步的學生找到學習退步的原因,促進原來低等級后進步的學生繼續保持進步,幫助等級沒有變化的學生繼續挖掘潛力。
階段增值報告的有效應用,真正發揮了評價的診斷、改進、激勵功能,促進了每一名學生、每一位教師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
3.應用指數報告,優化教育過程。
高中增值評價教育質量綜合指數報告,主要對學生發展指數和學校影響指數進行解析。在應用指數報告時,重點關注學校的各項發展指數在全市所處的位置,從而尋找到突破的口子。如從指數報告中,我們發現一所自治區示范高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指數為3.4,排在全市末位,通過對數據的詳細分析和深入學校調研,尋找到問題產生的真實原因,與學校共同討論,確定優化教學、評價等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措施,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入手,輔之以評價激勵,通過提升學習動機,促進學業質量的提高。
4.應用差異報告,分析相關關系。
高中起點成績差異分析報告,是就學生水平可能影響學生成績差異的因素,進行深入相關分析與解釋率分析。通過應用差異報告可以引導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尋找到促進學生發展的新突破口和生長點,如從報告中的圖表中(表5)可以看出,學生的“自我教育期望”和學生的語文學業成績有顯著的相關關系(解釋率為2.91%),而且從回歸系數可以看出,學生自我教育期望越高,語文成績就越好。因此,學校在指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自我教育期望,從而促進學生的學業發展。
(二)建立大數據庫,促進每個學生發展
為了能幫助學校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增值評價數據,我們建立了“包頭市增值評價數據庫”,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學生數據快捷精準定位、動態跟蹤學業增值變化等功能,學校和教師可以隨時調取學生各項成績增值情況,追蹤學業增值變化趨勢,多維度比對歷次、歷屆增值等,相當于為每個學生、每個班級建立了一份學業發展檔案,教師真正做到了基于學情改進教學,也為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發展提供了數據支撐。
(三)開展課題研究,提升評價科學有效性
在增值評價開展的同時,我們將《普通高中增值評價結果運用的實踐研究》立項為包頭市“十三五”教育督導評估專項課題,引領高中學校邊實踐、邊研究,以科學研究的推進方式,提高增值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結果應用的有效性。同時,組織教師就增值評價結果應用撰寫案例,進行優秀案例評選,不斷總結結果應用中的優秀經驗。
總之,通過開展高中增值評價,建立了數據驅動改進教育教學、服務學校教育質量提升機制,推動學校形成基于數據思考問題、運用評價結果改進問題的良性循環。不同起點的學校、教師都在評價中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也看到了自己努力后的成效,增值評價以其理念的先進性、實踐的科學性,在推進我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