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偉 王強
【摘要】現代是信息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信息傳遞變得更加高效、快捷,打破了傳統信息傳播的時間與空間局限,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各類社會新聞信息,掌握最新的市場動態。要在信息傳媒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廣播電視行業就必須學會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實現新聞事實的無障礙傳播,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促進廣播電視傳媒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廣播電視;特點;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TN9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3-0348(2020)016-126-03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Xu Xiaowei Wang Qiang
(Pinghu city Media Center, pinghu city, Zhejiang 314200, China)
Abstract: Modern is the era of information big dat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ake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re efficient and fast, breaking the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udiences can get all kinds of social news information anytime and anywhere, and master the latest market trends. In order to occupy a place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media,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must learn to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 realize the barrier-free communication of news facts,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audienc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
Key words: new media environment; Radio and television;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research
廣播電視是傳遞黨的正確領導思想、民主思想的重要媒介,對社會輿論具有積極的價值導向作用。互聯網的普及讓各類移動電子產品得到全面開發應用,新型傳播方式層出不窮,群眾可以依靠各類新聞直播平臺和APP等軟件隨時隨地接收各類信息資訊,打破傳統廣播電視傳遞信息的時間局限,廣電傳媒的發展受到了沖擊。在這樣的新媒體環境下,如果廣播電視傳媒不會順應時代潮流創新傳播方式,則會被時代淘汰。因此,廣播電視行業必須融合互聯網實現信息的全網覆蓋,讓信息的傳遞范圍更廣,速度更快,給社會群眾帶來更多真實、可靠的新聞時事信息,發揮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積極作用。
1.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轉型的背景與意義
步入信息時代,數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網絡逐步完善,社會生產生活依靠信息技術實現了全面升級轉型。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社會信息的傳遞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電子設備隨時隨地接收信息,還可以通過網絡連接直擊新聞現場,獲取第一手資訊。而傳統廣播電視是采用固定化的傳播模式,電視設備固定在某個地方,信息傳播時間段和時長也是固定的,如果錯過了時間則無法了解一些重要信息,而且廣播新聞以人工傳播為主,采編制作新聞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導致信息存在延時性。
傳統的紙媒、廣播電視媒體等,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工采編信息、制作新聞、印刷報紙等復雜工序完成信息的傳播,而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具有實時性和共享性,各類信息能夠實現聯網直播,帶著受眾直擊第一現場,給受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沖擊,極大地滿足了受眾的新鮮感需求。廣播電視傳媒局限性大,要想得到長遠發展,就必須要融合新媒體升級傳播方式,打破固定的廣電傳媒局限,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給廣播電視傳媒注入時代靈魂,吸引更多受眾,讓廣播電視傳播繼續發揮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2. 新媒體的優勢
在無線網絡全面覆蓋的環境下,新媒體打破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局限,成為現代化信息高效傳播的重要媒介,而新媒體具有廣義性,對社會行業的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接下來將分析信息時代中新媒體的優勢。
2.1 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
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和紙媒,主要承擔著傳遞國家重要事件的作用,對于一些黨政思想,國家發展指導方針,以及影響較大的社會動態進行報道,傳統媒體傳播的信息都比較官方,與群眾的日常生活具有明顯的界限。而當代的互聯網的大數據時代,新媒體依靠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普及,人們除了能夠依靠互聯網獲取最新的時事新聞信息,還能夠從網絡共享平臺中相關的資料和歷史新聞記錄,信息內容更豐富,范圍更廣,獲取信息渠道也更多,充分滿足了不同年齡階段受眾對信息的需求。數字化電視的聯網功能,改變了傳統電視的固定播放時間,減少了冗長的廣告干擾,受眾可以自由選擇頻道和劇集,調整觀看的時間點,不會錯過任何精彩內容。
智能電子產品也是新媒體的重要傳播載體,各類新型的社交軟件,如QQ、微信、微博等都能夠實現信息的無障礙傳遞,讓受眾群體能夠通過互聯網平臺發表對信息的看法和意見,促進不同群體的信息交流、借鑒,互相交換更多新奇有趣的信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高效凝聚社會正能量。
2.2 信息傳播的及時性
廣播電視的信息傳播需要經過人工采集,審核定稿,排版剪輯等復雜的制作流程,并且要通過廣電認證之后才能播放,信息資訊無法第一時間展現在受眾眼前,具有一定的延時性。而新媒體依靠無線互聯網的連接,能夠通過手機、電腦的設備,從各類軟件客戶端平臺、新聞APP中獲取海量的最新消息,而且很多APP都具有自動篩選過濾功能,會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推送他們感興趣的信息,提高受眾的滿意度。目前我國的互聯網基本實現全面覆蓋,通過網絡實現信息的無障礙傳遞,發揮及時性的傳播優勢,讓受眾“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
2.3 信息傳播的廣泛性
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是依靠電波信號傳輸播放電視節目和廣播信息,讓群眾能夠了解社會時事。但是因為廣播電視的信號傳輸范圍有限,很多電視節目無法有效接收,信號經常中斷、電視畫面質量不佳,給觀眾帶來不好的體驗感;電視新聞節目的播放時長有固定標準,超過時間就會錯過新聞,信息的傳播受到局限。而且廣播的喇叭等設備都是固定的,在廣播信息的時候,超過一定范圍就無法收聽到廣播信息,導致受眾無法及時、準確地獲取信息。
而新媒體依靠互聯網的無線傳播優勢,開發了數字化電視,而且依靠手機等智能電子設備,可以隨時隨地拍攝圖片、制作視頻、記錄一些新奇事件,通過客戶端上傳到網絡,實現全網共享,讓信息的傳遞更加便捷、廣泛,只要在聯網環境下,受眾就可以通過客戶端接收各類新鮮的信息,搜索查找出能對自己有所助益的信息資料,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便利。
3.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特點
3.1 廣播電視的播放量大大增加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很多群眾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日常的休閑娛樂就是通過廣播電視收看新聞、天氣預報等信息,很多老年人雖然會使用智能手機,但是幾十年來已經習慣了廣播和電視的信息傳播方式,堅持通過廣播電視獲取國家時事政治等新聞信息,堅定不移的跟著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方向前進,老年群體成為廣播電視傳媒的堅定用戶者。
雖然目前移動電子設備廣泛應用在信息接收與傳遞方面,但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卻是最深入人心的傳播載體,有著強大的受眾基礎,在互聯網背景下實現了數字化的轉型,受眾可以在聯網情況下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電視節目,大屏幕高清畫質的電視傳媒滿足了現代受眾的觀看體驗;而廣播也也不用受限于定時播放,和區域范圍,各種電臺FM頻道,只要設備聯網就能隨時隨地都可以接收電臺廣播。新媒體環境引導廣播電視傳媒轉向全新的發展方向,吸引的受眾越來越多,播放量也呈現明顯增加趨勢,讓當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傳承發揚,占據正能量信息傳播的主流地位。
3.2 信息傳輸容量增大
新媒體的影響不僅讓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而且在聯網共享背景下,廣播電視傳媒的信號也更加穩定,不用依靠傳統的“天線”接收信號,依靠衛星和光纖傳輸,拓展了信息資源的容量,同時穩定的網絡信號也保障信息的傳輸質量,給受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感,推動廣播電視的進一步發展。
3.3 系統多功能化
信息技術和網絡的普及,促進廣播電視也朝著數字化技術發展,有效的改變了辦公電視的系統功能,廣播電視的服務功能更多,除了能夠觀看普通的電視節目之外,還有各種音樂頻道,可以開啟家庭卡拉OK模式;另外還有美食教程和體育鍛煉教學頻道,受眾能夠根據自己需求靈活選擇廣播電視節目讓受眾的日常生活和休閑娛樂有更豐富的選擇,足不出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幸福生活。
4.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發展策略
4.1 順應外部環境,得到外界支持
新媒體的發展是社會創新的大勢所趨,廣播電視傳媒要向開辟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有利條件充分融合,得到更大受眾的強有力支持,對自身進行創新升級,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求。
在互聯網大環境中,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傳媒政策,不僅大力宣傳、扶持廣電產業的發展,也在背后默默監督管理信息傳媒的規范發展。廣播電視媒體肩負著傳遞國家和黨中央領導思想的責任,在國家政策的強有力支持下,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開創專門的信息傳播平臺,幫助國家和政府部門傳達最新的政策信息內容,堅持給受眾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堅定不移跟著黨的領導發展方向走,給受眾帶來更多積極、符合現代化的信息資源,推動廣電傳媒的健康發展。
4.2 加強內部管理
雖然現代社會依靠網絡實現全面的改革升級,但是網絡環境還是具有一定的弊端,共享平臺下的很多信息資源沒有得到科學的監督管理,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如果不加強信息傳播的監督管理,廣播電視就很容易成為負能量信息的傳播源頭,影響受眾的精神需求。廣電企業必須要加強對互聯網信息來源的監督和篩查,嚴格篩選各類信息資源,杜絕不良信息混入播放列表,給社會受眾營造良好的播放環境,發揮傳播正能量價值觀的積極作用。
4.3 實現改革創新
創新是企業在新時代獲得良好發展空間的必備的能力之一,在外部大環境不斷更新換代的同時,廣播電視傳媒也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改革進行內部優化創新,為廣電行業開辟更大的發展空間。廣播電視企業必須加強對內部的革新,引入更多高科技設備和創新型專業人才,給廣電企業注入新鮮的靈活,這樣不僅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升級,還能樹立時代危機感,讓企業員工能夠具備危機意識,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意識,對待廣電工作更加認真負責。
5. 結束語
在互聯網的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行業要積極面對時代的創新挑戰,抓住發展機遇,不斷加強內部的專業能力,提高信息的質量,讓廣播電視的傳播形式更加多樣化,滿足不同的受眾需求。廣播電視傳媒對受眾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堅持傳播正能量信息,做好國家與群眾的信息傳遞橋梁,開創更加廣闊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共同促進廣播電視信息傳媒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東霞.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分析[J].新聞傳播,2013(12):110-112.
[2]劉玉紅.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特點探究[J].企業導報,2014(05):180.
[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分析[J].科技傳播,2015(03):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