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出現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發出了巨大的沖擊,為我國現代教育事業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切實貫徹我國現代教育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創造性、主體性、個性化、開放性、多樣化、系統性、生態和諧理念,是有效達到“高效課堂”目標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文章從“先教后學,當堂訓練”教學展開分析,研究此教學模式的內涵及特征,討論對此教學模式下課堂的評價指標。
關鍵詞:先教后學;當堂訓練;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適用于教學實施中的一般體系、基本策略、總體思路和具體操作流程。課堂教學通常具有多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因而教學模式并不是應對課堂變化的唯一準則,但是教學模式是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的融合,大大提高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性,所以教學模式也成為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的內容。“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我國教育工作者根據我國教學工作實際情況研究出來的一種本土化的教學模式,其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和當堂訓練融合到一起,符合我國教學現狀的一種創新性教學模式,文章通過筆者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踐運用,記錄運用本教學模式對其內涵及特征的感悟和對本教學模式下課堂評價的總結。
一、 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內涵的感悟
(一)“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含義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改革宗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充分體現了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思想,對推進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和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可以分為四個過程,1. 輔助環節;2. 學生先學;3. 教師后教;4. 當堂訓練。“輔助環節”即課程導入環節,不過此環節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簡明扼要,教師板書課題,出示目標,自學指導,本環節時間約為一分鐘。“學生先學”就是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在規定的時間之內自學完成任務,此環節約15分鐘。“教師后教”即教師在對學生自學進行檢測的基礎上,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討論,引導學生發現新的問題,并與之探討解決方法,此環節約為10分鐘。“當堂訓練”環節就是對課堂內容的復習鞏固,在新學習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加速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實現教學目標。
(三)“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發展
在如今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社會當中,知識在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負責任的教育應該是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個性發展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正符合如今教育發展的需求,我們要對其加深研究,領悟其教學本質,開拓我們自己教育改革的新征程。
二、 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特征的體會
(一)重視學生主體性
通過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踐,切實體會到此教學模式完全圍繞學生展開教學,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中心思想。此模式是以學生為本位,整個課堂在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的側面引導之下進行,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啟發式教學性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課堂沒有教師灌輸性的教學,都是建立在學生自己進行學習,自己發現問題的前提之下,教師在一旁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上加以引導,但并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做更深層次知識理解地引導。
(三)學科的滲透性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既能充分體現學科的特性,還能體現出學科之間的同一性和滲透性。“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在任何課程上應用,都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探究能力。
(四)潛能的挖掘性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學生面對新知識“先學”的階段中,教師不對學生做任何引導,完全是學生自己的理解感悟,相當于是逼學生獨立思考,就像頭腦風暴一樣,學生一次次地沖擊自己思維的極限,一次次發揮自己的潛能。
(五)教學的學段性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應用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此教學模式的應用要切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如學生的基礎太差,此時就應該降低要求,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反之也可提升學習要求。
(六)教師的向導性
教師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中擔當“向導”的角色。雖然此模式全程重視學生的學,但是教學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與教師的“導”息息相關,此模式中教師注重的是一個“導”字,以“導”促“學”。
(七)教學的實效性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中心,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增強教師教學實際效果的基礎,教師教學的高度實效性,極大地促進了課堂的效果,增強課堂的滿意度。
(八)推動高效課堂的前進性
切實落實好“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教學,對學生來說無異于是一場頭腦風暴,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思維的活躍度,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推動高效課堂的前進。
三、 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課堂評價的總結
(一)學習目標明確
目標是一個課堂的方向,是引領學生學習的標志,當方向錯誤的時候,前進就意味著倒退。“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推動課堂高校進行的基礎就是學習目標明確性、合理性、實際性。學習目標的合理制定要符合學生的現有水平,遵從課標的要求,符合教材的規定,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科學合理的設置目標,目標的設定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全面考慮,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習目標的可靠性。但是有了明確的目標,并不是就沒有了活躍的課堂,“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注重的就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增強課堂的活躍程度,可以在基本目標達成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個性,拓深知識理解層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課堂流程合理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很容易讓人理解為放任學生自行發展,這是大錯特錯的。華羅庚的《統籌方法》就闡述過科學化流程的重要性:“只有進行科學的統籌,科學的安排工作的流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教學也深諳其道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雖然將課堂明確的流程模糊化,但是其發展始終遵循“實踐—認識—實踐”的哲學辯證思想。“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基本教學流程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運用問題”,每一個流程都切實完成學習任務,才能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成功運用。
(三)學習方式符合實際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是多種教學方式的融會貫通以及創新,學生自學體現了自主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體現了合作學習,教師的“導”體現了討論學習,當堂實踐體現了對學習內容的全面檢測,此教學模式無處不體現了嶄新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在此教學模式中,教學與學習方式更注重創新性的轉變,由個體到集體,由一般到特殊,由表象到本質,切實促進學生學習。
(四)學習內容明確真實
能夠使學生得到真正地發展的學習內容應該是針對實際問題出發的。學生先學是針對課程實際內容進行自主認識,自主理解,自主發現,通過自己對知識的深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后教就是針對學生自學中出現的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這可以是教師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來解決問題,可以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自主找到問題解決的方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就是針對實際問題的應用,通過當堂訓練來檢測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理解程度,以及待拓展程度。
(五)課堂的參與性
教學是面對全體學生的,一個高效的課堂是所有學生一個不少的積極參與,踴躍學習。“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程度,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先學”是每一個學生在同一個時間里的自我學習,雖然自我學習的內容一樣,然而因為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充分發揮其各自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又是因人而異的學習,“后教”是全體學生的教,此時的教師就是學生中的一份子,學生們相互討論,發現不同的理解方向,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當堂訓練迅速抓住學生對知識理解與記憶最深刻的時候,一方面鞏固知識,一方面拓展知識。“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切實促進每一個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
(六)發展的全面性
課堂學習是一個多元化知識學習的過程,是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習習慣的培養,對學習方法的實踐,對學生素質的提高,對學生情感的熏陶。“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既關注基礎知識的掌握,更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思維的培養,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合作能力,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多元化全方位推動學生進步。
四、 結語
通過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踐,筆者深有感悟。雖然“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30年的發展歷史,各方面的研究也都趨于完善,但是此模式的內涵和意義深遠,此模式蘊含著現代教育發展的核心方向,日后對此模式更要深入研究,掌握其核心內容,把握其實質,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為我國的新課改之路打造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途徑。同時,要想高效發揮“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優勢,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專業能力,加強靈活的應變與表達能力,緊追時代發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時代教師。
參考文獻:
[1]宋彥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踐體會[J].甘肅教育,2013(9):47.
[2]陸順梅.“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踐體會[J].甘肅教育,2013(1):44.
[3]何俊峰.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體會[N].延安日報,2011(7).
作者簡介:包娟,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迭部縣藏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