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莉華
[摘?要]通過梳理科協系統官網改版建設的三個階段,調查研究中國科協所屬的210家學會官網建設情況,分析了學會網站改版建設面臨的挑戰,并結合智慧科協的整體規劃要求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全國學會的網站改版建設提供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學會網站?智慧科協?學會信息化?智慧學會
[中圖分類號]G322.25;TP393.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9596(2020)07-0036-05
學會網站是學會信息公開、資源共享、服務會員的信息化樞紐,也是展現學會形象、學科特色的“門面”。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以學術交流為媒介,建設網上科技社團和科技社區,打造網絡科技工作者聯系服務平臺,增強工作聯系和情感交流”[1]。與此同時,隨著帶寬提速、5G開通、智能手機全面普及,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快速升級,直接推動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迅猛發展,微信、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新媒體渠道大量涌現,給學會網站的改版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從2018年初開始,中國科協黨組召開多次會議,系統推進“智慧科協”建設。“智慧科協”建設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網上群團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的戰略舉措,是中國科協主動適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帶來的科技群團工作方式變革,是提高網上工作本領的重要戰略部署[2]。智慧科協建設分為連接、應用、生態三個階段,以信息化手段構建科協事業發展的新引擎,為全國學會網站的改版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一、科協系統網站改版建設的發展歷程
學會網站的改版建設與科協系統的改革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進步相伴相生、一脈相承,主要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
(一)信息公開階段(1992-2008年)
1992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成立,開始規劃設計中國科協官方網站。中國科協網的上線發布,直接推動了省級科協、全國學會的網站建設,超過70%的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官網在這個階段開通上線。
在這個從無到有的起步建設階段,學會網站以信息公開發布為主,主要展現學會的基本情況和最新動態,雖然每家學會網站的設計風格和欄目設置各不相同,但基本功能大致相似,網站建設水平并沒有太大差距。
(二)應用拓展階段(2008-2018年)
2008年6月,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53億人,首次躍居世界第一。7月22日,CN域名注冊量達1218.8萬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家頂級域名[3]。
2008年,中國科協網、部分學會官網開始陸續改版,這一階段的網站改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網站的設計升級,欄目優化豐富;二是網站的功能拓展,OA、郵箱、會議報名、評審系統、會員中心等應用功能開始出現在學會官網上,越來越多的學會也開始安排專人負責學會網站的信息維護。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學會網站始終沒有變化,甚至長期無人管理更新。在這一階段,受經費、人員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學會網站之間的差距日益拉大。
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達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在線教育、在線政務服務發展迅速,互聯網帶動公共服務行業發展。在線政務領域、政府網站與政務微博、微信、客戶端的結合,充分發揮了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的載體作用,優化了政務服務的用戶體驗[4]。
2016年,為發揮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的載體作用,迎接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國科協網再次進行了改版,中國科協微信公眾號“今日科協”也開通上線。同時,全國學會微信公眾號開通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但多數全國學會官網與微信公眾號之間尚沒有做到信息的互聯互通。
(三)智慧融合階段(2018年至今)
2018年4月2日,中國科協辦公廳印發《2018年科協系統深化改革重點任務》,正式提出要“打造智慧科協,完善信息化發展機制,建設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5]。2019年2月20日,中國科協召開“智慧學會”試點建設研討會;2月26日,中國科協辦公廳印發了由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牽頭制定的《“智慧科協”建設工作評測指標體系(試行)》,共同推動智慧科協工程在全國學會層面的試點建設。2019年以來,已經有超過30家全國學會網站相繼改版。
這一階段的學會改版建設,基本上都會對標智慧科協的建設要求,以“建立連接,貢獻內容,尋求合作,打造樣板間”為主要特征,在設計展現上百花齊放,創意紛呈;在應用功能上,以強化會員服務、兼容移動端應用為特點;在信息發布上,與中國科協融合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在安全存儲上,主動申請整體入駐智慧科協數據中心。
二、學會網站改版建設面臨的挑戰
學會網站的改版建設如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要求?如何對標智慧科協的整體規劃,實現智能升級、融合提升?這是全國學會共同關心的問題。2019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向210家學會發放了在線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96份,通過對學會工作人員的需求反饋進行整理分析,梳理出學會網站改版建設面臨的挑戰。
(一)如何構建與國家級學會匹配的網絡形象
網站設計彰顯機構形象。互聯網時代,學會網站是社會公眾了解學會、關注學會、融入學會的首要渠道,是學會形象展示和信息公開的網絡名片。近年來,隨著高性能服務器、云存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降費提速政策的持續推進,網速的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網站設計的發揮空間,網站頁面中圖片、視頻、JS特效的使用量明顯增加,很多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每隔1~2年就會跟進最新的應用技術,進行網站改版升級。
目前,中國科協所屬的210家學會中,超過60%的學會網站都是在2015年之前設計建設的,普遍存在設計元素陳舊、圖片視頻等新媒體元素應用較少,頁面交互效果較差、移動端訪問不兼容等問題,與國家級學會應有的網絡形象并不匹配。
(二)如何構建網站內容資源保障機制
學會網站的主要欄目是學會主責、主業和各項重點工作的展示窗口,欄目內容的更新頻率和內容質量直接反映著學會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
目前,很多學會網站只有新聞動態和通知、通告類欄目在持續更新,大部分欄目長期沒有新內容,甚至完全空置,視頻、圖片、H5等新媒體內容更是少之又少。通過對210家全國學會網站上關于“全國科普日”“科普中國”兩項中國科協重點工作的發布統計,僅有44.29%的學會網站發布了“全國科普日”相關信息,12.86%的學會網站發布了“科普中國”相關信息。網站欄目與學會重點工作不匹配、網站內容資源缺乏、與中國科協網不連不通,已經成為很多學會網站的共同問題。
(三)如何適應新媒體、移動化、數據化的未來趨勢
近年來,微博、微信、今日頭條號、百家號等新媒體渠道大量涌現,但對學會而言,新媒體平臺開通容易、維護難。
調查數據顯示,在210家全國學會中,163家學會開通了官方微信,占77.62%;50家學會開通了官方微博,占23.81%,但每天持續更新的學會不足15家,占比不足10%。與此同時,部分學會還出現了學會公眾號未持續更新、維護,網站長期無人管理的情況。如何實現學會網站和新媒體平臺的融合發展、互聯互通,也是學會網站改版升級的重要挑戰。
(四)如何保障經費、人員和軟硬件設施
對于學會網站而言,設計、內容、技術上的問題僅是冰山一角,通過對學會工作人員的調查,一些機制保障問題同樣制約著學會網站的可持續建設,分別是:①缺少經費支持,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僅維持信息發布。②人手不足,精力有限,網站維護人員身兼多職。③沒有專業技術人員保障技術更新。④缺少專業化的內容策劃和新媒體制作人員。⑤缺少專業培訓,不能及時更新、傳播知識和技能。
三、學會網站改版升級的對策建議
(一)聚焦“四服務”, 構建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的講話明確提出,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6]。“四服務”的提出,明確了各級科協組織的職責定位,也為學會網站改版、建設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指明了方向。
學會網站擔負著專業領域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重任,在學會網站整體規劃上,一方面要充分融入最新設計元素、塑造國家級學會的網絡形象;另一方面,更要對標“四服務”的職責定位,在首頁顯著位置體現相關欄目、應用和成果上突出學科特色、專業資源和品牌活動,彰顯學會組織力和凝聚力,展現出新時代中國科技社團的新風貌。
(二)圍繞“智庫、學術、科普、黨建”,進行欄目頂層設計
2018年1月26日,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新時代科協工作“1-9-6-1”戰略布局,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以智庫、學術、科普“三輪”驅動科協事業創新發展。“智庫、學術、科普、黨建”的新格局,為學會網站欄目的頂層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
每一次學會網站的改版升級,都包含著對欄目結構的優化調整。在學會網站內容欄目的頂層設計上,建議對標新時代科協工作“1-9-6-1”戰略布局,對原有內容欄目進行整合升級,形成“智庫、學術、科普、黨建+學會特色欄目”的總體架構。一方面便于社會公眾更加簡潔直觀地了解學會主責主業、學科特色和重點工作;另一方面,在內容資源上也能與智慧科協融合信息平臺互聯互通,為學會網站改版建設提供內容資源保障。
(三)以網站為資源中心, 拓展多個傳播渠道
隨著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百家號、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的不斷涌現,移動化、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常態,學會網站不再是用戶了解學會最新信息的首選渠道。但有別于新媒體平臺,學會網站是學會自主規劃、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獨立信息平臺,展現著學會的組織架構和事業格局,是學會信息分類管理、有序發布、持續積累的資源中心。
在學會網站的改版規劃中,建議將學會網站作為匯聚多渠道內容資源的數據中心,各新媒體賬號發布的學會內容和相關鏈接全部在網站相關欄目有序發布,并將各個新媒體平臺的統計數據整合到學會網站后臺,實時統計各個新媒體平臺的內容資源和傳播效果。
(四)整合應用資源 ,拓展學會網站服務功能
如今,互聯網新應用、新技術、新渠道層出不窮,尤其是移動支付、視頻直播、數據可視化等應用成果大大拓展了學會網站的服務能力,學會網站承載的核心功能已經從最初的信息發布,拓展到會議報名、論文投稿、項目評審、會員繳費、空中課堂、在線調查等應用服務領域。
在網站應用服務升級上,可以從兩個方面統籌規劃:一方面是整合智慧科協等平臺提供的OA系統、視頻會議系統等通用服務系統;另一方面根據學會業務需要,對學會會員系統、資源庫平臺等應用服務進行定制開發,將用戶所需、學會所能、技術所及充分結合,拓展學會網站的在線服務能力。
(五)互聯互通融入智慧科協大家庭
由中國科協信息中心建設運營的智慧科協融合信息平臺,已經整合了中國科協網、今日科協移動端、中國科協年鑒平臺、中國科協政務信息報送平臺、中國科協影像資源庫等多個信息平臺和內容資源庫,匯聚了來自全國科協系統的海量圖文、影像資源,其中大部分內容資源都可以面向全國學會開放共享。在學會網站的改版規劃中,可以充分了解智慧科協的最新應用服務和申請要求,借助智慧科協的硬件設施、應用平臺、內容資源,實現學會網站與智慧科協的互聯互通,融入智慧科協大家庭,推動學會網站的整體提升。
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如今智慧科協建設正在不斷升級、加速推進,全國學會網站的改版升級、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專業化建設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預測,移動互聯網將進一步惠及更廣泛民眾,價值理念的引領作用在移動網絡空間更加凸顯。在未來,智慧科協融合信息平臺要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數據服務的“精準性”和“全量性”,針對科技工作者的差異化需求,面向全國學會提升“個性化”和“主動化”服務,利用移動互聯網隨時、隨地、隨心的特點,通過數據的準確、新鮮、及時、實時共享,多方位實現數據在線,讓全國學會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在互聯互通中成為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價值理念引領作用的“動車組車頭”。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EB/OL].(2016-03-2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7/c_1118455462.htm.
[2]中國科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究“智慧科協”建設[EB/OL].(2018-03-10).http://www.cast.org.cn/n200680/n202392/c57945888/content.html.
[3]2008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大事記[EB/OL].(2014-02-24).http://www.cac.gov.cn/2014-02/24/c_126182786.htm.
[4]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6-08-03).http://www.cac.gov.cn/2016-08/03/c_1119326372.htm.
[5]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科協系統深化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EB/OL].(2018-04-12).http://before.cast.org.cn/n143/n767/n57720396/n57720408/n57723465/c57996685/content.html.
[6]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簡介[EB/OL].(2018-09-08).http://www.cast.org.cn/art/2018/9/8/art_12_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