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整合,是當前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將兩者進行互相整合,是一種新式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小學生計算機技術學習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筆者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之道進行了探索,針對整合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提出了相應的整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整合之道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4-0107-02
【本文著錄格式】徐升波.探究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之道[J].課外語文,2020,19(24):107-108.
信息技術是一門當前在社會上應用比較廣泛的技術,其自身知識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比較強。隨著近年來小學語文教材的改編,其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具體,學生所需要背誦理解的知識點也更多,容易導致很多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疲憊感”。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既可以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又可以鍛煉信息技術學科的基礎技能。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意義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是一種新教學方法的大膽嘗試,體現了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和進步。信息技術學科是當前的熱門專業學科,應用非常廣泛,已經成為一種生存必備技能。小學信息技術旨在讓學生掌握良好的計算機操作技術,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小學語文學習內容包括我國古代文學知識、道德思想理念和語言文學等多方面內容,是我國基礎教育的核心內容。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和微課教學等各種信息技術,信息教學中融入語文知識,將這兩門有著各自特點的學科進行整合,使得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更豐富,使得語文教學手段更優化,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為日后各學科的教學融合積累豐富的經驗,促進教育事業的進步。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中面臨的困境
(一)難以找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點
現在小學生家中一般都有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對電腦很熟悉,對信息技術不陌生。大部分小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認識比較淺,甚至停留在電腦游戲層面上,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科目標不夠清楚。小學語文學科中,包含的內容廣泛,比較難把握重點。信息技術學科屬于基礎技能教學,語文教學屬于語言知識教學,二者性質上有很大的區別。這導致在實際的整合過程中,無論是計算機教師,還是語文教師都難以找到更多的整合關鍵。二者學科相互整合教學,勢必要找到通用的切入點很重要,比如信息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打字練習,所打內容是語文學科中的詞語和詩詞等方法,這既鍛煉學生的打字速度,又鞏固了學生的語文知識。找到語文教學學科與信息技術教學學科的整合點,也是更好地完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工作的前提。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中存在專業性問題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出現的專業性問題主要出在教師身上,教師的專業性是兩個科目整合的關鍵,教師的專業性也成為了兩學科整合的障礙。所謂“術業有專攻”,學校各個學科教師都是對本學科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我國師范類大學的教學體制也是主要針對專業類教師進行培訓。針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進行整合中,兩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到對方學科的教學專業。大部分語文教師對信息技術專業缺乏理解,對于講解信息技術或者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講解都會有一定的難度,使用信息技術后難以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教師在整合語文學科過程中對于語文知識點容易產生困惑,信息技術教學也會存在誤區,基本上都是純技術類教學,小學生學習的單純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術,而對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目的沒有系統性的了解。部分信息技術教師缺乏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得很多學生甚至家長產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誤區,認為小學信息技術僅僅為了玩玩游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信息技術教學的意義。所以,當前解決兩學科教師之間的專業性問題,糾正教師、學生乃至家長對于信息技術教學意義的誤區,將有利于兩學科的快速整合,對兩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誤區
當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中存在著誤區問題,其中最主要的誤區問題就是學科教師對兩學科整合的目的、方式都不明確。兩個學科整合到一起的最終目的,就是完成各自教學質量的提升,一方面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能力,另一方面是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很多人誤以為,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將重點完全放在多媒體教學方法研究中,簡單認為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其實僅僅是課件花哨而已,對于自身信息技術提升和學生的理解沒有太多幫助,實際用處不夠明顯。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提前做好學科整合準備工作
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非常重要。想要盡快良好地完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當前最重要的是解決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師的專業性和“誤區”問題。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學校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提供更多的平臺和機會,制訂相關的政策促進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學科進行融合,鼓勵兩學科教師開展聯合教研活動,互相進行學習。其次,教師自身要加強學習,互相學習對方學科的知識特點和基礎內容,方便課程的整合設計。教師針對學科整合的含義進行全面的理解,走出整合誤區,真正實現學科整合。
例如,江蘇省A實驗小學為了盡快提升語文和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完成兩學科之間的整合,學校和教師分別做了以下工作內容:1.學校組織信息技術教師和各年級語文教師召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會議”,會議中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與各語文教師在一周之內制訂好教學整合相關計劃。2.會議中決定將信息技術教師辦公室與語文辦公室實施合并,盡快完成學科整合任務。3.會議中決定,以后每天一堂課時間信息技術教師與語文教師之間互相講課指點工作,兩學科教師在最短時間內學習更多的語文和信息技術知識,研討會議中要求信息老師針對學習的軟件進行介紹,與語文學科老師討論知識點對應整合,為學科整合提供各項保證。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課程整合設計
在兩學科進行整合的過程中,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將逐漸融為一體教學,不再是單純語文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師在實施學科整合設計中,一定要明確教學整合的目的是在語文教學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融入語文教學知識點,讓信息技術教學更有意義。教師教學設計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語文教學內容中融入信息技術教學,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小學語文《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視頻技術播放給學生關于納米技術的相關視頻,通過科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了解科技,同時讓學生們認識信息技術的重要性。2.在信息技術練習中,融入語文知識點的學習。比如:江蘇省A實驗小學的三年級打字系統中導入的內容由簡到難,從漢語拼音練習、三年級上下冊生字、詞語到必備重點古詩詞,四年級的WPS文字排版學習使用四年級語文中較長的較重要的原始課文作為初稿,圖片設計也使用語文的素材,五年級WPS演示制作教授時信息老師首先布置大家手寫匯總五年級語文單元重點,然后帶到機房進行輸入排版。由于學生對信息很感興趣,自然課前花功夫去整理語文知識點,上課學習制作PPT方法時,對于語文知識點的層次更清晰。兩個學科各個模塊知識點的相互整合,大大提高了學生計算機的技能,同時鞏固了語文知識點。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整合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教學中經常應用到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通過“教師建立任務驅動 —學生分組完成任務—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展開的教學活動。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內容整合。例如,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運用互聯網及其他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語文課文預習,在課上要求回答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預習學到了哪些知識內容,運用了何種信息技術方法。這樣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不僅了解到了更多的語文課外知識,做好了預習計劃,也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信息課可以將搜集素材的準備任務交給學生,比如WPS文字中需要排版的文章初稿可以讓學生根據語文課本分小組進行準備。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信息打字速度,又讓學生復習了語文課文,分組訓練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
四、結語
本文筆者從小學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意義、整合誤區以及整合的有效策略三個方面闡述了觀點,為今后各學科的教學融合的研究提供了基礎。希望能對小學語文和信息技術教學的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吳遠紅.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探究[J].中華少年,2019(4).
[2]侯麗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理論與實踐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3).
[3]李穎.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 陜西教育:教學,2011(8).
[4]錢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初探[J].學周刊,2011(4).
作者簡介:徐升波,女,1984年生,江蘇蘇州人,蘇州大學碩士,計算機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