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新課標理念的不斷推行,對學生獲取生物知識的科學方法,領悟生物科學研究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成為生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生物學核心素養是科學探究,例如:科學分析與科學總結等等。如何有效的在初中生物學進行科學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生物核心素養和科學探究已經逐漸成為廣大初中生物教學工作者的重點研究課題。雖然初中生物科學探究教學受到了廣泛重視和開展,但是在進行科學探究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出現了理念不到位,方法簡單化,實驗簡單,重理論輕研究,科學探究教學與學科教學相分離等等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初中生物教學工作者要改變工作方法加強互相探討以及互相研究等等,更新教學技術研究,使得學生的生物核心綜合素養得到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科學探究教學;問題;對策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引入生物學課程是為了促進學生改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并有效獲取生物學知識,體驗科學研究過程,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價值觀。科學探究教學從原來的“倡導探究性學習”、能力目標中的“科學探究能力”升格為生物學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因此,教師進行科學探究教學的目標應從“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掌握”向“培養核心教學”轉變。
一、 初中生物學科學探究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師對于科學探究教學越來越給予重視,并且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科學探究教學,但是從學校教研考察,公開教學,實驗教學和教學評測等活動中,初中生物學科學探究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觀察與實驗、獲取事實、檢驗評價、表達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生物實驗,教師往往只是按照固定的流程進行教學和實驗,生物教師對于科學探究教學還處于原有教學模式。還有,現在好多課程的不斷改進使教師不能夠自我提升,達不到現實教程教學目標。
(二)探究教學存在問題
在學科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但是在大部分初中生物學探究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地位一直無法得到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開發。在探究教學活動中,學生往往不能自主學習生物知識,再加上初中生對生物處于朦朧狀態,這就導致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只能流于形式,教師往往還是在教學過程中占據重要的主導地位,使得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思維受到教師控制,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不到培養,思維活動也會變得僵化。
(三)探究教學對學生的要求存在問題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實驗方式單一,教學目標松散,教學要求不明確,往往導致了學生在進行實驗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知識內容同時實驗教學也往往無法達成有效教學效果。
(四)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存在問題
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往往比實踐更受到教學工作者的重視,教師一味的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并且對理論知識進行機械性記憶,從而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生物作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得學生綜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 初中生物學科學探究教學出現問題的原因
在初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和科學探究能力已經得到廣大初中生物學教學工作者的認同,在初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教學活動也在積極有效的開展,但是在部分學校,初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教學理念仍然存在落后和缺失。這些問題導致了初中生物學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無法得到有效進行。初中生物學對于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教學過程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觀念落后、理念淡薄
雖然科學探究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廣大初中生物學教學工作者廣泛應用的生物學教學模式之一,但是在我國部分初中學校,對于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仍然不夠重視,對于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教學觀念仍然十分淡薄。在初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于科學探究學習認為只是課程要求或教材要求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觀念往往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是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強調的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如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等。
(二)只注重知識傳授,缺乏能力培養
雖然就是教育和新課標里面對于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已經提上日程,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現狀。在初中階段,初中生物教師過分關注學生中考必考科目的教學,對于生物教學也往往存在教學誤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對理論知識和課本知識的過分解讀,使得學生無法進行自主分析。教師也往往缺乏對于學生自主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對于課本內容所安排的自主探究實驗,教師也往往只是進行理論性的講解,而不是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這樣導致學生無法產生自主探究意識和科學探究素養,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積極性也會逐漸降低,教學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三、 初中生物學科學探究教學存在問題的改進策略
(一)加強教師自我成長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關鍵性因素,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有著積極重要的幫助和推動。初中生物學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是需要廣大初中生物學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生物教學素質和教學能力,積極進行教學教研。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水平,教師應當從自身入手,明確生物課堂教學目標和新課標理念教學目標,合理進行理論知識授課,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自主探究意識和科學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教師隊伍也應該加強自身管理,進行教學能力提升,使得初中生物教學工作能夠與時俱進。使學生同時自我成長,感受生物學科魅力!擁有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獲得初中生物學科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改變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法,科學探究意識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教師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學生獲得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探究意識就必須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變。改變以往不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為學生建立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學科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對于初中生物學科來講,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一次檢驗,是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一次分析,是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激發和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和學科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積極、有效的教師引導中,達成教學目標,使得教師的教學高效、有效,使得學生也可以收獲科學探究的能力和科學探究意識。
(三)重視教學實驗
教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基礎。在進行教學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通過教學實驗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對于科學實驗做到科學分析,有效了解,全面提升學生對于教學實驗的重視程度。初中生正處于年齡小,認知發展不全面的階段,教師要用自身的專業科學素養和知識儲備提升學生對于科學實驗的認知能力和重視程度,在進行教學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實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于課本知識的結合和應用是教學實驗的基礎,教學實驗應根據課本所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開展。教師也應注重課堂實驗的有趣性和可行性,學生科學探究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離不開對于學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動力,合理有趣的教學實驗往往能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不斷提高,學生也能有效獲得科學探究意識和科學探究能力。
(四)完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進行課程教學的關鍵因素,合理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對教學目標的有效掌握,對于自身學習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都是一次促進。進行教學目標的建立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目標的可行性和難度。可行的教學目標才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達成的保障,漫無目的的教學和不合理的教學目標只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降低。教學目標的難度也是建立教學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進行科學探究教學是需要建立在一種合理的教學目標之上。教學目標不宜太難或太易,過難或過易都會導致科學探究教學的無效,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降低,教學效率也得不到保障,教師應建立難易相結合教學目標,一方面能有效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學生在有挑戰性的教學目標引導下收獲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四、 結語
探究教學是使得學科教學科學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探究意識,進行科學探究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需要不斷積極進取,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學科素養,使得教師自身學科教學能力和教育理念都能對學生的成長和科學探究能力提供重要的幫助。教學管理者也應該積極開展教師隊伍培訓,進行教師教學實驗,與時俱進,使得教師不斷改變和創新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一定要緊扣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結合書本教材內容,不斷積極進取,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科知識儲備逐漸增加,學生也能有效獲得科學探究能力。教學方法的改變一定要貫穿始終,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創新精神,思維水平和科學探究意識,教學教育在不斷提高也要求教育工作者也學習也要進步,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高峰,劉恩山.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倡導的科學探究[J].教育科學,2009(5).
[3]張衛國.初中生物學科探究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2).
作者簡介:郭英,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