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輝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兩張皮”;“去皮化”;研究
在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中,其“兩張皮”問題主要指黨建工作中,黨建工作只抓黨建,經營工作只抓經營,導致兩者之間的不相容,從而導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過于表面化與膚淺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兩張皮”問題限制著黨建工作的深度,導致黨建工作的實際效用難以施展。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去皮化”重點在于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相融合,通過黨建工作與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經營管理、服務群眾有效的結合,從而讓新時期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具備深度與有效性,以黨建工作來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兩張皮”問題,其根本原因主要涉及以下三個要點。其一,對于黨建工作的理解狹隘,導致黨建工作的重視力度與創新力度不足。在當前新時代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層面過于表面化,未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相應的工作開展創新,其主要原因在于理解的狹隘與重視力度的不足。例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注重經濟發展和企業改革,通過將黨建工作與經營發展的剝離,導致黨建工作的創新價值與意義被忽視,從而出現黨的領導能力有所下降的情況[1];其二,黨建工作方式的落后。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存在部分的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的開展方式相對落后,無法實現運用新時代的互聯網技術來進行定期定量的黨建工作的開展,不能夠適應國有企業黨建改革的新形勢,導致黨建工作的開展在企業文化、經營管理與服務群眾上滲透力度較淺;其三,黨員教育模式的不完善。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開展中,對于黨員的教育模式缺乏創新,導致企業的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相對薄弱,造成員工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缺乏,嚴重制約著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1]。
在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去皮化”的具體策略中,需要從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經營管理以及服務群眾三個層面進行。因此,本文主要探討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策略、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融合策略、黨建工作與服務群眾融合策略,以此保證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去皮化”的貫徹落實。
國企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在新時代下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去皮化”開展中,需要企業能夠以文化建設黨建工作,通過加強黨建工作管理,通過企業領導帶動企業文化知識的建設,讓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深入到企業每一位員工當中。因此在企業文化強化黨建工作中,需要企業領導認識到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的關聯性和重要性,通過重視企業文化來強化黨建工作的外在表現,對企業的文化、黨建和效益等齊抓共管,確保企業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和企業經濟的緊密聯系,將企業文化黨建工作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提高企業文化的建設力度,進而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2]。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的融合。在新時代下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去皮化”開展中,需要將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有效的結合。企業經營管理與黨建工作的融合,能夠有效的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通過在黨建工作當中,明確工作責任體系,完善工作相關制度,建立發展、管理一體化的黨建工作發展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褲邊,從而實現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的有效融合[3]。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服務群眾的融合。在新時代下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去皮化”開展中,需要重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服務企業員的有效融合。在黨建工作創新中,將企業全體員工放在企業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位置。通過在企業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中,重視基層員工的日常建設與服務體系,從而調動員工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主動性,進而實現企業黨建工作和員工和諧發展,實現黨建工作“去皮化”的貫徹落實[4]。
由此可見,在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去皮化”開展中,需要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基礎需求,將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有效的結合。在“去皮化”的具體策略當中注重企業革命精神文化的建設來強化企業的外在形象,以革命精神在黨建工作的滲透來推進企業精神文化建設,重視文化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確保能夠落實到企業黨建工作能夠落實到企業文化建設當中,進而帶動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體系的完善,實現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讓國有企業工能夠變得深化有效,確保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去皮化”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張曉杰.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法制博覽,2020(24):239-240.
[2]呂曉科.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的實踐探索[J].現代企業,2020(07):60-61.
[3].夯實國有企業黨建工作 ?提高隊伍建設水平[J].北方建筑,2020,5(03):3.
[4]王永忠.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基本遵循與實踐探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