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電力系統中自動化主站系統的缺陷管理流程進行了設計,分析了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流程中的節點及其功能設計要點,從而提高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效率。
關鍵詞: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流程;審核
0 引言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十一五”電網調度系統建設發展規劃要求,為了加強我國電網調度機構的調度能力,全面提升調度系統駕馭大電網的能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電網調度運行管理水平,電網公司開發了一種電網調度運行管理系統(以下簡稱OMS)。其中,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屬于OMS二次管理模塊中的自動化運行管理部分。
1 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流程
運行人員在試驗、定檢、檢修或驗收過程中發現缺陷,填報人按照調度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流程規范填報缺陷單;班組負責人組織消缺,將缺陷單發給自動化運維人員跟進消缺;消缺任務執行完成后,由安全驗收人員驗收,并經系統部專責和分管領導審核后,缺陷管理流程結束并歸檔。
1.1? ? 流程圖
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流程如圖1所示。
1.2? ? 業務表單
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業務表單如表1所示。
2 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的節點及其功能設計
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節點及角色說明如表2所示。
2.1? ? 節點功能設計
2.1.1? ? 填報缺陷
(1)缺陷編號:根據規則自動生成格式,如M+省區編號+地區編號+YYYY+MM+SSS;(2)系統提供自動獲取“缺陷發現時間”(系統時間)和“缺陷發起人”(登錄用戶)功能;(3)缺陷填報人點擊“發送”按鈕,非空校驗通過之后,發送至“組織消缺”節點。
2.1.2? ? 組織消缺
(1)“要求完成時間”:根據當前時間和嚴重等級自動填寫。緊急缺陷應立即安排處理并在2 h內消除;重大缺陷應在24 h內處理并在72 h內消除;一般缺陷應在72 h內處理,暫時不影響系統運行或電網監控的缺陷可安排在月度檢修計劃中處理,處理時間不得超過2個月。(2)點擊“發送”按鈕,非空校驗通過之后,把消缺單發送至“執行”節點。
2.1.3? ? 執行
(1)系統名稱,包括網絡化調度預警與快速發令系統(DICP)、二次監管平臺、OMS、發電廠輔助服務考核系統、輔助系統(機房環境監控系統、UPS、大屏幕)、繼保信息在線狀態檢測系統、變電自動化系統等。(2)缺陷原因分類:硬件故障、軟件故障、參數配置(人為)。(3)字段“主站/廠站”與字段“設備類型”為二級聯動:選擇“主站”時,設備類型為服務器、工作站、網絡及安全防護設備、存儲設備、KVM設備、GPS、UPS、空調、大屏幕、機房監控及其他;選擇“廠站”時,設備類型為遠動裝置、測控裝置、監控系統綜自后臺、PMU裝置、服務器、工作站、網絡及安全防護設備、KVM設備、輔助設備、GPS對時裝置及其他。(4)降級缺陷等級:當“處理意見”選擇了“缺陷降級”時,可選擇降級缺陷等級(一般缺陷或重大缺陷)。(5)降級要求完成時間:當“處理意見”選擇了“缺陷降級”時,系統會自動計算完成時間。根據缺陷填報時間為起點計算,重大缺陷降級完成時間為72 h;一般缺陷降級完成時間為60天。(6)“未按時完成原因”字段內容的填寫:當“處理意見”為“消缺未完成”,需要填寫未按時完成原因。(7)點擊“廠商服務質量情況”,打開廠商服務質量情況頁面,勾選其中的單選框,自動計算總扣分,3個項目都必須打分,之后點擊保存。(8)“維護單位”“管理單位”字段填寫:可選擇或手填。(9)點擊“發送”按鈕進行非空校驗通過之后至“班組安全員”節點,角色選擇界面能選擇到具體人員。(10)“生產廠家”,包括南瑞繼保、南京電研、長園深瑞、國電南自、南瑞科技、北京四方、許繼電氣、南京中德、深圳康拓普、上海惠安、積成電子、東方電子、華為、戴爾、IBM、惠普、聯調、斯耐德、愛普生、易斯特、中國電科院、思科、華三及其他。
2.2? ? 班組安全員驗收
(1)驗收負責人、驗收時間根據處理人填報信息自動獲取;(2)是否列入事故事件處理表、是否列入危險點分析表、是否列入反措、是否列入家族性缺陷表默認值為否(不勾選);(3)點擊“發送”按鈕進行非空校驗通過之后至“部門安全員審核”節點,角色選擇界面能選擇到具體人員。
2.3? ? 部門安全員審核
(1)驗收負責人、驗收時間根據處理人填報信息自動獲取;(2)點擊“發送”按鈕進行非空校驗通過之后至“分管領導審核”節點,角色選擇界面能選擇到具體人員。
2.4? ? 分管領導審核
(1)驗收負責人、驗收時間根據處理人填報信息自動獲取;(2)點擊“發送”按鈕進行非空校驗通過之后歸檔數據;(3)若缺陷需上報中調,則由分管領導審核完畢之后,點擊“發送”按鈕將地調執行結果上報中調留檔。
3 結語
本文介紹的基于OMS平臺的電力自動化主站系統缺陷管理方法,突破了傳統的電網運行管理模式,推廣應用了平臺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方式,為電網二次系統管理注入新的力量,助力自動化主站平穩有序運行。
收稿日期:2020-08-05
作者簡介:胡圣青(1988—),男,廣東陽江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