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掀起了我國創新創業的新浪潮,我國的小微企業規模迅速發展。據了解,我國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日本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的四分之一,通過對小微企業現在常見問題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能幫助小微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延長生命周期,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為我國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關鍵詞:小微企業;問題;可持續發展;策略
自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在政府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下,2018年9月18日,國務院下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全國各地進一步出臺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大眾創業”,不斷為新創企業降低設立門檻,減輕經營負擔,提供資金和政策扶持,給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外部環境,全國上下掀起了新的一輪“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了“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我國的小微企業數量如雨后春筍。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全國小微企業數量達到8000萬家,數量大約占到全國企業總數的70%左右。2017年-2019年,每年小微企業新增注冊數量都超過1000萬家[1]。
一、小微企業的定義和意義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的統稱。目前,小微企業已經是我國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遍布我國的各個行業,在豐富百姓生活、提高就業率、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與科技創新、穩定社會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目前小微企業在運營中常見問題
在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企業”的論述都至關重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雖然篇幅大幅縮短,全文中提及“企業”一詞共出現36次,然而“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等詞出現多達14次,在企業一詞總數遠遠低于往年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被提及的次數與去年持平。足以見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中小企業的重視[1]。小微企業充滿活力,是未來大企業的初期階段,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大企業都是從中小企業發展而來。但是2018年6月14日,在第十屆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例舉數據稱,“美國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12年,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年左右。”[2]可見我國也有相當多數量的小微企業撐不過三年就會面臨倒閉,尤其是2019年末突發的新冠疫情使國內和國外的總體經濟都收到了極大的沖擊,在小微企業中占比很大的旅游、餐飲等眾多行業都受到了重創。通過對小微企業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在其運營過程中經常會存在以下問題:
(一)運營成本高,利潤相對較小
因小微企業成立時規模較小,起步階段業務量也比較小,在采購物資原料時因數量少,與賣方的議價能力不強,在價格方面相對偏高,會導致生產成本偏高;而小微企業成立初期市場處于培育和開拓階段,產品和服務的銷量處于增長階段,企業收入相對較少,利潤低。
(二)人員流動大,人才難留
因企業利潤低,小微企業在起步階段可用于支付工資的金額相對較少,員工工資低,難以留人,尤其是難以留住有技術有能力的人才,導致員工隊伍不穩定,技術創新困難,成為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融資難、融資貴
小微企業在成長初期,生產和研發產品、開拓市場、維持企業正常運營等都需要資金,但因企業固定資產較少、市場前景不明等原因,給企業融資帶來很大的困難:融資渠道狹窄、融資金額小、利率高。據了解,在不到三年就倒閉的小微企業中相當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找不到融資,企業資金鏈斷了所致。
(四)企業制度不完善
在新的一輪創業浪潮中,小微企業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創新陣地,很多科技創新企業的創業團隊大多是技術出身,對管理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多,尤其在創業初期,小微企業管理團隊的工作重心偏重于企業的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經常會忽略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
三、小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為了提升小微企業的創業成功率,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小微企業管理團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改進,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提升資源整合能力,降低運營成本
為降低運營成本,小微企業在設立選址時應尋找離所做產品產業集群最近的地方設立,便于方便原料的購買和運輸,降低原料采購成本;也可聯系其他同行企業聯合采購,增加采購量,提升購買議價能力,降低采購單價。
(二)積極尋求政策幫助,破解融資難題
為了更好的給小微企業提供服務,2017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上線了小微企業名錄的新版系統,通過提供集中查詢、企業享受扶持信息集中公示、統計分析等功能,為服務大眾、小微企業的了解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等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小微企業管理者們可以通過小微企業名錄平臺、企業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稅務部門和相關行業部門的官方網站,及時掌握我國相繼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申請入駐創業園或創業基地、或者申請政策資金支持,破解金融難題。
(三)加強與中、高職院校進行校企合作,破解人才難題
隨著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入,人才資源,特別是高素質技能型創新人才已成為小微企業競相爭取的重要資源。為了大力推動小微企業盡快實現轉型升級,小微企業與中、高職院校進行校企合作,破解人才難題。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指出,“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要密切產學研合作,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主動參與企業技術創新,積極推動技術成果擴散,為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業提供人才、科技服務”。[3]
中、高職院校與小微企業共同參與校企合作,雙方形成長期良性互動與發展,以企業適時需求為導向,能夠為小微企業培養出更多更符合實際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創新人才,提升技術創新能力,調整優化服務產業結構,進而促進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順利實現。[4]
(四)完善企業制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小微企業雖然規模較小,但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保證公司有序運行,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公平、公正的辦公環境,提升員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保證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前提。
(五)利用電子商務拓展業務空間
隨著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各行各業與“互聯網”已充分融合在一起,小微企業的發展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的幫助,因此,各小微企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各種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線上線下”聯動銷售網絡,突破小微企業銷售讓所面臨的地域限制,提高企業知名度,幫助小微企業解決發展道路上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阻礙,繼而切實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與穩定。
目前,雖然新冠疫情對小微企業帶來的不良影響還沒能完全消除,但在國家、各級政府的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小微企業如果能抓住機會,提高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能渡過難關,迎接來企業發展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文匯報.《創業報告2020》:去年新增小微企業數量近1500萬家,今年新增直播企業超9000家[EB].(2020-07-17)[2020-08-09].https://www.sohu.com/a/408248480_120244154?_trans_=000014_bdss_dkgyxqsP3p:CP=
[2]騰訊新聞《一線》劉鵬張琴.一線|易綱: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3年日本則是12年[Z].(2018-06-14)[2020-08-09].https://finance.qq.com/a/20180614/015258.htm
[3]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2]14號)[Z].2014-06-19.
[4]許艷麗,劉曉莉.經濟轉型背景下高職院校與小微企業的校企合作問題[J].研究與探索,2017(5)(總第885期):35-40.
作者簡介:
蔣玉娟(1980-),女,漢族,廣西桂林人,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中小企業管理、品牌建設、農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