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
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流動現象更加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城鎮,使城鎮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城鎮建設整體進程加快,但是農村卻出現了土地無人耕種的問題。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現狀,需對土地流轉問題進行積極改革,避免土地資源浪費。針對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市場流轉機制缺乏規范性、監管機制缺乏完善性、保障機制相對缺乏的問題提出有效措施,通過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市場、完善監督機制、構建保障體系,使土地流轉更合理、健康,加快新型城鎮化整體進程。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農村;土地流轉;人口流動;市場流轉機制;監督機制;保障機制
林 福.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與保障措施[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0):4-5.
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城鎮的薪資水平明顯提高,這是吸引農村人口涌入的重要因素。隨著農村人口涌入城鎮,農村土地出現了閑置問題,種植率有所下降,造成農村土地資源較大程度的浪費,土地流轉的實施能夠使土地閑置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1]。
一、農村土地流轉的作用
1、土地資源實現合理配置
農民在承包土地時往往具有一定分散性,近幾年農村勞動力明顯減少,人少地多問題突出,這會影響土地創造的經濟效益[2]。土地流轉的實施能夠使部分無人耕種或者是無力耕種的土地實現重新分配,提升土地資源整體利用率,土地產出的合理性得到保證。總體來講,土地流轉的實施使土地資源的整體配置更具合理性,使土地在種植時能夠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2、推動農業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
產業化、規模化以及機械化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特征,土地流轉的實施是農業現代化實現的基礎保證。當前土地呈分散經營狀,這對規模化發展比較不利。土地流轉政策制定后,農民可以將承包的土地進行流轉,有利于土地集中成片,使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成為可能。
二、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市場流轉機制缺乏規范性
當前,多數土地流轉市場處于初級階段,并且沒有形成規范的流轉機制。在市場化程度比較低、政府引導相對缺乏、市場情況不確定、土地整體利用方式不明確的情況下,土地在流轉過程中會存在流轉信息不透明的問題,以致于農民在進行土地流轉時往往價格比較低,中間存在的利益空間比較容易造成圈地投機問題[3]。而且土地流轉過程比較復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農民在進行土地流轉時處于弱勢,如果發生投機行為其權益將會受到損害。
此外,目前土地中介組織尚處于探究發展階段,在經營方式上比較單一,業務項目也比較小,工作內容多數針對政策宣傳、信息發布以及促成交易等。由于土地流轉中介組織相對缺乏,在流轉時能夠選擇的范圍比較小,信息在傳播時也不夠通暢,對土地流轉的順利實施造成不良影響。
2、監管機制不夠完善
地方有關部門參與性不強,多數地區沒有設置專門的土地流轉監管機構和服務中心,土地流轉在實施時不能進行嚴格把關,對經營資質、流轉用途方面的監督和評估比較欠缺。在協議不夠規范的情況下,土地在流轉過程中十分容易發生解約問題。同時土地流轉相關制度不完善性,操作流程亟需規范,流轉方式、程序、檔案管理等多個方面沒有明確細則,政策不夠具體[4]。除此之外,在對土地流轉進行評估時,不同等級、地區的流轉定價沒有參考市場實際情況。
3、保障機制相對缺乏
土地流轉過程中涉及到多方主體,雖然流轉速度有所加快,但是仍然存在流轉形式混淆、合同主體之間錯位的問題,存在毀約風險。在此情況下,土地流轉在實施時沒有對應的保障機制來降低風險。保障機制的缺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運作程序缺乏規范性
土地流轉在實施時缺乏規范性,很多只是口頭協議,并沒有簽署正式合同,使流轉過程缺乏有效監督、約束,流轉雙方在權益上難以得到充分保證。
(2)土地收益保障機制缺乏完善性
一些政府為了實現招商引資,會將農民的土地集中流轉過來,然后轉包工商資本,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合同主體錯位問題,農民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證。
三、保證土地流轉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
1、規范土地流轉市場
(1)建立健全流轉機制
為了使土地流轉有序進行,需建立和土地流轉相關的市場規范,制定土地經營和流轉的相關政策、措施,讓土地流轉雙方能夠面對面進行交易,簽訂正式合同。利用合同的形式保證流轉雙方之間的權益,其中主要包括使用年限、租金、毀約條例等,有效避免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不規范行為以及糾紛。地方政府需將區域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制定合理、規范的流轉政策,避免由于規劃布局不夠合理、盲目跟風造成經濟損失,將和土地流轉相關的補貼、政策切實落到實處[5]。
(2)完善市場定價服務、溝通機制
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很多糾紛產生的原因在于制定的流轉價格不對等,因此需健全土地流轉定價機制,使土地流轉在實施時能獲得有效參考,增強農民對土地實際價值的認知。
2、完善土地流轉監督機制
需對土地流轉進行嚴格審核,審核中主要考慮經營資質、經營能力、流轉規模等,對于流轉面積大、時間長的土地需有一定限制,避免在使用流轉土地時出現違規行為。要構建完善、合理的土地流轉防范機制,通過資金保障、用地規模、規劃布局多個方面對流轉風險進行評估,有效降低土地流轉風險[6]。
構建和土地流轉相關的獎勵和懲罰機制。相關部門應積極為土地流轉的有效實施提供良好環境,將土地流轉問題納入鄉鎮工作人員的考核中,設置獎懲基金。同時,為了防止在土地流轉中出現弄虛作假以及違規操作等問題,需加強監管力度,及時制止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降低土地流轉風險。積極發揮大眾的監督作用,鼓勵大眾舉報違規情況,進而實現土地規范流轉。
3、積極構建保障機制
土地流轉需積極構建保障機制。首先,在農業基礎比較好的村鎮,可以鼓勵農民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或者龍頭企業,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如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實現規模化,農民也能就近就業,成為產業工人,以工資收入和土地資金的形式獲得財產性收入。也可以鼓勵農民入股,參與到合作社中,促進土地收益的增加。
其次,出臺土地流轉政策,使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充分保證,避免土地在流轉過程中受資金、戶籍等多方面的影響。構建統一的保障制度,提高農民土地流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最后,設置風險保障金相關制度。保障金主要由流轉方繳納,政府給予適當補貼。如果經營者受到自然災害、經營不善的影響,發生退租或者不能支付租金的問題,可以使用風險保障金保證農民收益。
四、結語
總之,城鎮化不斷發展過程中,土地流轉的實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土地流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地資源浪費,使農業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但是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還存在市場缺乏規范性,監管力度不夠的問題,這就需根據實施情況實施針對性解決策略。
參考文獻
[1] 焦 鵬,譚志強,戴 誠. 海南省農村土地流轉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中國熱帶農業,2019(6):4-7.
[2] 彭林園.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土地流轉制度協同機制構建[J]. 農業經濟,2019(11):73-74.
[3] 李嵩譽. 綠色原則在農村土地流轉中的貫徹[J]. 中州學刊,2019(11):90-94.
[4] 楊書萍. "三權分置"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困境與出路[J]. 農業經濟,2019(12):76-78.
[5] 張麗君. 淺析農村土地流轉的必要性[J]. 吉林農業,2019(21):48.
[6] 紫 林. 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社會資本取得農村土地經營權需有資質[J]. 中國食品,2019(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