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華
摘 要: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有著五千多年先進且優秀的文化。我國不僅有剪紙、賽龍舟等古代傳統文化習俗,還擁有清明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國家軟實力的表現,一個國家不僅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代表國家軟實力的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而軟實力文化又是多種多樣的,博物館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種。文章就博物館文化展開探討,了解什么是博物館文化,并且對博物館文化開發和創新的模式提出建議。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創新;模式;開發
0 引言
了解一個城市,可以從這個城市著名的旅游景點、古建筑及流傳的傳奇故事、神話傳說等開始。博物館文化也是了解一個城市的重要手段,是了解一個優秀民族形象的重要方式。在現代社會,身份證、戶口本、駕駛證或者護照等是作為個人身份證明的最直接證明。博物館文化形式有利于我們認識這座城市甚至是這個國家,因為博物館文化就是其證明身份的銘牌。所以,我們應該積極發展博物館文化,不斷根據其特點為其創造適合其自身發展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把博物館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人知道、了解并且熱愛博物館文化。
1 為什么要進行博物館文化創新
在筆者看來,只有不斷地進行改變,不斷地進行革新,才能夠跟上社會乃至國家發展的潮流。在21世紀社會發展的大潮之下,學會合理創新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正確的步伐,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接受的。因此,博物館創新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我們只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中華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我們不能只守著過去的優秀文化,而要保持文化的創新,才能使自身更加優秀。因為當今國際間的競爭,不只是經濟、軍事等方面。文化的軟實力輸出也變得日益重要了。筆者認為,我們的文化越先進、越有趣,就越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前來參觀與學習。這樣不僅能夠帶動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也是實現文化輸出、文化交流的一種方式。
2 博物館文化的發展前景
文化對于我們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夠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文化對社會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我國重視各種文化的發展。
其中,博物館文化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發展的道路卻并非一帆風順,我國十分重視博物館文化的發展。國家每年都會撥款促進對博物館文化的建設,會鼓勵大學生和有知識的青年到博物館參加講解,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博物館文化,并且不斷接受它的熏陶。同時,我國每年都會組織各個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各個學校的學生以及在職人員參觀當地博物館。還會組織不同單位跨省、跨市、跨縣交流等多種方式,讓博物館工作人員及人民群眾學習各地的優秀文化。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博物館都實行了免門票的措施,目的也是讓人民群眾更多地學習文化知識,接受博物館文化的熏陶。
但是,在博物館文化的建設方面也有許多欠缺的地方,如公共設施建設并不十分完善,基礎設施有一些欠缺。對這種現狀,許多地方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但是有些博物館的建設效果并不理想。作為宣傳文化的重要形式,部分博物館因為公共設施的欠缺不能很好履行自己的職能,因為博物館文化的根本是把人作為其發展的對象以及發展的根本。同時,部分博物館文化發展形式十分局限,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因而無法吸引更多參觀者走進博物館參觀。并且,很多博物館的講解人員采用的講解形式十分單一,講解詞常年不換,跟不上社會文化的發展,對很多年輕參觀者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有些空洞、乏味,讓人沒有再聽下去的欲望。所以,博物館應該積極尋求創新,只有內容有趣了才能吸引參觀者的眼球,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才能讓博物館文化發展得更好,更有深度地傳承與發揚下去,在筆者看來這是十分重要且嚴峻的任務。
3 如何進行博物館文化的開發與創新
博物館文化,聽起來是一種十分高雅的文化,仿佛陽春白雪。但是隨著我們生活的水平不斷地提高,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的認同感的不斷加強,博物館文化也應該逐漸開始發揮自身的作用了。博物館首先需要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代表學術的姿態,還有單一的、灌輸文化的發展方式,應該尋求各種各樣的方式展開活動,積極主動地發揮文化對于一個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和塑造作用。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民族多樣、人口眾多,每個地方的文化也是不同的,例如:高原文化、陜北文化等。在筆者看來,一個省的市與市、縣與縣之間應該開展同一地域博物館文化之間的交流,讓這個省的居民對本地文化可以進行更深刻的理解,從而增強文化的認同感,這樣可以促進更好地共同發展。同時,各個省之間的博物館文化也應該進行交流。例如,山西博物院和陜西歷史博物館互相交流學習對方的先進文化,積極派遣自己博物館的講解人員到對方的博物館進行講解,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兩個省之間的友誼,增強兩省之間人民的交流和溝通,加強省與省之間不同文化的對話和碰撞。同時,我國也應該與其他國家進行博物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能夠讓更多國家了解中國,讓更多國家認同中華文化是一件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的事。同時,我國現代博物館的起步較歐美發達國家稍晚,我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可以學習國外博物館的現代管理經驗,引進更多高科技設備,完善我國博物館的設施。筆者相信在這樣的交流中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學習中國文化,把我國優秀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隨著近年來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博物館文化可以依托當地旅游產業,加大宣傳力度,開發“博物館文化”旅游路線,讓公眾能夠更好地體驗、欣賞、融入、宣傳博物館文化,繼而可以衍生出一條以“博物館系列”為特色的文化產業,把藝術觀賞、探尋歷史、研究科學、教育推廣等方面功能融入旅游業,從而讓公眾對博物館文化的了解不再是單一和乏味,而在博物館文化的認知和體驗上有質的飛躍。
最后,筆者認為我國應該再加大博物館文化的建設,因為博物館是一個地區的人民群眾了解自己地區文化的最好途徑。同時,還應該積極培養從心底里熱愛博物館文化、愿意為博物館文化事業積極奮斗的人才。在我國,雖然博物館大多履行公益職責,但少數博物館的參觀仍需要購買門票,筆者認為應該完全取消博物館門票,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人認識并且了解博物館文化,增強地域認同感,讓我們的博物館文化發揚光大,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的舞臺。
4 總結
博物館文化是我國眾多種類文化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宣傳和弘揚文化的形式。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積極接受,并且要不遺余力地發展我國的博物館文化,把博物館文化形式發揚光大,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文化。同時,博物館文化現在雖然在發展上取得了十分顯著的進步,但是它的發展依然有許多欠缺的地方,作為一名博物館工作人員應該積極發現這些問題,并且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與看法,為我國的博物館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如今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的情況下,我們的物質生活要跟得上,精神層面生活更加不能落下。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情況下,人們的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增大,只有不斷發展有意義的文化,才能豐富人的精神生活,不斷地學習知識才能使人在社會大潮中不被淘汰,所以,文化產業的創新與開發更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積極學習各種知識,為我們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這份力量不僅僅是對于博物館文化的建設,還有國家發展建設的方方面面。
參考文獻
[1]陳麗聰.淺談新時期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模式與前景[J].現代國企研究,2018(22):279.
[2]王雪銀.淺議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J].藝術科技,2018(7):104.
[3]鄧君.關于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建議[J].科技與創新,2017(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