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志
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學生的春季返校之路,讓昔日充滿朗朗書聲的校園陷入沉寂,讓原本應該在課堂上愉快互動的師生只能隔屏相見。為此,筆者對不同年級的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了調研,根據學生參與率、線上師生互動狀態、教師講授效果、學生學習效果以及家長監管現狀等方面的情況,針對學生復學復課后如何做好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有機銜接的問題,提出線上教學管理“3D”(點名、點調、點評)法,供教師參考。
一、巧用“3D”法,提高學生線上學習質量
(一)實行課前、課中、課后點名,全程跟蹤學生線上教學參與情況
課前點名,就是教師開始線上授課之前,先要對全班學生點名,及時提醒未進入線上課堂的學生盡快進入課堂。對缺課的學生家長進行問詢,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和缺課原因及家長對孩子的監管情況,以便制定一對一輔導計劃。
課中點名,就是教師在線講課過程中要隨機對學生進行點名,防止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根據以往的經驗,即使在常規的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會出現“走神”現象,潛能生更容易出現“人機分離”的問題,為此,教師在課中隨機點名顯得尤為重要。
課后點名,就是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課后作業的要求。教師在結課后一般要布置適量作業,用于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可是,總有一些學生忘記作業內容。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教師沒說下課指令時,在思想上已經提前下課了,忙于收拾書本,沒聽到教師布置作業的內容和要求。因此,教師在結課時要求清楚作業內容的學生發送“1”或者“收到”,這樣的點名方式能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
(二)實行課前、課中、課后點調,全程監測學生線上學習情況
課前點調,主要是調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點對點調查預習情況,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然后快速調整教學設計,優化線上組織教學,力爭做到點面結合,全面提高線上教學效率。
課中點調,主要是調查學生在線學習時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點調既可以有機結合課堂提問,又可以組織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探究,然后讓全班學生對探究結果進行集中研討,在線上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后點調,主要是反饋教師的線上教學效果。教師課后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給學生發送目標檢測題,根據學生習題檢測結果的好壞反思自己的線上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及時糾正偏差,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實行課前、課中、課后點評,全程激發學生線上學習興趣
課前點評,主要是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和新課預習情況給予客觀評價。每節課前,教師都要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及時糾正錯誤,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要對預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引領,既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查找學習資源,也可以把發現的問題作為新課的知識導入。
課中點評,主要是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交流互動情況進行客觀評價。課中評價十分重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好壞決定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設計好課中點評的環節和要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生共同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課后點評,主要是對教學的三維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客觀評價。教師點評教學感悟、學生反饋學習情況以及對教法、學法、教學課件使用等方面是否認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是否達成,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否得到培養等問題,真正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實現“五育并舉”。
無論是課前點評,還是課中、課后點評,教師都要充分利用騰訊會議、釘釘等網絡學習平臺的優勢,用“愛心、笑臉、贊、擁抱”等表情包給學生贊賞、肯定和關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活用“3D”法,提高線上班級管理效能
(一)點名法——增強班級學生的自律性
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要堅持使用點名法,點名既可以采取課代表在學習平臺發起簽到,大家順序接龍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教師直接發語音點名,被點名的學生進行語音應答的方法。無論用哪種方法點名,教師都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要求線上班級學生將網名昵稱改成真實姓名,二是要把學生出席情況及時通報給班主任和學生家長,構建科任教師、班主任和家長三位一體的監管模式,不斷增強學生的自律性。
(二)點調法——增強后進學生的自信心
線上課堂教學也要落實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的要求。為此,教師要捧著一顆“公心”,對學生進行公平教育。對那些喜歡學習,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進行點調,打通這些學生認知通道的“最后一公里”,使其體驗到“我也行,我能行”的學習快樂,增強學習自信心。
(三)點評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鐵嶺經濟開發區實行陽光教育課程改革已有十幾年,近年探索的陽光學生積分制,是一種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內含多種點評方式。課上、課中、課后點評和家長對學生家庭表現的點評,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班級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凝聚力。
例如,教師在任教的兩個或者多個平行班中,可以開展點評爭“贊”競賽,根據班級全體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整體表現情況給予褒獎,每節課都對線上教學表現好的班級進行點贊,得到“贊”表情包最多的班級獲勝。再如,教師也可以開展個人點評爭“愛心”競賽,根據學生每節課線上學習的總體表現給予學生嘉獎,給予表現好的學生一顆“愛心”,在周評比中,得到“愛心”最多的學生獲勝。當然,教師還可以開展家長送“擁抱”表情包點評和贊賞孩子等競賽。無論哪種形式的點評,只要開展得好,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年級學生陸續復學復課,如何做好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有機銜接將成為教師們共同面對的新課題。筆者認為,學生復學復課后,著重要解決好學科知識內容銜接、學習行為習慣銜接和團隊文化銜接等方面的問題。
經過幾個月的線上教學,師生重回教室,一時間很難找回從前的學習狀態,還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磨合,這就需要教師在線教學時除了注重學科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提高線上班級管理效能。巧用“3D”法,強化線上教學管理,學生就能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交流,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不給線下教學留下難吃的“夾生飯”,也不會給線下班級管理帶來難啃的“硬骨頭”。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