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艷 焦煥年
摘 要:電能是保障所有企業、單位和個人正常生產生活的基礎能源,而提供電能的電力企業也需要充足的電費來維持生存和發展。電價與電費風險控制不到位,會影響電力營銷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電力營銷工作中電價和電費風險控制策略等相關內容,可供參閱。
關鍵詞:電力營銷;電價;電費風險;控制策略
1電價政策的特性
1.1電價政策的復雜性
電價政策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用電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電價政策經過長期的補充、完善和發展,形成了涵蓋內容廣、關聯性強、數量多、變化頻繁的復雜特性。在政策執行時往往會出現一項電價政策中規范了多類用電或同類用電由多項電價政策來規范的情況,同類用電情況其電價政策又可能多次或者不斷地變化,例如峰谷用電的浮動比例。這些變化往往還帶有時限性和反復性,例如超基數優惠政策。
1.2電價政策的前提性
執行電價政策有一定的前提條件,例如政策執行開始結束時間、政策執行的范圍。作為電價執行管理就必須嚴格把握電價政策的前提,在政策所規定的框架內準確的執行。如高耗能企業電價,鐵合金、中小化肥電價,往往對執行單位有明確的名單要求或產能要求。用戶的基本情況又是經常發生變化的,在電價執行時必須注意到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及時、準確的運用前提性電價政策。幾年來,一些新電價政策往往在執行時存在一些不便,主要表現在執行時間滯后于抄表結算周期;政策表述不清晰;臨時性政策及補充政策多等方面。這就要求基層單位對電價政策進行深刻理解,及時向上級及物價部門匯報電價執行疑問。
2電力營銷環節中的風險
2.1電價與電費風險
(1)政策執行的風險。電費抄表、計算、審核與發行等工作基本實現現代化,但在電價電費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風險。一是近年來我國電價電費政策調整頻繁,會造成部分客戶對電價政策認識、理解不足,從而在繳納費用時產生抗拒心理。二是部分用電類別在具體操作上難于界定,如對執行農業生產用電中的農產品初加工電價的認定等比較模糊。三是相關法律法規嚴重滯后,《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自頒布以來,近二十年未作修訂,很多規定已不適應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需要。
(2)電費回收的風險。一是隨著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升級以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一些企業沒有根據市場新產品要求及時升級生產線,訂單急劇下降,企業減產、停產,最終導致拖欠電費。二是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影響,鋼鐵、煤炭等行業生產成本高、利潤少,往往會拖欠電費。三是受國際市場不景氣、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部分出口企業出現經營困境。四是受國家環保政策執法力度逐漸加強和節能減排政策實施的影響,政府要求關停了一部分企業。這些企業一旦停電,就會產生交費抵觸心理,形成電費欠費。
(3)電費業務的風險。一是有的業務人員在受理業務時對客戶的電價類別選擇不規范,電價策略制定不準確,導致電費計價失準,進而導致客戶對電力企業的信任缺失,增大了收取電費的難度。二是供電企業在用電審核過程中,如果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勢必會增加電力營銷中的電費風險。三是供電企業在實際的電力營銷中,由于電價電費風險源相對比較多,把控難度亟大,如計量裝置故障、違約用電等,使得供電企業電費回收損失比較多。
2.2電力營銷中的繳費風險
因為網絡環境安全性比較低,如果采取網絡交易模式,特別容易發生用戶密碼被盜取、支付系統破壞等現象,給供電企業的正常運行帶來較大影響。另外,如果采取網絡繳費模式,對部分老年人來講,此種模式的操作性比較差,影響繳費效果。
2.3供電企業運行期間的管控風險
通過加強企業運行環節的風險管控力度,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整體運行效率,而且能夠顯著降低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的發生概率。結合當前時期供電企業在運行期間的管理現狀可以得知,因為企業內部的人員管理機制不完善,用戶滿意度比較低,特別容易引發經濟糾紛,給企業的正常運轉帶來較大影響。同時,因為企業內部部分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不端正,沒有認真落實各項管理機制,使得企業內部的管理風險不斷增多。
3風險的控制措施
3.1把關電價政策起止時間、臨時電價政策、補充政策的執行
形成有效可控的監察制度,建立電價時效、范圍檔案,通過報表、抽查等形式監控執行情況。必要時可形成回訪制度,對電價的執行情況進行一定時間的跟蹤,及時收集各單位電價執行中遇到的困難和疑問,確保各項電價政策及行業目錄電價執行到位。
3.2加大學習、考核力度并定期進行電價執行自查
電價政策是通過營銷人員,尤其是通過核算員將電價政策反饋到電費的計算中來執行的。因此,電價執行管理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人的管理特別是對核算人員的管理。保證了核算人員的素質,就保證了電價政策執行的基礎。不斷加大、加強核算人員政策掌握數量和文件理解能力。然后通過做題或定期組織考試的方式對學習情況進行反饋,通過獎罰措施,確保每一個核算員對電價政策的熟悉和理解。加大自查力度不但有利于規范內部管理,對發生的電價政策執行錯誤進行歸納總結,以點查面,能避免同類型錯誤的再次發生。對于用戶特殊情況要突破現有電價政策的,要把握原則、逐級審批,最大限度地防止電費損失。電價政策準確高效的執行,才能確保電費的正確計算;才能為量、價、費資料的統計與積累提供翔實準確的數據;才能為電力企業經營活動的決策與分析提供準確的數據和科學的依據。作為整個營銷管理工作的一個基礎和重點,電價政策執行管理需要也值得下大力氣來進行。
3.3全面優化既有的電力營銷系統
在信息化發展背景下,供電企業要主動對既有的電力營銷系統進行優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確保電力營銷工作效率與質量得到雙重提高,防止出現浪費現象,不但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繳費環境,而且能夠提高供電企業的綜合效益。第二,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精確、科學的用電數據,幫助用戶進一步了解基本信息,為后期的繳費提供便利,防止出現拒繳或者少繳現象。第三,電力企業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建立多種繳費方式。通過建立多樣化的繳費方式,可以為老年人的日常繳費提供諸多便利,同時,對于年輕人來講,因為工作較為繁忙,通過采取網上國網、微信、支付寶等線上繳費方式,可以節省時間。
3.4加大營銷人員管理力度
營銷人員在日常工作當中,要主動學習先進的工作技能,充分認識到加強電價與電費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另外,針對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供電企業來講,要結合電力營銷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加大管理力度,不斷降低經濟損失。電力營銷人員要全面了解用戶的實際用電情況,確保供電和用電情況符合規定要求,防止發生資源浪費現象。
4結語
總之,應對電力營銷過程中產生的電價及電費風險方式具有多樣性,要詳細對產生電價與電費風險進行分析,以此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電價及電費管理方案。通過對電力營銷過程中電價及電費風險控制措施進行合理性的分析,例如制定完善的電價管理與控制機制、對既有的電力營銷系統進行全面優化、加大營銷人員管理力度等,可以滿足我國電力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波.基于電力營銷過程中的電價及電費風險控制研究[J].營銷界,2019(42).
[2]石春艷.電力營銷過程中電價及電費風險控制[J].營銷界,2019(39).
[3]朱旋遞,杜卓偉.電力營銷過程中電價及電費風險控制解析[J].中國高新區,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