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漫
摘 要:黨的作風建設在黨的工作中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執政的基礎、政府公信力的來源,和黨與政府的形象和執政地位息息相關,左右著民心的穩定乃至整個國家的興亡。2013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十八屆第二次全會上提出并強調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當前,我黨十分重視基層和干部的作風建設,作風已經有所改善,但是對于作風的整頓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作為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一定要避免一時整風的情況出現,維持建立良好作風環境的長效性。本文將針對該問題,討論相關理論,探討如何長效建設良好的作風機制。
關鍵詞:作風;機制;權力;制度
一、相關概念界定
黨的作風,是全體黨員和整個黨組織黨性的體現,是外界對黨組織的整體狀態的最直接觀察點。黨的作風主要體現在黨員的精神風貌和在工作中的態度,在工作學習等方面集中表現。我黨從建立起便具有優良的作風,要想將這份優良的作風加以傳承和發揚,在加強對于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員的作風建設。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從思想、學習、生活、工作作風等等多方面進行加強作風建設,抵制黨組織中部分歪風邪氣,發揮作風良好的黨員的榜樣作用。
二、作風建設常態化的措施
要想讓基層黨員和黨組織的作風建設保持常態化,要求各級黨組織建立合理的目標管理機制,通過具體的明確工作程序中每個個體的工作目標,并對目標進行統籌整合,來實現建立合理的目標管理機制這一目標。
(一)一心為民的宗旨視角
在我國兩千多年專制歷史的背景下,歷史上許多知識分子奮斗的終極目標便是入朝為官。這份對于權力的追逐似乎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這樣傳統的官本位思想無疑影響著黨各方面的工作。這樣的思想影響著許多領導干部,他們在各方面做事都只以自我為中心,一定程度上脫離實踐,使得領導干部隊伍的形象在人民群眾心中遭到破壞;也影響著許多基層黨員,對權力的追逐讓他們迷失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迷失自我,在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標上出現失誤。我國是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和政府的行為準則和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在基層黨員心中牢固建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才能讓基層黨員腳踏實地干好本職工作,更好地反饋人民群眾的訴求。
(二)腳踏實地的管理視角
部分基層黨員的工作浮夸成風,過于浮于表面,不注重與上級和百姓之間的聯系,每天高喊口號,口頭領會精神,心理落實工作,然而實際上為人民群眾解決的問題十分有限。這就要求基層黨員在建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價值觀的同時,摒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夸之風,腳踏實地的埋頭苦干,全身心的投入到為人民群眾的奮斗中去。與此同時,也要建立深入的考核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黨員評價指標,讓工作效果顯著的黨員得到獎勵,浮夸成性的基層黨員得到懲罰。通過這樣獎懲分明的管理機制,才能更好地督促基層黨員的工作,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
(三)遵守規范的法治視角
某些黨員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思想覺悟也不高,在工作中常常出現不遵守規章制度,鉆管理章程的空子等行為,更有甚者,甚至利用自己的權利牟取非法的利益。這樣的行為不僅僅發生在黨的領導干部身上,甚至出現在某些基層黨員身上。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即使是基層黨員的濫用權力的行為同樣要給予嚴厲懲罰,要避免官官相護,更大的權力成為濫用權力的保護傘。同時也要提高黨組織上下的法律意識,每個人做到懂法、守法,保護法律的權威性。只有這樣,才符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的依法治國的教育方針,對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乃至基層黨員的權力給予合理的束縛,為人民群眾樹立一個良好的黨組織形象。
三、建設高效的系統調節機制
基層黨員的作風建設,從根本上出發,就是對如何構建合理機制的研究。決定一個機制是否能有機運作的因素,由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部分構成。內部因素如機制設置是否合理,即通過傳統的“學習作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的“四風”建設相結合,共同為形成基層作風建設長效機制而努力;外部因素如機制是否落實良好等,以只有通過內、外兩部分的合理結合組成一個靈活有效的系統調節機制,才能為基層黨的作風建設長效化提供合理的規劃。下文將從外部和內部兩個角度對影響系統調劑機制的因素進行討論。
(一)內部整體推進
對于基層黨的作風建設,就是對“四風”的建設。從學習作風建設的角度看,要增強黨員的文化素養,端正黨員的學習態度,采取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習作風的建設效果,從根本上決定著黨員的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即使是基層黨員也不能忽視學習作風的建設,要避免學習主動性差、學習態度不夠好等不良習慣,由為了應付上級考核而做的突擊學習轉化為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終身學習。從思想作風的角度看,要為黨員提供堅實的理論武裝。通過對黨員的理論素養進行培訓和考察,在黨組織內部培養良好的思想作風氛圍;定期開展針對思想的推優活動,用理論武裝每一位基層黨員。從工作作風的角度看,要營造務實的工作氛圍。通過進行黨員工作作風建設,使每一位基層黨員做到真正的以群眾為中心,一切為人民服務。從生活作風建設的角度看,要求每個基層黨員都做到戒奢崇儉。建設良好的生活作風絕不僅僅是領導干部的責任,更是每一位基層官員必須做到的要點。黨員的形象很多時候直接代表著黨組織的形象,所以日常生活的勤儉與否絕不是個人的生活瑣事,而是應該得到重視的生活作風建設工作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每一位基層黨員把艱苦奮斗作為自己生活指導精神,努力樹立嚴肅的生活態度。
(二)外部協調互動
建立高效的系統調節機制,要做到內部的整體推進,外部的協調互動同樣不容忽視。外部協調互動要從為思想建設互動找準方向、為組織建設互動打好基礎、以反腐倡廉互動強化后盾、以制度建設提供保障為整體思路進行實踐。通過這種外部的協調互動,可以提高系統的合理性、制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嚴格約束每一位基層黨員手中的權力,以更高效的建立系統調節機制。
四、建設完善的權力監督機制
一個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是長效化作風建設的重要條件之一。自律在作風建設中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夠完美的自律,或許就不需要進行作風建設,更不用保持長效化了。因為自律的困難,很多時候作風建設需要“他律”。下文將從不同的監督主體出發,討論如何建設完善的權力監督機制。
(一)黨政監督
黨內監督和行政監督共同組成了黨政監督這一監督方式,是政黨機關內部監督的基本形式。要求黨組織做到細化相關的獎懲條例、強化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加強基層黨員內部每個人之間互相的監督。與此同時,在加強行政監督方面,重視監察部門監督、審計部門監督、。只有強化每一個監督過程、增強每一步的檢查效果,才能使黨組織更好掌握每一個基層黨員的工作生活學習思想作風的效果;完善監察和監督的過程,檢察的權力同樣要得到限制,要保證紀檢機關的地位,建立相對垂直的、上傳下達順暢的監督機構;強化每一位基層黨員的行使監督權的意識,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監督主體;要保障好基層黨員監督權的形式渠道,保障普通黨員的權益。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做到黨政監督。
(二)群眾監督
群眾是政府工作的主要服務對象,群眾監督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我黨重要的政治路線之一是群眾路線,而群眾監督正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群眾監督對于長效化基層黨的作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將群眾監督重視起來,擴大群眾監督的范圍,賦予廣大人民群眾更廣闊更全面的監督權。與此同時,政府自身要做到行政工作的便民化和透明化,更好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廣大人民群眾可以說是我黨內部歪風邪氣的直接受害者,所以存在較強的監督意愿,也正因如此,群眾監督的效果可以說是格外拔群。通過提高對群眾監督的重視程度,能夠更好的完善權力管理機制。
(三)輿論監督
當前信息化時代,除了群眾和黨內監督,媒體輿論也是十分重要的監督主體。與立案監督獨一無二的優勢在于:網絡監督的開放性十分強大,信息傳遞的效率也很高,同時涉及的范圍也較廣泛;其次,通過媒體和網絡平臺,可以更好的吸取民意,提高黨內工作的民主程度。具體而言,通過開通政府部門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措施,來較為直觀的接受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在輿論監督中起到的主導作用,要在和廣播電視等媒體上開設政府有關的欄目等,接受全方位的輿論監督
五、結語
黨的作風的建設一直是我黨的重點工作,為了避免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失去效果,保持其長效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合理的目標管理機制、高效的系統調節機制、完善的權力監督機制,才能夠保護作風建設的成果,真正做到保持作風建設的長效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基層黨員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切實為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確保我黨的執政基礎和政府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孔繼海.切實加強基層干部隊伍作風建設[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9(3):42-44.
[2]朱明剛.新時代農村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探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S2):13-15.
[3]王成波.構建農村基層干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思考[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