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企業對于內部審計提出新的要求,比之前的要求更嚴格,原因是企業的生存、經營和發展遇到了越來越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本文主要研究企業內部的審計轉型,首先分析目前企業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全面精確地介紹關于審計轉型的發展勢頭以及推動實施審計轉型的方法。
關鍵詞:企業;審計;轉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F239.45 ?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21-0164-02
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往往會有部分企業顯露出風險問題,是因為企業不能有效地管理企業內部及不能很好地控制企業內部,長此以往,不但會導致企業發生財務虧損,還會危害企業的經營發展。而發生這些問題的關鍵原因就是企業不合格的內部審計。在企業的發展、經營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內部審計,倘若不能科學且精確地進行內部審計,就不易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因此不能“訂正”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方式。所以,企業要根據現實發展的需求,對內部審計實施轉型,提高增強企業的內部審計,使內部審計的監察功能可以更好地實行,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
一、內部審計概述
內部審計活動具有一定的監督性、評價性和咨詢性,和企業內部其他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相互獨立。具體來說,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用相應的辦法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開展、風險管理情況以及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監察與評價,對于不合理的地方,給出恰當的意見與建議,目的是將企業的運行效率提升,推動企業實現增值目標,幫助企業實現已經確定的階段性目標。通過對國際范圍內一些成功企業的發展經驗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企業關鍵的管理制度就是內部審計,能夠改善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與風險管理情況。為了保證各行各業和諧發展,進一步保證國家經濟穩定發展,中國證監會相關文件規定,上市企業內部必須設立審計機構,這項規定的提出和實施極大程度地提升了國內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能力。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內部審計具有以下作用:(1)對于維持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內部審計工作雖然也歸屬于審計工作,但是卻具有一定的代表管理權限。(2)增強對企業的約束能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有助于實現企業的整體利益。因此,內部審計要為企業提供一系列服務,例如,改進企業內部管理,建立規范化制度,提升經濟效益,切實保證企業和諧可持續發展。(3)有效地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其他部門相比,內部審計部門所掌握的信息更多,其在企業中的地位較為超脫,對企業發展所起的作用也較為特殊,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在開展和管理具體事務的時候,都離不開內部審計工作。企業就好比人體,內部審計則是企業的免疫系統,企業想要擁有強健的體魄,必須在內部審計部門的保駕護航下才能實現。另外,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可以更加合理地平衡所有權、決策權和經營權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保障企業的合法效益。
二、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現在大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內部審計的關鍵性,然而在具體對內部審計的實行過程中,依舊發現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首先,內部審計的各種職能有待增強。目前內部審計主要是面向企業的財務狀況,但是在部分企業中,沒有合理設置內部審計的權限,特別是其委員會沒有很好地發揮它的作用,沒有大力監督企業的財務與經濟活動,應該從企業的組織領導上增強內部審計。其次,企業開展內部審計業務經常較為隨意。部分企業開展內部審計時欠缺規劃經驗,導致組織活動時就較為隨意,并且有些企業的內部審計沒有規范的條件、規則和程序,使得企業不能有效地針對內部審計,所以審計質量較低。最后,企業內部審計使用的方法和方式不夠先進。內部審計這項工作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系統性,然而部分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時,使用的方法、方式都不符合現代標準,比較落后,信息化的應用水平較低,工作人員沒有相符合的能力與素質,對內部審計的質量產生了影響。
三、企業內部審計轉型的內容
現如今企業的內部審計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注重程度較低,對其認識也存在問題,覺得內部審計無關緊要;沒有明確對內部審計機構的定位,沒有對董事會負責,其獨立性還需進行提升;在企業中內部審計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沒有有效、科學的審計制度、審計方法和審計溝通體制,還需要大力提升內部審計的監督功能。而這些問題的關鍵是因為傳統的審計著重于監督,主要是進行查錯糾弊,與審計對象處于對立,在此情況下找錯誤,挑毛病,經常使內部審計工作不符合企業的需求。企業的治理方式不適應以往的審計模式,因此必須推動發展內部審計。符合當今企業治理的現代審計,其功能包括為企業提升價值,預防經營可能遇到的風險,規范管理企業。推動發展內部審計的轉型,不僅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必須任務,還是改善企業治理的必然過程。內部審計轉型的內容包括:審計的方式由事后監督變為全程監督,審計的方法由手工審計變為信息化審計,審計職能變為監督與服務同等重要,審計目標變為控制風險、治理企業。通過對內部審計的轉型,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變得多元化——由單一審計轉化為以財務為基礎,對績效、管理審計進行增強的綜合審計,審計的重點變成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以及企業價值,以服務與監督分別促進企業管理和增加企業效益,全方位提高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四、促進內部審計轉型的具體措施
1.全方位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威信”
推動改良企業內部審計效果,需要著重全方位提高內部審計的“威信”,企業在設置審計機構時,應使其直接隸屬于企業的管理層。企業可以建立一種模式——董事會領導審計機構,授予內部審計部門相對其他部門更多的地位,還應給與內部審計部門更多的權限——在內部審計服務、評價、咨詢等方面,保證內部審計工作可以有效且獨立的開展。
2.清楚管理體制,用“有位”保證“有為”
清楚內部審計部門的所屬關系,匯報工作直接向董事會報告并對其負責,這是體現內部審計“有位”的方式,也是根本要求。之所以公司治理結構(包括內部審計機制)逐漸受到國內外的重視和大范圍的關注,是因為內部審計不僅是董事會的職責所在,還是監督機制的關鍵內容。由董事會領導的審計部門,監督、評價企業的管理層與企業經營及進行的管理活動,變為董事會有力的“武器”——對管理層加強監督力度以及對其進行考評,會大力推動董事會的建設。同時也使內部審計獲得了相對較高的獨立性,審計范圍變得更廣,有利于審計機構更好地發揮職能。
3.延伸擴展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
一方面,需要著重注意增強內部審計的監督能力,增強監督企業內部制度實踐的情況、企業經營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企業的財務狀況等,有力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功能。另一方面,還需要著重注意增強內部審計的評價職能,圍繞企業的經營發展進行內部審計的活動,促進審計全方位覆蓋企業管理的事前、事中及事后,且根據審計及時發現企業在經營時存在的問題,持續提升企業的經營方式、管理水平和效率。并及時計算風險,全方位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4.“開墾”內部審計領域,用“服務”加強“免疫力”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它所處的環境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企業的發展和環境變化只有相互符合,企業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目標。這就要求企業審計部門根據企業所處環境的變化,實時調整審計工作的開展思路,開拓擴展審計領域,使審計工作能夠真正地與財務工作分離,進一步轉變企業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水平。作為企業審計部門,還要注意加強自身的服務意識,積極參與內控規范體系的建設,幫助其他管理部門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流程,對于不合理的問題,及時發出預警,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將隱患和風險消滅的萌芽狀態,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免疫力”。
5.加強建設制度,用“規范”穩固“成效
在建設相應制度時,內部審計工作要做到有規定可以依據,有章程可以遵循,形成一套完整的適合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研究、摸索、建立一種審計程序——“事前進行預警,做事過程中進行監控,事情結束后進行評價”,使得內部審計變為企業各項活動實施的必要程序,例如“基建工程,不進行審計則拒絕進行結算”“損失資產,不進行審計不負責報銷”等,剛性實施審計工作。
6.改革、創新、改良企業內部審計技術
在企業內部審計的開展實施方面,還應該注重全面改良企業內部審計的技術方法,特別是應該加速推動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化,重點結合企業內部審計的實際需要,建立完善內部審計信息平臺,在信息平臺中開展審計線索挖掘、數據查詢分析、指標預警管理等相關的審計業務工作,同時根據內部審計信息化,深度挖掘分析企業內部各項業務數據,從而有效降低審計難度。
7.增強內部審計“收獲”的使用,用“實效”提高“價值”
企業是否有效地利用內部審計工作的“收獲”,內部審計工作的“收獲”是否可以加強企業的“免疫力”,就決定內部審計工作是否有價值。當前社會,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效果差強人意,內部審計地位低,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企業無法有效利用內部審計的“收獲”。所以,要將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提高,必須注重對內部審計“收獲”的使用,講求使用效果。那么這就需要內部審計部門不但能夠發現問題,更應該想出預防風險的方法,這能夠展現出審計結果的建設性;還應該完善審計“收獲”的使用體系,保證可以有效運用審計成果。
8.革新內部審計方法,以“技術”提高“質量”
內部審計工作中,因為工作量巨大,內部審計人員不足,導致內部審計質量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證,為了扭轉這個局面,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企業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轉型和創新提供硬件支持,緩解審計人員不足的問題,積極引進先進的審計軟件,實現審計系統和其他系統的無縫對接,并且注意充分利用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全面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業審計力量,實現企業審計效能的最大化。
9.組合監督資源,用“聯動”促成“合力”
有效地組合財務總監、審計、紀委等監督資源,提高整體的監督效果,形成完整的監督格局。通過各種方式,例如各部門聯合進行監查等,共同管理、解決、防御、控制企業的重大風險。內部審計部門應主動配合財務總監、紀委等的工作,并將通報情況、審計報告等提供給他們,共同分享監督資源。
五、結語
推動企業內部的審計轉型,應該從怎樣解決當今企業內部審計中包含的問題開始實施,將企業的審計環境改良優化,創新審計方法,主動開展增值型內部審計,促進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化,進而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水平,確保企業可以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超.內部審計全覆蓋面臨的人力資源問題研究——基于內部審計人力資源現狀的SWOT分析[J].中國內部審計,2017,(01):24~27.
[2]羅民軍,李翔,覃穎剛.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模式煙草商業企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6,(33):35~36.
[3]王婧伊.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發展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6,(03)79~79.
作者簡介:
蔡冠明,供職于友臣(福建)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