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河北省懷來縣醫院,河北 懷來)
膽管結石是一種普外科常見病,發生率較高,主要因結石阻塞膽管導致膽汁淤積引起,容易出現膽管狹窄、細菌感染、肝硬化等癥狀,病情容易反復,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較大。對于膽管結石的治療,目前尚無確切方法,主要應用外科手術實施取石[1-2]。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創傷性小,在臨床應用廣泛,為確保手術療效,臨床上還需要做好手術配合和護理工作。我院就膽道鏡聯合腹腔鏡治療膽管結石的手術配合以及護理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所納入的膽管結石患者均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抽選量為30例,抽選對象均通過研究納入、排除標準。之中15例組成參照組,施予常規護理;余下15例組成觀察組,同時實施針對性手術配合以及護理。參照組內,男 3 例,女 12例,年齡 30~70歲,平均(45.21±0.21)歲。病程1~8年,平均(4.32±0.21)年。觀察組內,男4 例,女11例,年齡 31~70歲,平均(46.09±0.19)歲。病程 1~7年,平均(4.30±0.13)年。納入對象的信息資料經上傳處理,計算結果顯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納入標準:患者經CT、B超檢查均確診;患者均符合手術適應癥;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患者存在上腹部手術史;患者存在手術禁忌癥。
患者均實施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參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術前對患者病歷進行查閱,依據實際情況開通靜脈通道,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保持引流管順暢。
觀察組患者同時予以針對性手術配合以及護理,詳細如下。
(1)術前護理配合:術前1 d對患者進行探視,告知患者、患者家屬有關手術的相關內容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介紹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放松患者心態。同時對患者臍部進行清潔,防止臍部發生切口感染。
(2)術中配合:①巡回護士配合:術前由巡回護士對儀器設備進行檢查,保障設備正常運轉,并對設備位置進行調整,對電刀功率予以設置。于患者右上肢構建靜脈通道,協助麻醉師實施全麻。術中協助患者調整手術體位,做好引導管、氣腹導管、腹腔鏡頭、電凝線的連接工作,確定無誤后開機,依據實際情況對電凝大小、光源亮度、CO2流量等進行調節。術中避免手術床金屬部位接觸患者裸露部位,防止灼傷。做好膽道鏡準備工作,選擇生理鹽水作為沖洗液,術中輸入液體、沖洗液適當加溫,防止著涼。合理連接輸血管,并連接輸血管下端、膽道鏡鞘上進水口。應用手術充氣式暖風毯,防止發生術中低體溫。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做好保暖工作。②洗手護士配合:洗手護士提前半小時上手術臺,做好對腹腔鏡器械的沖洗以及干燥,并合理放置于無菌器械臺。安裝Trocar以及攝像鏡頭,并傳遞11號尖刀至手術醫師,應用巾鉗于患者臍孔下緣做一切口,長度為2 cm,置入氣腹針,并與氣腹管相連,注入二氧化碳,腹內壓控制為14 mmHg左右。于患者右腋前線、右鎖骨中線、劍突下等依次做切口,長度依次為5 mm、5 mm以及10 mm,并置入Trocar。應用超聲刀對膽囊三角進行分離,傳遞可吸收夾至醫師,將膽囊管、膽囊動脈夾斷,切除膽囊,做好電鉤傳遞予以止血。傳遞膽管切開刀經縱向切開膽總管,若結石與切口較近,則應用分離鉗予以夾取,若結石位置較深,則應用取石網籃以及膽道鏡進行取石。洗手護士還需要對膽道鏡、沖洗液正確連接,經膽總管切口置入膽道鏡,合理調整角度,應用沖洗液進行沖洗,探及結石則應用取石網籃取出。根據膽總管寬度放置24~28號T管,連續縫合切口,并注水確定是否滲漏。應用大生理鹽水對腹腔反復沖洗,并留置引流管。撤除二氧化碳氣腹,并取出器械,清點完畢后吸出氣體,將腹腔鏡撤除,常規消毒術區皮膚,將操作孔全層縫合,應用敷料處理傷口。
(3)術后護理配合:術后調整患者體位為去枕平臥位,持續6 h,之后再調整為半坐臥位,便于引流。術后加強對引流管的固定,密切監測引流情況。定期輕擠引流管,保持管道順暢。記錄患者每天的膽汁情況,包括性質、顏色、量等,確定是否存在沉淀物,若膽汁正常且引流量逐漸減少,術后14 d則可予以夾管1~2 d。若患者存在不適則予以T管膽道造影,若無明顯癥狀則拔除管道。若存在結石殘留,則延長T管保留時間,之后予以膽道鏡取石術。術后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并發癥,若引流管出現新鮮血,則警惕可能出現出血;術后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發熱、腹痛等,并觀察引流物顏色以及引流量,若出現膽汁樣增多,則警惕可能出現膽漏。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情況,記錄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并予以比較,同時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并予以比較。
統計工作使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合理挑選數據集剖析整體效果,一切假設檢驗均采用雙側查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數數據參照χ2檢驗進行查驗,數據以率(%)的形式表述;計量資料參照t檢驗進行查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述。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參照組短,術中出血量較參照組少,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手術時間(min)組別 例數 手術出血量(mL)胃腸功能恢復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 15 60.21±0.2192.31±0.25 1.72±0.16 7.21±0.72參照組 15 82.14±0.52112.08±0.63 3.21±0.11 10.89±0.97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參照組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n, %)
膽管結石在臨床主要實施手術治療,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創傷性較小,可保留括約肌的完整性,且術后并發癥少,在臨床上應用廣泛。術中做好配合以及護理干預,是確保手術順利開展以及保障患者預后的有效前提[3-4]。
我院在膽道鏡聯合腹腔鏡手術中實施針對性手術配合以及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參照組短,術中出血量較參照組少,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參照組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通過明確巡回護士以及洗手護士在術中的職責,并加強對護理細節的重視,考慮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從而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且術中護理配合針對性強,護士與醫師精確配合,提高了手術效率以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膽道鏡聯合腹腔鏡治療膽管結石中實施手術配合以及護理,可有效提高手術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