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去年暑假我到上海一所知名國際學校采訪,俊哥(我的兒子)還沒開學,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學校。五十多歲的外方總督學李斯特先生邀請我們參觀他的辦公室,俊哥突然對李斯特先生發問:“您桌上這個沙漏,一次全部漏完需要用多少時間?”一直侃侃而談的總督學這下張口結舌了,半天答不上來。其實我知道俊哥在“報復”總督學,采訪之前在操場上,他和俊哥用英語交流,說得很快,有些問題俊哥聽不懂,緊張在所難免,還好他不卑不亢地自圓其說,用英文加中文應付一番算是過關。這下俊哥到總督學辦公室突然問沙漏時問,是故意整人吧?俊哥看督學答不上來,還不依不饒地補刀一句:“我看這沙漏放您桌上很長時間了吧,您就一次都沒認真觀察過它?”我們都忍不住笑起來,瞧這個睚眥必報的“整人”特長生俊哥!
一天放學時問,我在校門口接俊哥,等了半天不見他出來。這時候一個男生認出了我:“俊俊媽媽,俊俊被老師留下來了。他和葉同學打架了。”另一個男生補充道:“不是打架,是對峙。”我心里頓時翻江倒海起來,這孩子,不是很多年都不打架了嗎。這才剛剛上初中,就故伎重演?果然,一分鐘后,我被老師請進了教室。原來,事情是這樣的,葉同學借了同學A的書很久不還。同學A告訴同學B,同學B又告訴同學C。同學C又告訴俊哥。素來愛打抱不平的俊哥一聽,大喝一聲:“有借有還!”就要去和葉同學搶回同學A的書。葉同學不給,俊哥和他僵持了十分鐘,直到老師進教室。后來俊哥才知道,同學A、B、C以前都是葉同學的小學同班同學,他們了解葉同學的脾氣和家庭。據說葉同學來自單親家庭,他發起脾氣來曾經把全班三十多把椅子翻個底朝天。所以他們都沒有對葉同學動手。只有這個愣頭青俊哥,不了解情況就貿然出手。結果兩個人勢均力敵,互相撐著僵持了十分鐘。我輕聲問俊哥:“你為什么那么沖動?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俊哥哪里肯低頭:“沒有。只能武力解決。”看看我們家俊哥,在打抱不平方面絕對是個尖子生。說得好聽點叫打抱不平,說難聽點就是多管閑事,處理方法還很簡單粗暴。
昨天我帶小寶俊弟在小區玩,走過來一位白發老太,問我:“你們家是不是還有個小哥哥?和弟弟長得挺像的。”我回答:“是的。您認識他啊?”老太太說:“小哥哥可好了,那天我推著車,車里是我小孫子在睡覺。我正要進單元門,小哥哥老遠看到我就跑上來幫我開門,還叫我小心點。我進門后回頭叫他也進來,他說他要趕著去上學。我以為他也要進門,才順手幫我開門呢,原來他趕著去上學還幫我,還耐心等我慢慢地推車進門。小哥哥太好了!”白發老太的一席話讓我很是自豪,幫人扶門、公交車上讓座、借文具給同學是俊哥常做的事。課業成績可以中等,人品絕對要一流,作為男人,紳士風度方面必須是優等生。這一點我為俊哥驕傲。
經歷著我家“中等生”俊哥的這事那事、喜事憂事,當媽的我時而提心吊膽,時而喜笑顏開,時而一聲嘆息,時而一笑莞爾。其實他豈止有雙面,他有很多面,我不能只看學業這一面,要多看他的各種面;我也不能只看到他的現在,我要把目光放長遠,等待他長成一個風度翩翩的君子。孩子,我愿意等,等著你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