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瀟 何林林 何從堯 唐小雯 蔣思詩
(1.西南醫科大學藥學院;2.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宮頸癌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2 位,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來持續增長,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我國女性目前宮頸癌發病率是發達國家的6 倍,每年新發病例總數約占世界1/5。宮頸癌是少數幾個能夠借助篩查而降低死亡率的惡性腫瘤,通過提高婦女對宮頸癌早期癥狀的認識,定期做宮頸細胞學檢查可以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雖然目前宮頸癌篩查技術已很成熟,但我國女性對宮頸癌認知程度及宮頸癌篩查情況仍不容樂觀,本次調查以調查女性對宮頸癌對認知、態度、行為,并分析現階段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為制定婦女宮頸癌的知識普及防治策略提供依據。
通過線下、線上問卷隨機抽取562 例婦女。排除標準:患有惡性婦科腫瘤者;婦科手術后未保留子宮頸者。收回有效問卷519 份。
調查方法采用線下、線上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后,通過向專家咨詢對問卷進行了核驗。問卷分為四部分,第1 部分為個人基本情況調查,第2 部分為宮頸癌認知的調查,第3 部分為宮頸癌態度的調查,第4 部分為宮頸癌行為的調查,一共25 題,內容包括研究對象對宮頸癌知識的認知、態度及行為情況。線下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發放統一的調查問卷,填寫后當場收回,線上為女性自愿填寫,提交后問卷星平臺自動后臺收取,進行數據分析。
本研究共收回有效問卷519 份,其中年齡段主要集中在26—35 歲之間,家庭年收入大都在3—8萬間。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一般情況(Xi。')
調查對象宮頸癌知識認知情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43.5%的女性了解到宮頸癌的發生與HPV 感染有關,70%以上的人了解白帶增多、帶血,陰道不規則出血是宮頸癌的常見癥狀,有60.4%的人知道宮頸癌可以預防,90%以上的人較清楚宮頸癌造成的危害,70%左右的人對宮頸癌有一定的認知度。見表2。

表2 調查對象宮頸癌認知程度情況(Xi。')

調查對象對宮頸癌防治所持態度情況在調查研究對象對宮頸癌防治所持態度時發現,82.5%的人認為初次性生活年齡不應該過早,并保持固定性伙伴;還有4.2%的婦女認為經期和產褥期可以同房;79.6%的女性認為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需要做婦科檢查。見表3。

表3 調查對象對宮頸癌防治所持態度情況(Xi。')
調查對象防治宮頸癌健康行為情況調查中55.3%的人主動了解過宮頸癌相關知識,僅36%的婦女參加過宮頸癌的篩查;絕大部分人在出現宮頸癌癥狀時會馬上去醫院。見表4。

表4 調查對象防治宮頸癌健康行為情況(Xi。')
調查對象對目前宮頸癌預防情況的看法,45.3%的人可以接受宮頸癌疫苗價格,39.9%的人可以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價格,幾乎全部的人認為國家應負擔部分預防及篩查宮頸癌的費用,絕大多數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經歷或主動了解宮頸癌相關知識,見表5。

表5 調查對象對目前宮頸癌預防情況的看法(Xi。')
調查對象宮頸癌知識認知程度從本調查結果可見調查對象對宮頸癌知識有一定認知度,但仍顯不足。宮頸癌主要致病因素為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故早期發現HPV 感染并及時有效治療可以較好的預防宮頸癌,但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3.5%的研究對象知道HPV感染是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宮頸癌篩查作為一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宮頸癌最有效的措施卻未受到人群重視,僅有36%的調查對象了解并做過宮頸癌篩查,女性對宮頸癌、宮頸癌前病變和篩查相關知識的缺乏是使篩查率普遍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調查對象宮頸癌防治所持態度本調查顯示82.5%的婦女認為初次性生活年齡不應該過早并保持固定性伙伴;竟還有4.2 %的女性不知道不能在經期及產后初期同房;而僅有79.6%的女性認為有性生活的婦女應每年做婦科檢查。可見婦女對性行為以及生育與宮頸癌關系的認識仍然存在不足,但基本能夠意識到定期婦科檢查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調查對象防治宮頸癌健康行為情況本調查顯示,調查對象中絕大多數都具有良好的性生活習慣,68.2%會積極治療宮頸病變,但僅有36%參加過宮頸癌篩查,可見,女性基本具有自我保健意識,但可能是由于文化水平或者是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其并未實施相應健康行為,所以女性自我保護的行動力還有待增強。
從經濟狀況來看,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婦女宮頸癌認知度越高。同時也發現經濟情況不同的調查對象其宮頸癌認知程度不同,與本次調查結果相符。其原因可能為:
(1)家庭經濟狀況限制了女性進行婦科檢查尤其是宮頸癌篩查。
(2)女性的經濟狀況越差,獲取的相關知識越少。
從年齡方面來看,年齡越大者認知度越低,實際行動也越少。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主要有:
(1)年齡越大者獲取信息面越窄,相對了解更少。
(2)年齡較大的婦女自我保健意識較弱,且無疫苗可接種,不注重自我保護。
(3)年齡越大的女性較年輕女性相比,了解宮頸癌相關知識或接受相關檢查(如宮頸篩查)的主動性更弱。
(4)老年女性可能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了解婦科知識以及做婦科檢查比較窘迫,不愿意接受知識普及以及檢查。
且本調查顯示,未參加過宮頸癌篩查的女性宮頸癌認知度顯著低于參加過篩查的女性,由此可見進行宮頸癌篩查可能有助于女性了解宮頸癌相關知識。據近幾年報道來看,患宮頸癌的人群日益年輕化,35 歲以下婦女宮頸癌發病率明顯升高。
從本調查可看出,目前迫切需要對女性進行宮頸癌的相關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過程中加強對宮頸癌病因及其癥狀的宣傳,可以強化婦女的自我保護意識,約束女性使其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讓女性對宮頸癌的早期癥狀有一定的了解,增加自我檢查意識,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以及病死率,提高女性生活質量。
根據本研究發現,對宮頸癌的認知、態度、行為三者存在正相關,女性的態度對宮頸癌篩查行為的影響最大。提高女性對宮頸癌篩查的認知是防治宮頸癌的基礎,目前還有一部分女性還未進行過宮頸癌篩查,主要原因是對篩查了解較少,認為篩查沒有任何好處或者是沒有必要,應增強宣教力度,提高女性對宮頸癌篩查對認知度,從而使其態度從根源開始轉變,并且積極推進實施大規模子宮頸癌篩查項目,宮頸癌篩查可及時發現HPV 感染、宮頸癌前病變和早期宮頸癌,有助于子宮頸癌的預防和治療。目前宮頸癌篩查率在發達國家中較高,而在發展中國家仍然很低,正如本調查中僅有36%參加過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率低是導致宮頸癌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新醫改推行以來,截至2010 年12 月底全國共有489.2萬農村適齡婦女得到免費宮頸癌檢查,但是城鎮婦女尚無得到相應的宮頸癌篩查。因此,國家醫療衛生部門可主動引鑒發達國家對于宮頸癌篩查的豐厚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用適當、合理、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對民眾的宮頸癌篩查普查,逐步發展成一個健康教育與篩查相結合的良性循環,醫療部門增加對公共醫療衛生項目的投資,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加強宮頸癌篩查的知識普及力度,提高宮頸癌的篩查率、早期發現率,減輕社會與家庭的疾病負擔,降低我國的宮頸癌病發率以及死亡率,使人民生活水平與質量有所提升,從理論到實踐,不斷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