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云 吳瑪雅(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人們對旅游的期待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風光,面對來自平日的生活壓力,人們對休閑旅游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更加趨向于追求具有刺激性和挑戰性的旅游方式。極限體育與旅游的極限旅游逐步走入了人們的視野,成為了當下旅游的新模式。張家界作為我國知名旅游城市,具有獨特又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和旅游人群的基礎,從市場需求出發,開發挖掘極限體育旅游資源,創新一條極限旅游產業路,優化旅游產業結構,使旅游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張家界具有較多的旅游資源,適合開展如登山、攀巖、蹦極、探險等戶外極限運動項目。開發極限旅游資源既是創新的挑戰,也是旅游綜合發展的提升,結合當地經濟,增加城市的綜合實力,為城市開發發展方向也提供了一個新的規劃與策劃方向,在理論上可以給張家界旅游資源開發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參考方向,為我國今后極限旅游的發展提供經驗上的借鑒。
極限旅游是極限運動和休閑旅游相結合的產物,極限運動是體育運動的特殊形式,與其他體育運動的差異主要在于極限運動的危險性很高,及其考驗運動者的身體素質、自身心潛能,極大程度的挑戰自己是一種以娛樂性為目的的運動。它以人類體育活動和體育文化為依托,賦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和地域色彩。不僅具有旅游的參與性、大眾性、觀賞性、娛樂性、可持續性特點,更具有體育的獨特性、驚險性、刺激性、挑戰性、體驗性等個性特征;不僅有廣闊的領域選擇,也存在很大的開發難度和更多的投入與風險。極限旅游是人們通過參加或者觀看極限運動為目的的一種出游,推動了旅游地的經濟發展,同時帶動當地體育業和旅游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極限運動目前涉及水、陸、空等多方面的項目,受自然環境的限制較大。目前極限運動開發主要有長板、滑板、攀巖、蹦極跳傘、沖浪、跑酷、極限越野、極限滑水、高空速降等等項目。極限運動是伴隨傳統體育項目產生的,刺激,兼具參與性與觀賞性,同時戶外運動的形式使參與人群擺脫場地束縛,而能夠近距離與自然接觸。
20世紀60年代,極限旅游出現在歐美,因其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刺激性;具有高的挑戰性以及崇尚自然以及大眾化等特征,使其得到了迅速地蔓延。1990年,美國滑板隊的到訪,開啟了在我國極限運動的發展序幕。1999年,作為我國極限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的第一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2004年6月經過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民政部、國務院的批準正式成立了中國極限運動協會,建立一套從競賽、組織者、管理者、運動員等多方面規范管理的發展機制。歷經20多年,極限運動在我國獲得了快速發展,各類極限運動的賽事從無到有,不斷地開展起來,培育出大批極限運動愛好者。隨著極限運動的發展,極限旅游市場也逐步發展起來。
張家界作為國內重點旅游城市,擁有世界聞名的天門山景區和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隨著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目前全市有12處國家等級旅游區點,其張家界武陵源—天門山旅游區為國家5A級景區,黃龍洞旅游區、 張家界土家風情園、寶峰湖旅游區、張家界大峽谷、萬福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等8處為國家級4A景區。擁有慈利縣紅巖嶺飛拉達、漁泉溪等十多處戶外運動基地。完善的交通和接待服務設施,每日可接待旅游量3.62萬人,全年接待游客8162.09萬人次,境外客源市場達到133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旅游總收入990.85億元(新統計口徑),分別比2018年增長20.09%、28.38%,繼續保持高基數上的高增長。
1999年12月,匈牙利體溫計飛行大師彼得·貝森在張家界市天門山,駕機首次穿越天門洞,在這場名為“穿越天門,飛向21世紀”的世界特技飛行員聯袂為人類歷史上演了一場征服自然、挑戰極限的“前無古人”的“空中芭蕾”,也讓世界各地的極限運動玩家開始關注張家界,是張家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標志著張家界極限運動的開始。七年后,俄空軍特技飛行隊在天門山進行了一次特技飛行表演,再一次推動了張家界極限運動旅游的發展。

表1 張家界市1999年——2019年極限運動重要開展事件
極限運動進入張家界發展的時間至今為止有二十年,作為旅游項目發展的形式主要以觀看型為主,游客享受觀看的過程,同樣可以與運動者一起感受刺激和驚心動魄,目前主要舉辦過的極限運動主要有:翼裝飛行、高空走鋼索、天門山自行車越野、滑板挑戰99道彎等,直接受眾群體較小,對旅游者有較大的吸引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張家界旅游業的發展,但項目單調,受時間、天氣等影響,無長期開展的極限運動項目,讓能旅游者體驗和現場觀賞。
極限旅游的發展極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張家界極限旅游要進行大力開發與發展,本土人才的培養不可忽視。張家界市為數不多的幾所高校培養了部分體育人才,這些體育人才一是用于體育教育事業,從事體育旅游人才少。急需培養一批本土的體育和旅游相結合的人才,在體育旅游人才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極限運動和極限旅游的補充深入教育,培養更加專業更加豐富的極限旅游知識和相關技能。
極限運動的驚險刺激讓它的危險性大大提高,出于安全的考慮,極限運動的觀賞性高于參與性。盡管有現代科學能力的保護,它的危險性會減小,但極限運動自由與創新并存,危險性不會徹底消除。極限旅游必須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完善安全保護機制,將極限旅游的危險性降到盡可能的低。
開發旅游資源會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帶來一定的沖擊,如破環生態系統的平衡、自然物種的滅絕、游客游覽過程中隨地亂丟亂扔的現象等一系列的不合理開發與不文明游玩行為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極限旅游資源的開發追求的原生態環境,將不可避免的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發生沖突。
打造張家界極限旅游的“品牌產品”,將有利于旅游市場的優化發展,有助于經濟的發展。拓寬市場認知度,一方面需要進行深度研發、調查和研究,把當地的人文環境與極限旅游產品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要結合當地的特色,對極限旅游產品進行特殊的包裝、推介和宣傳,將極具特色的極限旅游產品推向市場。對在張家界開展的國際、國內的登山比賽、騎行挑戰賽、馬拉松賽、翼裝飛行等項目進行整合包裝,加大開發力度,突出資源特色,打造地方個性化的極限旅游產品;不斷豐富張家界旅游產品的內容,不斷開發和完善張家界的極限旅游項目。
推動極限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批具備過硬的極限運動專業能力和具備旅游服務能力的雙型人才。張家界市這類人才極度緊缺,而這類人才又是發展極限旅游的支柱,因此需大量引進和培養極限運動的專業人才,為極限旅游的發展提供堅固的基礎,為解決此問題,地方相關部門和高校進行聯合實踐教學,在本市高校旅游和體育專業中增開極限旅游相關課程,培養一批留得住、干得好的極限旅游人才。
政府要重視極限旅游的發展,政府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相關的制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利用本土資源優勢,積極主導和引導社會力量創建相關極限運動的國家級、省級基地,支持極限運動旅游相關項目的發展,并為其保駕護航。政府主導將極限旅游產品與其他旅游產品結合在一起,并進行推廣和銷售,從而促進張家界極限旅游產品的推廣和開發,最終實現優化張家界旅游業結構,并提質張家界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