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咸敏(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
中安煤化工項目包括76個單項工程(主項),從項目籌建到投產歷時約5年,建設工期27個月,投料試車一次成功,項目總投資比項目可研批復節省12億元,商業運行首月滿負荷生產實現盈利,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石化優質工程。項目聯合負荷試車后六個月內完成竣工決算和資產交付,創同類大型項目財務管理先進水平,積累了大型項目建設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經驗。
項目可行性認證是在對擬建項目有關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及比較,通過對項目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研究論證,并對項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是項目投資成敗的基礎。
中安財務提前參與煤化項目前期可行性認證,為項目全過程控制打下基礎。財務管理要重點從市場需求、投資控制、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方面參與項目認證,為項目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打下基礎。
煤化工項目具有技術密集型和投資密集型特點,經濟評價及敏感性分析,在生產穩定的條件下,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對產品價格最為敏感,其次是建設投資和生產負荷。產品方案、投資控制、提高生產負荷、優化運行,是提高煤化工項目效益的主要措施,項目認證的科學充分為企業的發展明確了方向。
在安徽建設煤化工項目配套建設年產400萬噸煤礦,資源得到保障,配套煤礦煤炭成本可控,臨近淮河,取水成本與其他煤化工項目優勢明顯;隨著國內產業轉移,貼近產品終端市場就地消化,具有區位優勢。建設年產180萬噸甲醇及轉化70萬噸烯烴大型項目,具有規模經濟優勢,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節省投資,為提高核心企業競爭力提供基礎。
中安煤化工項目具有工藝技術先進性、產業示范性等特點,集成了大型煤制烯烴工藝技術與工程技術的諸多創新,具有最長國產化工藝技術產業鏈。
資金是大型項目建設順利實施的基本保障,項目資本金要符合國家行業項目資本金的門坎,項目貸款要符合國家《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貸款方案要符合中國銀行業協會《關于大力推進銀團貸款有效防范信貸集中度風險的通知》的要求,超過10億元以上的貸款通過組建銀團貸款的方式籌集資金。
中安煤化工項目可研批復總投資202億元,在落實30%資本金的基礎上,制定了142億元的銀團融資方案,充分考慮了項目建設期投資進項稅待抵扣的資金占用,防范短期流動資金用于項目建設給企業資金接續帶來的風險,由六家銀行及金融機構組建貸款銀團,在組建過程中,共同研究國家煤化工產業政策,配合銀行開展經濟效益評價,在國際經濟形勢下行的環境下,通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測算,克服短期困難,取得銀行對項目的支持;銀團組建后,精心制定資金使用計劃,合理安排項目資金使用,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
大型項目實施過程中,先進的項目管理過程控制包括投資控制、合同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HSE控制和廉潔控制等六大控制,項目財務管理在投資控制、合同控制等財務管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提前參與,制度先行。項目建設初期財務提前介入,掌握項目總體情況、進度安排、效益論證、項目構成、工程定額、取費標準、投資概算,為項目投資控制及財務管理系統的建設打好基礎。制定基本建設會計手冊、項目報賬及資金支付管理辦法及中交項目資產交付等財務管理制度,滿足項目建設的財務管理要求,保證規范會計科目運用,合理搭建基建財務核算體系,確保財務運作安全、有序、高效。
(2)精細核算,會計創新。按照單項工程(主項)核算項目成本,設置建筑、安裝、材料、設備等明細科目。針對EPC合同、E+P+C及E+PC等不同承包方式,按照稅法要求,根據稅率不同將總包合同進行拆分,按照建筑、安裝、材料、設備及其他費用簽訂單項合同,進行核算及控制。創新使用“應付投資款”明細核算科目,對合同執行和付款進行控制,所有工程項目發票入賬通過應付投資款科目貸方核算,付款通過借方核算,累計貸方反映開票數,累計借方反映付款數,應付投資款余額反映應付數,完整反映合同開票及付款進度。
(3)信息化建設。為達到核算規范高效的目標,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要求,同步推進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以及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將會計核算辦法與ERP信息系統有機集成,做到行為規范、始終如一,提高會計報告準確性、及時性。
(4)加強投資成本控制,實行動態分析。采用限額設計,制定統一設計標準,減少超標設計浪費,降低工程成本;通過市場化招投標方式,按照概算設定最高限價,實現單項工程投資受控;根據項目進展情況,按照合同執行情況對照合同總價定期開展動態分析,對項目投資進行動態控制。
(5)加強合同執行過程控制。建立每月合同執行情況核對分析長效機制,形成合同執行情況報表,及時發現工程進度及開票入賬存在的問題,進行糾偏;每筆項目進度報賬前均對合同的本期及累計執行情況與施工單位及投資控制部門核對,確保三方數據保持一致,做到數據共享、統一口徑,防范超進度報賬。
(6)加強項目資金預算管控。除工程預付款外,項目資金支付實行“先掛賬后付款”制度,嚴格履行工程項目資金支付審批流程,承包商在付款申請前,與施工部門、控制部門、財務部門對合同累計開票、累計付款數核對一致,根據欠款及資金保障情況編制資金預算,進行資金支付,保證工程資金需求,防范資金風險。
(1)針對大型項目建設人員流動,項目完工后工程竣工決算久拖不決的問題,需提前謀劃竣工決算工作,在單項工程中交前,根據國家《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及單項固定資產確認規則》的規定,制定《在建工程轉資管理規定》和《資產交付管理辦法》,規范資產分類標準、資產清冊編制上報時間要求,統一格式、統一規范。
(2)合同清理,完整歸集項目成本。項目投產后,對所有工程合同開票、付款等合同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清理。已辦理工程結算的以結算金額計列工程成本;未辦理工程結算的以合同金額暫列工程成本,合同金額存在增補和調整的以最終合同金額暫列工程成本;對待攤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情況進行全面清理,EPC總承包合同中的列入待攤支出的設計費、臨時設施費、安全生產費等按照合同進行清理。
(3)工程成本暫估。對未完工程及已完工程未開票部分按結算或合同進行暫估;其他費用按實際發生情況加后續支出情況進行暫估計入工程成本,保證項目投資的完整性。
(4)費用分攤。已征用土地按照賬面發生的征地費用、契稅和土地交易手續費,直接轉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其他土地費用作為待攤投資進行二次分攤;特許使用權按照實際取得成本,直接轉入無形資產-專利權;對于待攤投資中明確可以對應主項的設計費、監理費、設備制造監造費、設備技術服務費等一次分攤直接計入主項成本;對于待攤投資中無法明確對應主項的支出,以主項直接成本和一次分攤調整的合計數為基礎,按照建安材設占合計數比例進行二次分攤。
(5)固定資產轉資。在對合同及在建工程賬面成本清理工作基礎上,與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對交付資產逐一核實,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將待攤費用及公用項費用按照科學合理原則進行一次分攤及二次分攤,確定固定資產交付清單。
大型項目建設財務管理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中安煤化工項目財務管理,在項目認證、資金籌措、過程管控等方面,通過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及成本控制,實現項目財務管理高效、風險受控,單項工程項目中交后30天內完成了《工程交付實物清冊》,90天內完成了《工程中交財務清冊》,建立資產卡片近20萬張,僅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在項目中交后一年內,完成了項目固定資產轉資工作,達到同類項目國內先進水平,在疫情防控和市場低迷的環境下2020年7月正式投產首月實現盈利,為今后大型項目建設財務管理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