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

2019年10月27日,黨中央和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為進一步加強全社會道德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作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之一,鞍鋼必須做貫徹落實《綱要》的先鋒隊,緊緊圍繞新時代道德建設的四項重點任務,緊密結合職工思想道德實際,守正創新、積極作為,構筑起新時代共有精神家園。
堅持以德篤信
《綱要》指出,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堅持以德篤信就是要用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領道德追求。第一,必須強化理論武裝。黨的十八大以來,鞍鋼黨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每年以黨委1號文件印發政治理論學習指導意見,組織集團黨委理論學習126次、基層黨委理論學習1.5萬余次。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輔導19場,組織領導干部、黨務干部、黨外人士集中輪訓,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廠礦、進車間、進崗位、進頭腦,黨員干部職工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第二,必須強化正面宣傳。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當中,用鞍鋼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唱響社會主義好、共產主義好的主旋律,用鞍鋼建設世界一流鋼廠的企業夢、干部職工憧憬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員工夢助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近6年來,鞍鋼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發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主題報道6 500多篇,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總臺等主流媒體宣傳鞍鋼680多次,在鋼鐵行業內首家與找鋼網、網易聯合舉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網絡現場直播活動,在線觀看網民超過272萬人次。媒體宣傳和大型活動的宣傳,極大地提高了鞍鋼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激發了廣大干部職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第三,必須強化知行合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鞍鋼黨委按照中央安排,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重要抓手,持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鞍鋼改革發展實踐,把黨的創新理論同解決鞍鋼實際問題、推動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找到怎么辦的路徑、清晰怎么干的方法。2017年,鞍鋼扭轉了連續虧損的不利局面,2018年創造了歷史最佳業績,2019年實現利潤23.87億元,2020年上半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保持良好盈利態勢,把堅定的理想信念體現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生動實踐。
堅持以德育人
《綱要》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德育人就是要引導職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明德修身、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使之成為人們日用而不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第一,堅持用典型引領人。鞍鋼是英模輩出的企業,鞍鋼開工70多年來已涌現出各級勞動模范、道德模范10 414人次,英模的崇高品質是鞍鋼寶貴的道德財富。近年來,鞍鋼不斷加強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先后推出全國時代楷模李超、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孫利東、全國離退休黨員“兩學一做”先進典型房洪瑾、“當代發明家”于淑娟等有較大影響力的先進典型。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號召全國工人階級學雷鋒、樹新風。2014年10月,中宣部在鞍鋼召開典型工作現場會。定期評選表彰“鞍鋼楷模” “鞍鋼工匠”和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崇尚先進、爭當先進在鞍鋼蔚然成風。第二,堅持用活動提升人。持續開展“學孟泰、愛鞍鋼、做主人”“跟著郭明義學雷鋒”活動,在學習實踐中提高道德修養。承辦中宣部、光明日報社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鞍鋼活動,增進理解、深化落實。五年內兩次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切實解決職工思想認識、思維方式問題。發動郭明義愛心團隊開展社會幫扶、助力精準扶貧等活動,截至今年7月,資助貧困學生和群眾9 000多名,幫扶20個省市6 100個國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金額近3 000萬元,傳播、弘揚了真善美。第三,堅持用準則規范人。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鞍鋼日報》《鞍鋼視訊》等內部媒體刊載、刊播“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圖片、視頻。在鞍鋼主廠區、職工食堂、鞍鋼集團博物館等重點場所懸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海報等,使核心價值觀逐步入眼入腦入心。發布《鞍鋼集團文化憲章》,明確提出了“創新、求實、拼爭、奉獻”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和遵章守紀、愛崗敬業、崇德向善、文明健康的行為規范,推進核心價值觀在企業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
堅持以德鑄魂
《綱要》指出,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堅持以德鑄魂就是要深化歷史教育,弘揚中國人民偉大精神,構筑共有精神家園。第一,開展歷史教育,汲取鋼鐵報國的奮斗精神。鞍鋼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振興鐵礦無限公司,至今已有 100多年的廠史,是具有豐富愛國主義教育題材的歷史寶庫。黨的十八大以來,鞍鋼組織召開百年廠史研討會,系統歸納、梳理曲折發展歷程、重大成果經驗。組織編寫、刊發鞍鋼歷史故事,舉辦全國支援鞍鋼時期的“鞍鋼五百羅漢”專題展覽,進一步激發干部職工的愛國愛黨愛企熱情,激勵大家為中國鋼鐵事業不懈奮斗。第二,深挖紅色資源,胸懷鋼鐵強國的夢想。鞍鋼保留具有紅色印記的檔案、工業品10 000多件,有“鞍山鋼鐵廠”等國家工業遺產29個。為更好挖掘、利用紅色資源,2014年,鞍鋼利用舊廠房改建一座展現鞍鋼發展歷史的博物館,現已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共黨史教育基地、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深入開展毛主席批示的“鞍鋼憲法”精神研究與實踐活動,相關成果得到中央主題教育指導組的充分肯定。邀請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子女親屬參加“開國領導人與鞍鋼”特展,承辦第九屆中國工業遺產學術研討會,開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色旅游項目,紅色印記已成為鞍鋼人致力于鋼鐵強國夢的重要基因。第三,推進企業發展,培育鋼鐵興國的創造精神。無鋼鐵不大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更加輝煌的業績在等待鞍鋼人去創造。鞍鋼要以落實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方案、獲批國務院國資委綜合改革試點企業為契機,縱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大力宣傳推廣朝陽鋼鐵、鞍鋼重機公司等單位改革成功經驗,激發微觀市場主體活力。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核心,發揮面向國家重大項目和下游客戶高端需求的兩個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作用,大力實施“英才計劃”“搖籃計劃”兩個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完善科研體制機制,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擦亮鞍鋼品牌。
堅持以德興企
《綱要》指出,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堅持以德興企就是要讓中華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第一,傳承“長子”的擔當作為美德。鞍鋼是“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鞍鋼開工70年來,累計生產鐵6.9億噸,鋼6.96億噸,鋼材5.74億噸,主動擔起國家建設中的重任早已成為鞍鋼干部職工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第二,傳承“搖籃”的無私奉獻美德。鞍鋼是“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從1953年起,鞍鋼先后對口支援、包建了20余個大型鋼企,累計向全國輸送干部和工人近12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鞍鋼針對所負責的12個定點扶貧點的需求,發揮自身優勢,用“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鞍鋼抽調300名醫護人員,企業捐款3 000萬元,廣大黨員捐款478.3萬元,緊急生產抗菌實驗室、口罩生產線建設專用鋼材240多噸,支持疫區救援防控工作,樹立了良好企業形象。第三,傳承“脊梁”的自強不息美德。鞍鋼是“大國重器的鋼鐵脊梁”。從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北京十大建筑,到武漢長江大橋、三峽大壩、京九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從59式坦克、運載火箭,到超音速戰斗機,都使用了鞍鋼鋼材。近年來,鞍鋼瞄準國家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大裝備,加強自主研發,打破技術壁壘,生產出一系列高端產品,從長征七號探空到“蛟龍”號探海,從國產動車組“復興號”,到打破世界紀錄、開采可燃冰的海上鉆井平臺“藍鯨一號”,從港珠澳大橋到國產航母,打造了一批“爭氣鋼”,為國家重器提供了高品質鋼鐵材料。 (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