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延明
國有企業是黨的執政基礎。“紅色”是國企發展的鮮明底色,國企“紅色資源”是指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圍繞生產經營、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兩個作用”、帶動全體員工促進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資源。近年來,中移鐵通北京分公司堅持黨建引領,不斷釋放黨建“紅色資源”優勢,把黨建融入公司經營管理,激活發展內生驅動,各環節總體運營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激發“紅色資源”驅動力,堅持黨建引領是核心
整合“紅色資源”,落實黨建責任是前提。國企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必須將黨建主體責任作為最重要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責任落實必須做到政治保障到位、工作對接到位、考核評價到位。
激發“紅色資源”,夯實黨建人才隊伍是關鍵。國企各級領導干部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也是“紅色動力”的推動者和體現者,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少數”。在國企黨建中,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培育“紅色隊伍”,建強干部隊伍。
用活“紅色資源”,突出問題導向是手段。強化問題導向是確保基層黨建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紅色資源”并非“形而上”,而是實打實的“生產力”。用活“紅色資源”,必須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抓住生產經營的關鍵問題來開展工作。
有效轉化“紅色資源”,全環節融合融入是關鍵
“融入中心做工作,進入管理起作用”是公司黨建用好“紅色資源”工作新思路,要求把黨的建設融入公司轉型發展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努力把黨建工作“紅色資源”轉化為公司發展資源。
融入中心、進入管理,把黨建工作“紅色資源”轉化為企業資源。
抓好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分公司黨委全面推進“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努力把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推進公司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
注重增強黨支部自我發展、自我創新能力的提升。通過“標準化支部”創建、“實踐創新支部特色”“為黨旗增光輝”等亮點活動的開展,激活黨支部運行機制,實現黨支部精細化管理,使精品更精、特色更艷、亮點更亮。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努力把生產經營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干,把黨員隊伍建設成公司優秀的人力資源。
強化人才骨干隊伍建設。不斷放大人力資源潛能,培養政治素質好、懂專業會管理、開拓進取、勇做實事、成就事業的各類骨干人才隊伍,在公司發展中發揮骨干核心作用。
構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體系。建立健全黨員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實現“發展”與“塑人”的和諧統一,“法治”與“德治”的有機結合,推進分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發揮黨建工作優勢,把黨建“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管理要素。
把先進班組作為黨組織進入管理要素的抓手。把班組建設作為加強和提升分公司管理水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把班組建設成為學習創新、安全文明、優質高效、降本提效的生產單元。
堅持“以奮斗者為本”理念,推進實施“和諧管理”。公司及各級組織認真解決員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發展為了員工群眾、發展依靠員工群眾、發展成果讓員工群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內涵落到實處。
堅持用文化管企、文化興企。建設企業特色文化,構建現代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打造企業基業長青的推動力,也增強了黨建工作的魅力。
積極推進黨的建設,把“黨建紅色”資源成效轉化為促發展成果。
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融為一體,優化載體、創新機制。分公司黨建工作始終堅持把握好方向、建設好班子、創建好機制、打造好班組、培育好隊伍、塑造好文化的“六位一體”目標,突出“服務、融合、推進”效能,積極探索實踐黨建與生產經營最佳結合的思路創新、機制創新、載體創新,以黨建工程、班組建設工程、凝聚力工程和企業文化建設工程“四大工程”為載體的創新與實踐,打造了黨建“紅色資源”發揮作用的平臺。
在外部市場拓展中釋放黨建“紅色資源”優勢。分公司以“黨建和創”為平臺,依托16個黨支部共建項目打造“資源共享、內外互聯”的組織生態,把握黨建和創、戰略合作契機,搭建了各黨支部與北京鐵塔市、區兩級黨組織的對接機制,推進與北京鐵塔、鐵路非運輸單位的戰略合作,釋放集群效應,共同探索可持續健康發展新路徑。
釋放“紅色資源”,創新理念、方法是途徑
黨建工作用好“紅色資源”,必須積極應對分公司近幾年的轉型發展中組織結構、管理方式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提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使命感,大膽改革創新實踐。
創新理念,實現“三個跳躍”
牢固樹立“開放黨建”理念。克服“就黨建抓黨建”的封閉性思維,以開放的視野謀劃黨建。將黨組織的一切工作統一到推動實現持續發展、安全發展的各項要求中,實現黨組織的工作目標與公司發展戰略目標的統一,黨組織的主張與員工群眾根本利益的一致。黨建工作要始終服從服務于公司轉型發展,在推動持續發展中實現“要我抓”到“我要抓”的跳躍。
牢固樹立“效益黨建”理念。注重黨建工作既有“投入”又有“產出”。黨建工作要講求政治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人才效益和社會效益“五種效益”,實現從單純以“活動”為主導的黨建向精細管理型黨建的發展,從以行政方式為主導的黨建向緊密服務公司發展型的黨建發展,從以“圍繞、參與”生產經營中心活動為主導的黨建向“融入中心做工作、進入管理起作用”與實現效果相統一的務實型黨建發展。把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作為檢驗黨建工作成效和黨組織戰斗力的主要標準,實現“虛功”到“實績”的跳躍。
牢固樹立“長效黨建”理念。要構筑更加完善的黨建融入中心做工作、進入管理起作用的長效保障體系,實現黨組織工作與經營決策的融合,使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與轉型發展目標同向、工作同步、措施同力,使黨的工作在融入運行管理機制中與中心工作貼得更緊密、更務實、更管用、更有效,實現“權宜之計”到“長效機制”的跳躍。
創新方法,實現“三個轉變”
黨建工作的模式要由“守舊型”向“開拓型”轉變。堅持創新理念,改進組織設置,延伸融入“觸角”,拓展進入“領域”,創新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機制,通過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黨委工作目標與經營效果責任制同步實施運作,打造黨建、經營一體化工作模式,形成黨建與公司運營管理的集群“合力”。
黨建工作的整合要由“散落型”向“聚合型”轉變。把黨建工作有機地融入各條線管理之中,形成落實責任的基本能力、作用突出的基本隊伍、務實管用的基本活動、標準規范的基本陣地,使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通過融入融合中心工作并轉化為生產經營工作成果。
黨建工作的評價體系要由過去“做了什么”,向更加突出對轉型發展貢獻度的“做成什么”轉變。黨建工作考評要從側重對常規性的黨務工作考核向對以企業發展所需求的重點工作針對性考核轉變;從強調完成指令性事項的考核向抓黨建工作融入經營工作項目有效性的考核轉變;從黨建工作“規定動作”向注重個性化“自選動作”的創新工作實用性考核轉變;使黨建工作目標由“軟任務”變為“硬指標”。
創優途徑,實現“三個突破”
在現有做法上突破,變階段做法為長遠之策。以落實責任、發揮作用為重心,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著力建立健全黨建工作目標管理,深化黨建工作管理體系建設。
在借鑒運用上突破,變間接經驗為成功之舉。各支部黨建工作各有特色,要互通有無,互相借鑒;把放大亮點、培植特色作為黨建工作創新的主攻方向。
在整合資源上突破,變黨建格局為齊抓共建之勢。以推進黨建工作發展為目標,建立起黨建工作網絡“上下聯動、良性互動、資源共享、良性循環”的一體化的工作機制,提升黨組織的功能和作用,保障黨建工作有效貫徹落實。
總之,依托“紅色資源”,使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有效融合。整合“紅色資源”優勢,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斷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把黨建“紅色資源”轉化成發展資源,增強黨建工作實效。
(作者為中移鐵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團委書記) (責任編輯:王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