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傳統教學模式中初中生在英語寫作中缺乏教師引導、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等方面的困境,文章以當前初中英語寫作逆向教學設計為切入點,基于PBL教學模式開展初中英語寫作逆向教學設計研究,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文章所探索的教學設計方法突出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引領導向,能夠為教學活動提供很好的借鑒。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初中英語寫作;逆向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9-0032-02
引言
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環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1]中對寫作技能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學生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側重于解析句型、詞匯和寫作結果,缺乏英語寫作過程引導。簡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習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性,致使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為了寫作而寫作”的現象。因此,如何切實有效地提升初中生英語寫作水平已成為當前英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基于上述現狀,本文基于PBL教學模式對初中英語寫作逆向教學設計進行探究,著力解決初中生在英語寫作方面的諸多問題,激發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一、 PBL教學模式
PBL教學模式[2]是指以問題為導向,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學習科學知識,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通俗來講,該教學模式主張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圍繞多項相互關聯的問題,通過自主學習、相互討論與合作探討等方式自主解決問題,自主構建知識體系,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PBL教學模式最開始應用于醫學教學[3],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該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更具有探索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將該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英語寫作課堂,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逆向教學設計
21世紀初,國外學者對當時最受歡迎的泰勒教學模式進行了系統深入分析,經研究發現,按傳統泰勒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大多不盡如人意。通常,教學評估是在整個教學過程完成以后進行的,若預設的教學目標未能實現,就只能在往后的教學活動中予以修補和完善。基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維金斯等人對泰勒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造,提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即逆向教學設計[4]。
逆向教學設計之所以被稱為“逆向”,主要是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順序而言的。逆向教學設計通常包含一定的教學或學習目標。相較于傳統教學設計,逆向教學設計主張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評價設計優先于教學過程設計,使學生表現出學習目標期望行為。逆向教學設計主張從學習目標出發,并在確定學習目標后有與之對應的評價任務跟進,最后通過設計活動落實評價,實現學習目標。
逆向教學模式將教學評價嵌套于教學過程中[5][6],促使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從而形成“明確目標—實時評價—科學教學”的循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目標的完成。逆向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師生良性互動交流、極大地豐富了學習多樣性,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三、基于PBL模式的初中英語寫作逆向教學設計
海蘭曾經概括了英語寫作在教學中的三個取向,即讀者取向、文本取向和作者取向。傳統英語寫作教學通常以文本取向為主導展開,導致學生出現應付考試的現象,他們會逐漸失去英語寫作的動力。
近年來,面對中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很多學校逐漸引入了西方大力推廣的PBL教學模式,以增加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性?;赑BL模式的英語寫作逆向教學設計旨在為當代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提供一種全新的教學思路,以期該思路成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轉型的有效嘗試。
1.教學目標設計
逆向教學設計是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選擇,教師應正確認識其價值內涵,掌握其根本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合理利用。逆向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優先考慮國家或地區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標準、學生綜合水平等,在此基礎上構建有利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及素質全方位提高的總體目標,并以此為目標,確定出教學專題或單元教學短期目標。
在傳統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極少從學生角度考察學生的真實寫作需求,學生也體現出“為考試而學習寫作”或“為考試而寫作”的現象,因此,學生逐漸喪失了主動性,這種“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效率低下,這顯然與核心素養時代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與傳統應試教學導向不同的是,逆向教學設計更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更關注學生在英文寫作中的認知思維、情感和社會交往的發展,其將英語寫作內容盡可能接近現實生活,視作學生對某些現實生活情境的自我表達。因此,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逆向教學設計模式更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和動力。
2.評價設計
基于PBL模式的逆向教學設計的第二階段是制定學習目標的評價標準,它是在教學過程中確定學生是否達到預設學習目標的判斷依據,以此來確定學生完成目標的程度和與學習目標之間的距離。僅僅一次寫作成績無法客觀全面評估,必須將細分評價和總體評價結合起來,構建多元考評標準,才能有效反映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完成學習目標的程度。初中英語寫作在評價設計階段可以采用寫作過程評價、課堂提問、同伴互評和自我評估等方式完成評價設計。
在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除了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寫作考試評價模式,還可以設計與PBL模式相結合及與學習目標相匹配的評價方式。因為在PBL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寫作課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來提高探究創新能力。根據設定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設計具體的評價方式:課堂提問、小組相互交流、同學之間互評、自我總結等。同學之間的相互探討能增強學生的讀者意識和鑒別能力,讓學生在自我總結中對自身學習問題進行反思。
3.教學過程設計
基于PBL模式的英語寫作課的逆向教學設計應當遵循“學習目標、學習評價與具體教學過程相一致”的原則。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將寫作教學內容和全面學習能力相結合,確保學生了解寫作的目標內容、評價標準,使多個環節有機結合、融會貫通,以此避免教學中的碎片化。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如下幾方面展開教學過程設計。第一,遵循問題導向原則,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設現實生活情境,同時與寫作任務相結合,引出寫作話題,引導學生進行審題。第二,圍繞寫作主題,讓學生參與到寫作過程的探索和討論中。確保讓學生盡早了解寫作目標、寫作任務與評價標準,使整個教學有明確目標。第三,要求學生列出寫作大綱,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使用頭腦風暴分享自己的想法。這個環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還可以從別人分享的過程中,不斷促進自己多維度思考。第四,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可以讓部分學生進行展示,讓其他同學做出評價,并提出建議,讓學生站在自審角度發現寫作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寫作基礎。由于學生長期處于傳統教學模式下,他們習慣于被動地從教師處獲得知識,不習慣自主獨立思考。此時,教師就需要不斷地鼓勵和引導,通過一些策略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爭取做到將傳統教學模式向逆向教學模式平穩過渡,引領學生改變思考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本文揭示了傳統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了基于PBL模式的初中英語寫作逆向教學方法,得到的結論如下:①基于PBL模式的逆向教學設計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具有卓越的實踐價值,相比傳統教學模式,其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②基于PBL模式的逆向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意識為導向,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對當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進行了優化設計,對全面提高英語寫作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陳 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新發展[J]. 中小學管理,2012(4):18-21.
[2]李淑敬,李林國.PBL教學法在數據結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邢臺學院學報,2019(2):163-165.
[3]張 揚,于美清,劉麗瑾,等.PBL教學模式在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250-251.
[4]曹珊珊,李 淑,邵運達.土建類開放教育課程的項目式逆向教學設計——以國家開放大學“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93-99.
[5]胡立德.德育“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的逆向教學設計[J].中小學德育,2019(4):53-57.
[6]宋 軍.教育大數據背景下的大學英語PBL寫作教學改革探析[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66-70.
作者簡介:王志明(1963— ),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