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民生的日益改善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顯然離不開黨和國家對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從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和探索,科技創新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改革發展全局,綜合分析國內外大勢,圍繞科技創新的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不斷豐富和完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科學內涵。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科學家座談會,就“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時期如何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總書記既指出了加快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肯定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也指出了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的關鍵問題,提出了科學的解決辦法;既向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要求,又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角度出發,提出改善科技創新生態,堅定了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獻身科學、勇于創新的信心。
總書記的講話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總書記關于如何加快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的論述,兼顧緊迫的現實任務和國家長遠的發展需要,兼顧持之以恒的基礎研究、前沿理論的創新和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兼顧宏觀的戰略部署、政策導向與個人興趣驅動的自由探索,兼顧科技的創新與體制機制的創新,也兼顧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際科技合作的加強。只有深刻掌握了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全面了解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現狀,才能作出如此系統的、科學的、高瞻遠矚的論述。這不僅給我國當前和未來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推動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
過去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雖然不斷地自我更新和發展,但是從未像今天這樣清楚地認識到國內外的發展形勢,認識到自我轉型的內生動力,認識到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自我能量。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更高要求,我們熱切地盼望著一個又一個科學春天的到來。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我們堅信,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會發揚科學家精神,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科學的奇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